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危墙陆文夫创作的短篇小说

危墙陆文夫创作的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1-29 03:51:41

⑴ 小说围墙的男主角是谁

陆文夫创作的短篇小说
男主角
马而立

马而立
建筑设计所行政科办事员,三十七岁,头脑灵活,做起事来眼尖手快,细致周到,认真负责,但因为生得一张漂亮的娃娃脸而让某些领导不放心,怕他吃不起苦,怕他办事不稳。因此尽管在群众中受欢迎,却屡次错过升迁的机会。设计所围墙倒塌后,他根据领导交待的“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立刻找到房屋维修站站长和技术员,群策群力,利用拆房的旧砖瓦,只用一天一夜就修建起了一面堪称美观大方而且节约经济的围墙。围墙修好之后,实干家马而立的工作不但没有收到表扬,反而受到领导和清谈家们的指责。[5]
吴所长
建筑设计所的所长,一个无能而无不能,无为而无不为的领导。自称对建筑是外行,但认为对建筑并不外行,因为他懂得很多原则,如经济实用、美观大方、有利生产、生活方便。至于如何把原则化为蓝图,他认为不是他的事,但也不能放弃领导。他所谓的领导体现在发动所内的古典和现代两派人进行争议,然后将两派的方案交给取消派去统一。而自己只发表了一些所谓的指导性的讲话,振振有辞却没有一个可实施的具体方案,只不过是深奥空泛的理论而已,却自认为这是对工作慎重的态度、是一种领导艺术。他让马而立将那些空洞的原则付诸实践,而马而立快速完成任务后,他却又对马的办事效率之高感到不适应,没有立即明确表态,当众人揣测着他的意思批评马而立时,他也顺势批评马而立。当围墙受到专家称赞时,立刻认为这是他指导思想明确、充分发动群众的功劳。[3]
黄达泉
建筑设计所“古典派”代表人物,对古典建筑颇有研究,在建围墙的事上提不出什么具体意见,却醉心于大谈围墙的风格、艺术价值,一口气从我国古代的譬如花墙、粉墙、水磨青砖墙等各种样式的墙扯到大观园的墙,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以显其知识的渊博而又未牵扯到实际问题。看到马而立建好的有漏窗的围墙时,又嫌马而立没有领会他的意图,屋脊太单调。当围墙受到好评时,得意地认为是自己据理力争的功劳。[7]
朱舟
建筑设计所“现代派”代表人物,对现代的高层建筑有研究、有兴趣,专门爱和古典派唱反调,引发争论,结果让关于重修围墙的会议离题万里,最后针对围墙本身能提出的意见也不过是要造得高大牢固,至于多大多高、用什么材料却没有涉及。他害怕别人抓辫子,决不把问题落在实处。马而立把围墙建好后,尽管墙的高度、牢度符合他的心意,他却讽刺围墙中不中、西不西,没有现代气息。而当围墙受到专家称赞时,认为是自己强调实用价值的结果。[8]
何如锦
建筑设计所“折衷派”代表人物,承认既成事实,对一切变革都反对,表现为取消主义,取消不了时就调和折中。对应该怎样去修围墙,没有发表任何有价值的意见。围墙修好后,却无端质疑造价过高,引起众人对马而立的愤怒。围墙被外界肯定时,虽然有一点不甘心,但很快就觉得自己也有很大贡献。

⑵ 陆文夫巅峰之作:美食家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陆文夫巅峰之作:美食家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陆文夫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9日在苏州逝世,享年77岁。苏州市文联已成立治丧委员会,初步确定遗体告别式于7月13日上午举行,之后还将举行陆文夫追思会。
陆文夫1928年生于江苏泰兴,1948年赴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1955年他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发表于1956年的短篇小说《小巷深处》让他一举成名,但很快被打成“右派”长期下放农村、工厂劳动改造,1978年才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
陆文夫大半生生活在苏州,他以苏州小巷人物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小说,如《小巷深处》、《临街的窗》、《美食家》等。《美食家》是他的巅峰之作,1983年发表于《收获》,获得全国第三届中篇小说奖,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示出永恒的魅力,“美食家”这个称谓也由此风行。《美食家》被收入各种文集,并翻译成英法日等语言,畅销海外,单行本亦即日发行。
他的去世在文坛引起不小哀声,从作协领导到多年好友,无不难抑悲声。
为人为文,温婉如苏州园林 陈建……
需要别的再问

