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王蒙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

王蒙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

发布时间: 2023-01-22 02:01:34

1. 浅谈王蒙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2)

浅谈王蒙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

下边再举三个例子。

例一:在短篇小说《春之声》中:“那究竟是什么呢?是金鱼和田螺吗?是荸荠和草莓吗?是孵蛋的芦花鸡吗?是山泉,榆钱,返了青的麦苗和成双的燕子吗?是……春天的声音吗?”

例二:在《春之声》的另一处:“她是谁?她年轻吗?抱着的是她的孩子吗?她在哪里工作?她是搞科学技术的吗?是夜大学的新学员吗?是老三届的毕业生吗?她为什么学德语学得这样起劲?她在追赶那失去了的时间吗?她作到了一分钟也不耽搁了吗?她有机会见到德国朋友或者到德国去或者已经到德国去了吗?她是北京人还是本地人呢?她常常坐火车吗?”

例三:在中篇小说《蝴蝶》中的一段:“这是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事吗?海云的声浪还在他的耳边颤抖吗?她的声音还在空气里传播着吗?这形象所映射出来的'光辉,又传播在宇宙的哪些个角落呢?她真的还在了吗?现在在宇宙的一个遥远的角落,也许仍然能清晰地看着她吧?……”

我们对以上三个例子来进行分析,便看到以下几点:

1、“以问句代陈述”这种方法,并非是王蒙的独创。但王蒙不同于他人的是,他使用这种方法的频率高,很密切,形式以一种问句式文句联线铺垫密集成块的独异而醒目的现象。

2、这种“以问句代陈述”,有时起到的是一种“具体描写作用”。例如“例一”,在这种问句之中,出现的恰恰是金鱼是田螺是营养的草莓,是芦花鸡是山泉是榆钱是返青的麦苗,从而使主人公少年时期的乡村生活葱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但又不是那种呆呆板板的平铺直叙写法。“例二”所写的实际是主人公的一段心理活动。岳之峰望着眼前这位女姓,心中在进行思忖。王蒙用问句式把这一段心理活动展示出来。从上两例所得到的具体艺术效果,都是一种“具体描写”的作用。

3、这种“以问句代陈述”,有时却使作品呈现出来一种“高层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光辉”。比如例三,作者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以问代陈。但他陈的是什么呢?是关于海云的事。海云已经自杀多年了。这里通过问而陈的是,海云虽已逝,可她当年的形象通过光的传导,是否还在宇宙的某一个角落可以看到呢?这是一个不可能回答也没有想到要谁回答的虚玄的问题。在这里,作者利用这种以问代陈手法,是在议论和探询着具体问题之外的更大问题。这也可说是“本体问题”或“终极关怀”。这种问句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屈原的天问有异曲同工之妙。王蒙许多作品中,都用以问代陈法,而来表述着含有这种深层哲理的本体意义。

三、从标点修辞来说:王蒙喜符号变式

在语言修辞技巧里,标点符号起着很为重要的作用。郭沫若先生曾在《沸羹集》中谈到:“标点符号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起到了文字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标点修辞有两大类,其中一类称为常式标点修辞。所谓常式标点修辞,指的是在使用标点时,按照既定的共认的常规准则来进行。

按照常规准则,逗号的运用应该是这样:“逗号是表示句中停顿的——当然,并非句中的所有停顿都用逗号。在一个句子里,念起来需要停顿,而意义上,结构上又可以断开的地方,才能用逗号隔开。”

于是可以看到,一个长长的句子,为了念读上的方便,便用逗号将句子断开。当断开时,却又没有在意义上损伤句子,逗号与逗号之间,其意义又是连贯的。

举一例子:当代作家理由,他的中篇报告文学《痴情》中这样写——

“她们的上衣很短,筒裙很长,在上衣和裙子之间裸露一截腰肢,这是高度的审美观点,使他们显得身材修长,亭亭玉立……再看她们的发式,挽成髻,往后一盘,自然地溜向一边,多么富有唐风。”

上边是一个长句。作者运用了许多逗号,将这个长句分成许多截,截与截之中有着意义的联系。这一个整个的句子。实际就是一个有着起承转合的“逻辑网”。

再来看看句号。按照常规法则,就是:“句号是表示陈述句(述说一件事情的句子)句终的停顿的。”也就是说,一个述说事情的句子讲完了,于是便打上一个句号。象上边的这个例子,所讲述的是傣族姑娘的模样儿如何美丽这件事。先讲她们的上衣,接着讲裙子,接着讲腰肢,讲发式,然后最后总结一句,便打上一个句号。

这便是句号的常规使用。这种常规使用所出现的效果,是一种整体效果。

作者在写作之时,由于要考虑到这个逻辑网,要考虑到整体,所以写作之时要瞻前顾后,因而速度不是很快的。

而读者在阅读时,他所接受的,也是这个逻辑网,也是一个整体。所以,他也要瞻前顾后地来接收这一个句子整体,因而,这种接收也并非十分轻松的。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王蒙作品中的满篇的句号。他几乎是一个停顿便打一个句号,一节文字便打一个句号。这种标句号的方法。也便是句号在修辞中的一种变式用法。

笔者认为,这种“符号变式”手法,对于语体来说,实在可称为一场革命。现在这种打句号的方法已出现在千千万万人的作品中。(笔者对这种现象基本持赞成态度。)但最初的发明者实在是王蒙。

对这种手法进行剖析,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符号变式”可说是一种思维的革新,是对常规的句号使用法所造成的一种语言逻辑网的突破。我们可来作一个小小的语言修辞实验:将《痴情》中那段话中的逗号全部改成句号,然后请你们来读读看:

“她们的上衣很短。筒裙很长。在上衣和裙子之间裸露一截腰肢。这是高度的审美观点。使她们显得身材修长,亭亭玉立。再看她们的发髻。挽成髻。往后一盘,自然地滑向一边。多么富有唐风”。

这样一改,也完全可以呀!这样便说明,这种常规式标点手法,即在打了许多个逗号之后再打一个句号的手法,并非是非这样而不可,完全是可以打破的。

2、这样一改,当看到这满纸句号,读者的心理立即起了一个变化。(这很有趣)。首先,感到语言节奏突然变快了。同时很重要一点,一节文字打个句号,这样便将这节文字与后头切断了。这节文字便是一句话。读者可以单独地来掌握这一句话,不必考虑这句话与后边的联系。而读到后边的话时,也不必考虑与前边的话语的联系。这样,便是对于读者的阅读心理的一个大解放。

2. 请问谁知道王蒙小说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

王蒙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与艺术特点

反思类的主题内涵:《坚硬的稀粥》——现实改革的讽刺寓言。早餐改革最终失败,还是稀粥加馒头片及大头菜,最后还是爷爷说了算。《冬天的话题》:荒诞与中国问题透视。沐浴学权威朱慎独与海(加拿大)归派赵小强的争论。长篇:《活动变人形》: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反思中国人的文化人格。静珍:守寡与性压抑;受虐与施虐。倪吾诚形象。《恋爱的季节》:理想时代的爱情故事。所谓少女情怀。《失态的季节》:反右斗争中知识分子的人生塌陷。是钱文(有作者自己影子)等青年革命知识分子人生经历的变奏。《踌躇的季节》:失态的季节的续篇。写62年后阶级斗争扩大化以后钱文等的人生经历或国家形势。《狂欢的季节》:文革叙事。对文革的书写,钱文远走新疆。改革类:《春之声》:改革的春之讯息。

王蒙小说的艺术特点:1、自叙传色彩。2、意识流手法的使用(东方意识流)。3、气势之美。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4、幽默、反讽等。《坚硬的稀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儿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主义”。