⑶ 《小巷深处》陆文夫 当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期末整理 谢谢了,^^

《小巷深处》是陆文夫写于写于1955年10月的一部作品,也是陆文夫的成名作。是他“写人的命运,写人的感情”的创作意识的确立,是他创造“小巷人物”系列的开始。这篇小说在1956年第10期《萌芽》上发表后,“当时曾引起‘一点’轰动,后来变引起一场‘风波’,再后来便成了一个‘纰漏’,没完没了地批判到‘四人帮’被粉碎。这以后它又成为了‘鲜花’,被收到《重放的鲜花》小说集里。
小说讲述的是在旧社会曾做过妓女的徐文霞,新社会建立后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下新生的故事。当中有她与厂里技术员张俊的爱情故事,由于以前的身份,徐文霞一直过着不实在的爱情生活,怕被张俊知道她以前的妓女身份,内心一直很不宁静,小说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对女主人公成功的心理描写。当然,小说最后张俊知道了徐文霞以前的身份,最终还是以“急切的抠门声”向读者表达了他不介意徐文霞以前身份的意思。小说就是在张俊叩响徐文霞门的声音中结束。

⑷ 陆文夫作品

性 别: 男
生卒年月: 1928/3/23——2005/7/9
民 族: 汉族

简介
江苏泰兴人,1949年毕业于苏北盐城华中大学。同年赴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1949年渡江回到苏州,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八年。1955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1957年调江苏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因参加筹办《探索者》同人刊物,被打成右派,长期下放农村、工厂劳动改造,直至1978年才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并在此后主编了《苏州杂志》。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苏州市文联副主席等。于2005年7月9日在苏州逝世,享年77岁。
后参加工作,历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苏州日报》记者、工业组组长,江苏省文联专业作家,苏州市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在五十年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以《献身》、《小贩世家》、《美食家》、《井》、《围墙》、《清高》、《人之窝》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文论集饮,誉文坛。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法、日等语言,畅销海外。