3.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特征

王蒙
1、意识流
意识流创作方法,或者说意识流小说是西方20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中重要的一支力量。它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英法美等国。它产生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意识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零散和互不相关的,而是以"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人的意识是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动的状态。同时,这种流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最早的一批"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当然还有很多作家。
意识流是一种创作方法,它不是一个流派。它对小说最大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时序或者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线性结构,代之以一个超越了时空限定的随着人的意识活动并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情节的心理结构,这样一种结构使本世纪的小说发生了从"外视角"到"内视角"、从"情节小说"到"心理小说"的历史性的本质变化。
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曾表现出来过。比如说在30年代的海派作家中。这一方法在当代文学中一度是被隔断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待意识流人们是持一种怀疑和疑惑的态度的,对它的合法性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疑惑构成。仅有的几个有勇气的作家迈出试探性的步子,如王蒙、宗璞、张洁、谌容、茹志鹃、张辛欣等,另外张贤亮的作品也被认为具有一点这样的特点。但是这些作家的探索初期也是朦胧模糊的,显得不是那么自觉的一个过程。如80年代末王蒙在回顾它的创作时说"我是怎么变的,自己并不清楚"。
虽然作家们自己的理解是不自觉的模糊的,但实际上反映的文学的变革却是一种时代的必然。此时小说面临的革新就是突破原有文学创作模式,即那种在正反两极斗争中写运动、写事件、人物服从运动、在运动中对人物性格进行政治道德评价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社会生活的外部形态来再现反映问题。开拓新的小说表现领域。这种开拓正如80年代中期以来评论家们所概括总结的:小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总体上实现一个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从社会到人,从表象到心灵的结构视点的转变,当代小说才能走出长期停留于阶级论、反映论、社会学和认识论模式的局面,而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所以艺术视角上的转变是这种革新的最充分的体现。就是由外视角转到人物的内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以此构筑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更接近人们心理的真实。
意识流小说正是在这一总体转向中的一个集中和强化了的体现。
最早的这批作家作为反思文学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新颖的艺术姿态创作了一些独特的文本,并内蕴了深层的主题思想。在1979年到1980年推出了第一批探索性的作品。这其中如宗璞的《我是谁?》1979,《三生石》1980。 谌容1980的《人到中年》,茹志鹃1979年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洁1980年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及张贤亮1980年的《灵与肉》。都明显地采用了以主人公意识的流动来结构主线的方法。
2、作者简介
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王蒙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以及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等。
3、王蒙与意识流
70年代末当代小说面临着艺术革新,一些勇敢的作家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在借鉴"意识流"这种写法的作家里,王蒙是"始作俑者"和最重要的作家。在70年代80年代初,反思文学的浪潮一般是单向的对外部历史与现实进行审度,而想要更加准确和深入的透视社会和历史,作家必须把认知的视角引向具有自我主体参与的心灵空间。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历史中的人的心灵,才有可能揭示出人的心灵中的历史、人的心灵史。王蒙在看似小说艺术技法上的革新,实质上反映的是对于人、对于历史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切入的观点。因此,他的贡献就不仅在于从艺术上说,他是一个自觉的文体意识的作家。更重要的是实质上指导这种艺术转变的是他对人、对于历史认识的新思路,是一种思想转变。因此,王蒙是当代中国较早的用"知识分子式"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审视历史、时代、社会、包括知识分子自身在内的人的灵魂的作家,这种思想转变是他的思想深度所在,而在这种审视他是以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实现的。也就是说,在这里,作家的思想与艺术手法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思想影响了形式的产生,反过来,思想又依赖于这种形式的表现手段。意识流的形式因思想而生,思想依赖于它的表现,而它的存在也不能脱离具体的思想内涵。正因此,王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他以意识流的形式结构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他在对灵魂纵深掘进和解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具有自省精神、批判意识、独立价值判断力的角色。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复出后的王蒙相继创作了被称为是"集束手榴弹"的六篇小说: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之一。可以说,这集束手榴弹就是王蒙最早集中使用意识流技法的代表之作。
写于1979年的《春之声》就是较早的有代表性的一篇。对于这篇小说,王蒙自己说:"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中,放出去又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八零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1年第1期)
这位主人公是物理学家岳之峰,这是一位胸怀"救世意识"的知识分子。在小说中,主人公从异国考察满目繁华的现代化景象,回到依然满布贫困与破败的国内生活,在从刚刚启动现代化步伐的城市,乘上上个年代留下来的"闷罐子车",在挤挤撞撞熙熙攘攘的乡下人群中回农村老家探亲。时间不过数日,空间变化的落差却如此之大,这样的落差不能不给主人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对现代化的期盼焦虑,对已经"解冻"的社会景象的兴奋与欣慰,这二者以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纠缠在这位知识分子的心头。这是一个具有较高远的视野和情怀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态。作品通过岳之峰的意识流动的展示,准确而复杂地触及到了整个时代的脉搏。