成就
在50年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以《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文论集饮誉文坛,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
陆文夫的作品,常写闾巷中的凡人小事,却又深蕴着时代和历史的内涵,不仅主题积极,艺术精湛,且以清隽秀逸、含蓄幽深、淳朴自然著称,具有浓郁的姑苏地方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品格,在我国当代文坛独具风骨。
文革前陆文夫著有《荣誉》、《二遇周泰》两个短篇小说集,反映了建国初期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上的巨大变迁。1956年的短篇小说《小巷深处》,则通过妓女徐文霞在新社会中的新生历程与复杂的心理状态,大胆地拓新了题材的表现领域,受到好评。但这一时期的作品从整体上没有突破十七年文学的局限。
文革后陆文夫复出文坛的第一篇小说《献身》反击了知识分子在历次运动受到的摧残,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大问题,发人深省。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将笔触停留在对伤痕的控诉上,而是以知识分子神圣的献身精神催人奋进,显示了作者不入流俗的艺术眼光。《崔大成小记》对创作中造假的流弊作了深节的反省。崔大成写稿的秘密就是“悉心研究报纸上的各种报道”,随着形势的风云变幻而任意捏造事实,他竟凭借炮制假报道的功夫成了一时炙手可热的人物。作者借崔大成现象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例题。这两篇作品是陆文夫创作前后期的过渡性作品。
从《小贩世家》、《特别法庭》开始,陆文夫的创作有了明显谋浠�K�⒅亟�憷�纳缁岜尘坝肷铄涞睦�犯薪岷掀鹄矗�昂旯圩叛郏�⒐勐浔省保�ν纪诰蚶�肺幕�纳畈愕自蹋�园敫龆嗍兰鸵岳吹纳缁嵯质到�猩羁谭此肌!缎》肥兰摇贩从车氖氢柒教�分煸创锎蟀氡沧拥脑饧省V煸创镆孕燎诘睦妥魑�忠患胰说纳�疲�诤�涞亩�估铮���嗣撬腿ト绕�谔诘南硎埽�逖樽抛允称淞Φ南苍煤托判摹H欢��?0年中,作为一个个体摊贩,他备受磨难和痉。朱源达最后的归宿是到工厂里扫铁屑混日子,端起了省心思、省力气的永远也不会满的铁饭碗,小贩世家从此成了工人世家。作品不仅提示了“左”的顽症对一个普通小贩的摧残,还独特地提示出悲剧的根源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过分厚重的传统观念的雾障。从而形象地启发人们:改革不仅是表层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动,而且是深层民族精神的蜕变。
《特别法庭》通过对师兄弟汪昌平和许立言不同的处世态度及不同遭遇的审视,表达了囿于传统社会心理的积淀的悲哀,和摆脱传统束缚获得自由的愿望。《一路平安》里的恋人华家乙和范萍几十年前毅然挣脱封建家庭的罗网,投身革命。几十年后他们重逢时,华家乙试图将范萍再一次从世俗的大网中挣脱出来。小说留下了一个余味未尽的结尾,传统与世俗是那么容易挣脱的吗?《不平者》里的小汪,以武力打抱不平,横扫乡间的关系网,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自己也成为关系网中牢固的一角,将网织得更严密。小说的反讽意味是不言而喻的。《唐巧娣》则从另一角度提示了传统张力有时表现为扑朔迷离的怪圈,置人于身不由己的尴尬境遇。没有文化曾经是唐巧娣值得炫耀的酱和消灾免祸的法宝。然而,当倒置的价值观念重新翻转过来之后,唐巧娣终于尝到了没有文化的苦。在《万元户》中,陆文夫通过孙万山几天内从“万元户”变成“零元户”的闹剧,提示了平均主义的传统观念、浮夸风和吃大户所带来的危害。陆文夫针砭世俗的目光具有很强的穿透性,他不仅把批判的目光指向文化落后而造成的愚昧无知,也指向了知识分子中潜藏的惰性。《围墙》中,作者嘲笑了那些只尚空谈,不思进取,一有成绩便抢在前面的空谈家们,指出正是这种习惯势力和惰性挡住了改革前进的道路。这些作品反映了民族传统心理的根深蒂固,人们可以用暴力手段摧毁旧的社会结构和建立新的社会结构,但很难人为地消除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陆文夫通过反思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提出了一个个意味深长的命题。
《美食家》是陆文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小说通过对一位嗜吃如命的吃客朱自冶的描绘,艺术地概括了建国以来几个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具有深广的历史内涵与社会内容。朱自冶解放前是一个房屋资本家,除了吃一无所长。解放后,高小庭针对他这样的“美食家”发起了“饭店革命”,从形式到内容采取了一系列革命行动。原以为可以阻止朱自冶纸醉金迷的生活,却革去了饭店的传统特色,革去了饭店的正常秩序和工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朱自冶转而与烧得一手好菜的孔碧霞结婚。困难时期,他只能以吃饱为最大享受。文革后,朱自冶又身价陡涨,当上烹饪学会会长。作品以人们的美食权利为切入口,通过朱自冶吃客生涯的一波三折,反映了国家历史命运的变动脉搏,具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作家在《美食家》和其他作品中也精致描摹了古城苏州的风土人情,园林风景、吴越遗迹、风味小吃、吴侬软语、石板小巷、小桥流水……无不栩栩如生。这些苏州特有的文化与风俗,成为他小说中的重要的情节要素,具有独特的文化地域魅力,使其小说赢得了“小巷文学”和“苏州文学”的美称。
1985年发表的《井》,是继《美食家》之后的又一次创作高峰。陆文夫试图从民族文化心理多种角度考察社会生活。女主人公徐丽莎因家庭成分不好和海外关系的阴影倍受歧视,家庭生活的不幸更使她郁郁寡欢。改革后,她重新捡起了自己的专业,成为事业的强者,与此同时,也萌发出追求新的爱情生活的渴望。这种正常的人性的舒张却因其丈夫捏造桃色新闻而横遭挫折,流言蜚语不仅扼杀了她刚刚萌芽的爱情,也无情地摧毁了她事业上的一切成功与努力。更可怕的是,这一切压力都是无形的,她无从对质,也无处投诉,只得投向深井。徐丽莎的悲剧在于她所反抗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或机构,而是沉重的集体无意识的压迫。《毕业了》也反映了类似的主题。陆文夫通过揭露长期形成的习惯势力和心理惰性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折射出其考察生活的新视角。
陆文夫小说的创作特色首先在于针砭时弊的准确与深刻。他善于从历史的变迁角度考察生活,小中见大,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思想意蕴。其次,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幽默感。陆文夫自称为“糖醋现实主义”[8]。他善于从普通人带喜剧色彩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层的悲剧因素,轻松中见锋芒,笑声中有反省。显示出一种机智幽默的风格。再次,陆文夫的小说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地域特色。他不仅着力于苏州的地方风物的描摹,更关注这一地域居民的情感态度与生存境况。他的小说创作,准确传达了变化中的苏州的文化情境,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小说。
2005年7月9日,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陆文夫因病医治无效,在苏州逝世,享年77岁。

⑸ 写围城和美食家的作者是谁

《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美食家》的作者是陆文夫。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出生,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陆文夫(1928年3月23日-2005年7月9日):江苏泰兴人,曾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在50年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以《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文论集饮誉文坛,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

中篇小说《美食家》是陆文夫的代表作,1983年发表于《收获》第一期。故事讲述了革命干部高小庭和资本家朱自冶四十余年的浮沉纠葛,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解剖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该作品曾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⑹ 围墙是谁写的

中国作家陆文夫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写过一篇《围墙》
陆文夫(1927-),江苏省泰兴县人。一九四八年高中毕业后,到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一九四九年随军南下,任新华社苏州分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工业组长等。一九五五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人民文学》、《雨花》、《萌芽》、《文艺月报》等杂志发表小说,后编为短篇集《荣誉》和《二遇周泰》。近年来发表了《献身》、《小贩世家》和《美食家》等优秀中短篇小说,受到好评。《小贩世家》获一九八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⑺ 《美食家》主要内容及人物事例形象

《美食家》简析

《美食家》作者陆文夫,1928年生,江苏泰兴人。5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1956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荣誉》,同年又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颇受好评。1977年重返文坛后,在创作上不断探求和突破,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小巷文学”作品。已出版小说集《荣誉》、《二遇周泰》、《小巷深处》、《特别法庭》、《小巷人物志》(一、二集)及四卷本《陆文夫选集》。陆文夫注重发挥小说的批判功能,但总是带着微笑针贬积弊;坚持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将平凡的人和事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上去描写,追求意蕴丰厚和“多主题的统一”。小说精于构思,有意借鉴话本和苏州评弹的表现方法,题的统一”。小说精于构思,有意借鉴话本和苏州评弹的表现方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就像一个个构筑精巧的“苏州园林”,艳丽别致。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独树一帜。
《美食家》堪称陆文夫“小巷文学”的代表作。小说巧妙地将一个纯朴、耿直的革命干部高小庭和一个一辈子沉缅于吃喝的资本家朱自冶四十余年的生活浮沉扭结在一起,构成曲折复杂的矛盾纠葛,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解剖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并巧妙地通过高小庭的眼睛去审视“美食家”朱自冶各个时期的行为和心理。朱自冶是个房产资本家,一生以吃为业,乃至吃成了“精”。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之后,“会吃”也成了一门专长,他被尊称为“美食家”,出任烹饪学会会长。朱自冶的沉浮,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纠正了一种偏见;不要单从人生观方面去鄙视这类人物,还要看到他从吃成“精”中所积累的丰富的美食文化,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受到爱护和尊重。朱自冶价值的被发现、被肯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从这一人物好吃的不变性中非常生动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多变性。
高小庭在审视朱自冶的过程中也照见了自己。他极其厌恶朱自冶之类的生活方式,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他发表“反吃喝宣言”,不做名菜,实行“大众化”。但菜肴的单调、贫乏,反把自己置于苏州美食文化的对立面。他只看到朱自冶这类寄生虫好吃图享受的一面,却看不到吃好也是人民大众的愿望这一面。经历了种种曲折之后,他终于懂得了“吃的文化”应该保存和发展。高小庭思想的几番波折,反映了建国以来几个历史阶段的“左”倾危害和经验教训,是历史的一面真实的镜子。
作品以人物命运的曲折发展为主线,将朱自冶有吃、无吃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和高小庭的反对美食到重视美食的过程交错推进,并将历史与现实沟通起来,从中显示出丰富的社会内涵。小说以苏州的风土人情、园林景致、名菜佳肴、历史古迹等营构独特的景观,造成作品特有的情调、意境和韵味,加上吴语的运用舒卷自如,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⑻ 刷围墙的奥妙怎么写读后感