4. 王蒙《春之声》的艺术特色,求解答

王蒙被称为“最新文艺思潮的代表作家”。《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代表作。《春之声》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运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处闷罐车厢,“意识”流动。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传达出“春的旋律”,表现了新时期新转机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歌唱生活中的新转机”,但不重塑造人物性格,不重故事情节叙述,不按正常时空顺序。他借鉴了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但又不是西方纯粹的“意识流”。小说采用的“放射性”结构有一个端点,就是坐在闷罐车厢这一特殊环境中主人公的心灵世界。小说主要写时空切换中,外界世界作用于主人公内心所引起的联想和心理状态,采撷特定时段的人文景观,语言结构独特,意象鲜明,反映主人公为祖国命运忧喜悲欢,渴望祖国人民走进温暖春天的美好愿望。这是作家内心爱国深情的真实写照,体现一种抒情散文的情韵。

5. 当代作家王蒙的作品风格是什么

王蒙的作品运用了“意识流”小说的写法,大部分选用“放射性”的心态结构,用人物的意识流动来体现出各种社会心态,这样也使主题具有了多义性。他的作品也代表性的反映出创新派在创作风格。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请采纳,万分感谢\(^o^)/

6. 请问王蒙的《蝴蝶》到底是意识流的手法还是蒙太奇的手法

(1)《蝴蝶》具有哪些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①部分地采用心理时间

②幻觉与实觉相混合,意识与潜意识相交织

③内心独白

④立体的放射性结构

(2)《蝴蝶》中,王蒙对意识流的东方化改造

①情节与情结相结合的双线复式结构

②“意识流”成份并不呈现为统一的不可分散的流

③虽有潜意识表现却并非以潜意识为中心,虽然写了性,却不是泛性主义

王蒙的作品被认为是“东方意识流”,主要是因为在情节发展中融入心理结构,从心理角度处理时空关系。然而王蒙并没有以人物的意识流动作为贯穿作品的主线。

7. 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王蒙小说的艺术特点:1、自叙传色彩。2、意识流手法的使用(东方意识流)。3、气势之美。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4、幽默、反讽等。《坚硬的稀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儿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主义”。

8. 请问王蒙对“意识流”等现代创作艺术手法有哪些吸收与借鉴呀谢谢。

①立足于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思想内容:从《布礼》开始,王蒙大胆吸收"意识流"的表现形式,用人物的心理活动来结构作品,表现主人公心灵变化的历程。《夜的眼》《春之声》进一步表现了特定的历史转折时期,人们的典型情绪和感受。这些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诸如历史的阵痛、灵魂的扭曲、生命力的压抑、理想的失落与寻找、两代人的精神隔阂与沟通等,都牢固地立足于民族性、现实性,打上了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烙印。
②追求题材和手法多样性的创作原则:王蒙意识流小说不像西方意识流小说那样晦涩,在借鉴意识流让大量的感官印象和意识流动进入作品,从心理角度来处理时间次序和空间位置等手法的同时,还糅入中国传统艺术手法如白描、比兴、象征、主观感受与夸张变形、幽默讽刺滑稽、杂文式的嬉笑怒骂、巧合、悬念、戏剧性冲突的运用、作者的旁白与人物的独白、对比、反衬、正衬、空白与停顿、各式各样的心理描写等等艺术手法,使他的"意识流"小说具有开放的品格。
③充满诗情画意的文风: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意象明丽,文风飘逸清新。《春之声》写岳之峰坐在闷罐子车里的印象、见闻、感触,写回荡在主人公耳边的《春之声圆舞曲》的旋律,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和在闷罐子车里发现的诗意。《海的梦》写年逾五十的翻译家缪可言失去了青春的海的梦,却窥见了海的魂,生命终于获得了高扬起来的力量:"爱情、青春、自由的波涛,一代又一代地流动着,翻腾着,永远不会老,永远不会淡漠,更永远不会中断,它们永远和海,和月,和风,和天空在一起"。可以说,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改造,因而被称为"东方化意识流"。

9. 浅谈王蒙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

浅谈王蒙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王蒙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提要]:

王蒙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其作品充满了活力和新鲜感,给广大读者以丰富的艺术享受。就其小说而言,他十分擅长运用讽刺和幽默的独特手法,巧妙地反映世间万象和人生百态。就语言艺术而言,在王蒙作品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笔者从修辞的角度出发,对王蒙的语言特色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从辞格上来说,王蒙善于排比手法的运用 ;从句式的选择来说,王蒙酷爱以问句代陈述;从标点修辞来说,王蒙喜符号变式。旨在与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探讨。

[关键词]:

王蒙小说 语言特色 辞格 句式选择 标点修辞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形式问题。在小说创作中,如何在语言艺术的运用方面来翻新求变,已经成为创作家们深深关注的热门焦点。在这一方面,王蒙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榜样;王蒙的丰富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在我国新时期文坛上,王蒙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作品充满了活力和新鲜感,给广大读者以丰富的艺术享受。就语言艺术而言,在王蒙作品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表现出不同的技法。这些具体技法,有的是对传统技法的继承,有的是一种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还有的则是一种从所未有的崭新创造。本文甘冒浅陋,愿从修辞的角度出发,对王蒙的语言特色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从辞格上来说:王蒙善于排比手法的运用

在当代作家中,王蒙使用排比手法可谓最勤最多。在王蒙作品中,排比手法这一言语现象可谓最明显,最引人注目。将王蒙作品中的排比句再作研究细分,又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将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或开首几个字来进行排比。

例如在中篇小说《布礼》中,他这样写:“花的本性是芬芳,花的本色是万紫千红,花的本来面目是开放……”排比的是第一个字——“花”字。

又如同篇中的:“用火烤,用烟熏,用刀锯,用沸汤浇……”排比的是第一个字——“用”字。

又如在短篇小说《海的梦》中:“她从没有变心,她从没有疲劳,她从没有告退,她永远在迎接他……”排比的是第一个字——“她”字。

又如在《蝴蝶》之中:“永远不老的春天,永远新鲜的绿叶,永远不会凝固……”排比的是前头的两个字——“永远”二字。

又如在同篇中:“不是牛的声音,不是风的声音,不是乡村孩子们的声音。”排比的是前头两个字——“不是”二字。

(二)将每句话的中间一个字或几个字来进行排比。

例如在短篇小说《海的梦》中:“天太大。海太阔。人太老。游泳的姿势和动作太单一。胆子和力气太小。舌苔太厚。词汇太贫乏。胆固醇太多。梦太长。床太软。空气太潮湿。牢骚太盛。书太厚。”排比的是中间的那个字——“太”字。