在城市题材改革文学的深化过程中,陆文夫的《围墙》也是应当提到的一篇作品。某设计所旧围墙倒塌,新墙的高度、样式、质料成为所里上下的中心议题,人们分成了几大派别,甚至有人在发表意见时拉扯上了“大观园”,意见不能统一,结果大家不欢而散。不料星期一上班来时一堵新墙竟然已经树立起来,于是心有不甘的人们开始把矛头指向办事麻利的行政科马而立,一致抨击新围墙的样式、功能及其他。不料在建筑学年会上外地来的学者却众口夸赞围墙的独特风格,于是一时间这堵围墙又成了所有设计所成员的合作结晶,每个人都开始盘算如何在学术总结中加入自己的一份功劳。
这是一部带有调侃性质的中篇小说,陆文夫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一个近乎闹剧的故事,然而这个闹剧却又具有可悲的真实性:在现实生活中,“稳妥”确实“往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而像马而立这样因工作中的干练与麻利被视为毛毛燥燥、办事不稳的人又何在少数?人们的精神被异化,人们心目中判断事物的价值尺度已经颠倒。陆文夫说过:“我造墙的目的在于拆墙;造一堵有形的墙,拆一堵无形的墙,即拆掉那些紧紧困住我们的陈规陋习和那奥秘无穷的推拉扯皮。若干年来,我觉得到处都会碰上这堵无形的墙,弄得人一筹莫展,啼笑皆非。”在这篇小说中陆文夫就是试图以嘲讽的方式,揭示现实生活中已经被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弊端,如臃肿机构中的慢性综合症、夸夸其谈的恶习、以貌取人的世俗偏见、无功请赏的鄙俗心理,并力图根除它们。可以说陆文夫的改革矛头是指向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层面的,与仅仅描写保守阻力的改革作品相比,他的思索显然要深入得多。

⑼ 陆文夫的个人作品

他的作品大都描写江南市民的生活,幽默、诙谐,使人在笑中感到一种苦涩和深沉,令人深思。小说《献生》、《小贩世家》、《围墙》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井》获《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 陆文夫作品作品名 作品类型 出版年代 《荣誉》 短篇小说集 1956 《二遇周泰》 短篇小说集 1964 《小巷深处》 短篇小说集 1980 《有人敲门》原名《起航》 中篇小说 1980 《特别法庭》 短篇小说集 1982 《小说门外谈》 理论 1982 《美食家》 中篇小说 1983 《小巷人物志》 短篇小说 1984 《围墙》 短篇小说集 1984 《陆文夫选集》 1—4卷,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杂文 1986 《陆文夫集》 中篇小说 1986 《陆文夫代表作》 中、短篇小说集 1987 《艺海入潜记》 理论 1987 《陆文夫小说选》 小说集 1988 以上资料来源于中国现当代作家辞典

⑽ 陆文夫的《美食家》获得过哪几个(国内外)文学奖

《美食家》荣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9年,他获得法兰西文学骑士勋章;

先后总共四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创作奖。

热点内容
只有实体书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15 10:48:55 浏览:959
有哪些好看的重生类小说 发布:2025-07-15 10:48:10 浏览:891
lol路人王小说最新章节 发布:2025-07-15 10:46:40 浏览:933
小说主角轻尘穿越 发布:2025-07-15 10:46:36 浏览:652
小说推荐快穿短篇完结 发布:2025-07-15 10:46:34 浏览:38
明枪暗箭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15 10:46:32 浏览:603
免费小说都市透视狂医 发布:2025-07-15 10:32:35 浏览:692
免费活着再见小说 发布:2025-07-15 10:12:30 浏览:112
都市小说题材 发布:2025-07-15 09:59:19 浏览:135
纸飞机小说无删减版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5 09:55:34 浏览: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