又如在短篇小说《表姐》之中:“一些好心的和恶意的人估计到的那种一百八十度的再次转变并没有在神州大陆上发生,历史的流程并没有倒转,‘手使大八蛇矛的燕人张翼德的后代’并没有能使‘皇帝坐龙庭’,剪了辨子的人并没有被‘喳’地杀头”。排比的是中间那个——“并”字。

(三)将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进行排比。

例如在短篇小说《春之声》之中:“追逐着的,奔跑着的,跳跃着的,欢呼着的。喂食小写的,捧举鲜花的,吹响铜号的,扬起旗帜的。”排比的是最后那个字——“的”字。

又如在同篇中:“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的摇摆着,熏熏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排比的是最后一个字——“着”字。

又如《海的梦》中:“对于后一点,他茫然,木然,黯然”。排比的是最后一个字——“然”字。

又如在同篇中:“她永远在迎接他,拥抱他,吻他,抚摸他,敲击他,冲撞他,梳洗他,压他”。排比的又是最后一个字——“他”字。

以上所讲的,是指在句式上进行排比。王蒙作品还有一种很重要很显明的排比法,那就是在一篇文章中,有几个段落,对每一个段落的前边一句话,取同一种句式结构,或者使用相同的字眼。例如在《春之声》中:A段开头:“不。那不是法兰克福。那是西北高原的故乡。……”B段开头:“不,那不是西北高原。那是解放前的北平……”C段开头:“不,那不是逝去了的,遥远的北平……”看得出,这使用的是同一种句式结构,并且许多字眼相同。用这种方法,而造成段落上的排比。

又如在他的散文《在声音的世界里》,A段开头:“我慢慢知道……”B段开头:“我喜欢听雨……”C段开头:“我学首唱歌……”这也是段落排比。

而在一另一篇散文《假山》中,A段开头:“假山算什么?……”B段开头:“假山不算山……”C段开头:“假山太匠气……”D段开头:“假山是对自己的欺骗……”E段开头:“假山是癞蛤蟆为自己塑造的微型白天……”F段开头:“假山该死……”G段开头:“假山就是你……”几乎在每一段的开头都用:“假山”。这的确是在使用一种“段落排比法”。

二、从句式的选择来说:王蒙酷爱以问句代陈述

作家在运用语言时,往往可以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而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在本来可以使用陈述句的地方,但为了使语言生动活泼,却改用问句。在王蒙作品中,这种方法使用得非常广泛。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在王蒙所有篇章中,大多数的篇章都使用了这种手法。二、在具体篇章中,这种方法使用得很多,很密集。使用频率甚高。例如在一篇题为《海》的小品之中,全文共二十四句话,而这种问句的句子竟占了十七句。

10. 王蒙《春之声》的艺术特色,求解答

在艺术表现上,《春之声》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它是新时期文学中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
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
小说采用“放射性结构”,有力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纵笔所向,今昔中外、乡风城貌,了无拘牵,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此外 ,意味深远的象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描述,也是其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热点内容
都市巅峰传小说迅雷下载 发布:2025-07-17 22:36:15 浏览:190
首席总裁爱你入骨00小说 发布:2025-07-17 22:08:29 浏览:398
网络小说和经典文学 发布:2025-07-17 22:06:10 浏览:99
游戏降临现实有声小说 发布:2025-07-17 22:00:44 浏览:964
百度小说一胎二宝总裁爹地坏坏坏 发布:2025-07-17 21:53:25 浏览:670
小说虐心现代言情都市小说 发布:2025-07-17 21:53:24 浏览:4
小说灯红酒绿惹人醉最新章节 发布:2025-07-17 21:48:14 浏览:418
小说总裁救救我 发布:2025-07-17 21:41:29 浏览:756
魏晋南北网络小说 发布:2025-07-17 21:13:08 浏览:27
中秋节故事短篇小说 发布:2025-07-17 20:55:23 浏览: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