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郁达夫短篇小说沉沦

郁达夫短篇小说沉沦

发布时间: 2023-01-21 03:17:55

① 《沉沦》作者是谁呢

《沉沦》作者是郁达夫。

《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1915年,郁达夫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919年毕业后,郁达夫从名古屋前往东京。途中,他以在名古屋读书四年的生活体验写下了此篇作品《沉沦》。

简介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短篇小说,于1921年10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懦弱的悲哀。它把年青人正当的、合理的性爱要求与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紧紧交织在一起,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和艺术感染力量。

《沉沦》主人公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显然有郁达夫自己的某些影子在内。作品细致地描写了这位忧郁型青年,由于是弱国子民在强邻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难以排遣的苦闷。

这些苦闷情绪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渗透:追求异性的爱情而不得,因此对轻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愤慨,同时热切地希望着祖国富强起来,这三项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安排的:路遇——自戕——窥浴——野合——宿妓。

情节每进展一步,性爱描写每深入一层,对主人公的刺激与打击就随之强化又强化,最终导致他溺海而死的悲剧性结局。

② 郁达夫《沉沦》原文

郁达夫《沉沦》原文<节选>


前言


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天气一天一天的清凉起来,他的学校开学之后,已经快半个月了。那一天正是9月的22日。

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一阵阵的拂上面来。在黄苍未熟的稻田中间,在弯曲同白线似的乡间的官道上面,他一个人手里捧了一本六寸长的Wordsworth的诗集,尽在那里缓缓的独步。在这大平原内,四面并无人影;不知从何处飞来的一声两声的远吠声。悠悠扬扬的传到他耳膜上来。他眼睛离开了书,同做梦似的向有犬吠声的地方看去,但看见了一丛杂树,几处人家,同鱼鳞似的屋瓦上,有一层薄薄的蜃气楼,同轻纱似的,在那里飘荡。"Oh, you serene gossamer! You beautiful gossamer!"

这样的叫了一声,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呆呆的看了好久,他忽然觉得背上有一阵紫色的气息吹来,息索的一响,道傍的一枝小草,竟把他的梦境打破了,他回转头来一看,那枝小草还是颠摇不已,一阵带着紫罗兰气息的和风,温微微的哼到他那苍白的脸上来。在这清和的早秋的世界里,在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体觉得同陶醉似的酥软起来。他好像是睡在慈母怀里的样子。他好像是梦到了桃花源里的样子。他好像是在南欧的海岸,躺在情人膝上,在那里贪午睡的样子。

他看看四边,觉得周围的草木,都在那里对他微笑。看看苍空,觉得悠久无穷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里点头。一动也不动的向天看了一会,他觉得天空中,有一群小天神,背上插着了翅膀,肩上挂着了弓箭,在那里跳舞。他觉得乐极了。便不知不觉开了口,自言自语的说:

"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日,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罢。"

这样的说了一遍,他觉得自家可怜起来,好像有万千哀怨,横亘在胸中,一口说不出来的样子。含了一双清泪,他的眼睛又看到他手里的书上去。

Behold her, single in the field,

You solitary Highland Lass!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O, listen! for the vale profound

Is over flowing with the sound.

看了这一节之后,他又忽然翻过一张来,脱头脱脑的看到那第三节去。

Will no one tell me what she sings?----

Perhaps the plaintive numbers flow

For old, unhappy, far-off things, And battle long ago:

Or is it some more humble lay,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Some natural sorrow, loss, or pain,

That has been, and may be again?

这也是他近来的一种习惯,看书的时候,并没有次序的。几百页的大书,更可不必说了,就是几十页的小册子,如爱美生的《自然论》(Emerson's《On Nature》),沙罗的《逍遥游》( Thoreau's《Excursion》)之类,也没有完完全全从头至尾的读完一篇过。当他起初翻开一册书来看的时候,读了四行五行或一页二页,他每被那一本书感动,恨不得要一口气把那一本书吞下肚子里去的样子,到读了三页四页之后,他又生起一种怜惜的心来,他心里似乎说:

"像这样的奇书,不应该一口气就把它念完,要留着细细儿的咀嚼才好。一下子就念完了之后,我的热望也就不得不消灭,那时候我就没有好望,没有梦想了,怎么使得呢?"

他的脑里虽然有这样的想头,其实他的心里早有一些儿厌倦起来,到了这时候,他总把那本书收过一边,不再看下去。过几天或者过几个钟头之后,他又用了满腔的热忱,同初读那一本书的时候一样的,去读另外的书去;几日前或者几点钟前那样的感动他的那一本书,就不得不被他遗忘了。

放大了声音把渭迟渥斯的那两节诗读了一遍之后,他忽然想把这一首诗用中国文翻译出来。

"孤寂的高原刈稻者"他想想看,《The solitary High landreaper》诗题只有如此的译法。

"你看那个女孩儿,她只一个人在田里,

你看那边的那个高原的女孩儿,她只一个人冷清清地!

她一边刈稻,一边在那儿唱着不已;

她忽儿停了,忽而又过去了,轻盈体态,风光细腻!

她一个人,刈了,又重把稻儿捆起,

她唱的山歌,颇有些儿悲凉的情味;

听呀听呀!这幽谷深深,

全充满了她的歌唱的清音。

有人能说否,她唱的究是什么?

或者她那万千的痴话

是唱着前代的哀歌,

或者是前朝的战事,千兵万马;

或者是些坊间的俗曲

便是目前的家常闲说?

或者是些天然的哀怨,必然的丧苦,自然的悲楚。

这些事虽是过去的回思,将来想亦必有人指诉。"

他一口气译了出来之后,忽又觉得无聊起来,便自嘲自骂的说:

"这算是什么东西呀,岂不同教会里的赞美歌一样的乏味么?

"英国诗是英国诗,中国诗是中国诗,又何必译来对去呢!"

这样的说了一句,他不知不觉便微微儿的笑了起来。向四边一看,太阳已经打斜了;大平原的彼岸,西边的地平线上,有一座高山,浮在那里,饱受了一天残照,山的周围酝酿成一层朦朦胧胧的岚气,反射出一种紫不紫红不红的颜色来。

他正在那里出神呆看的时候,哼的咳嗽了一声,他的背后忽然来了一个农夫。回头一看,他就把他脸上的笑容装改了一副忧郁的面色,好像他的笑容是怕被人看见的样子。


因字数问题,不能发全文,附件已上传,点击下载。

③ 《沉沦》是谁写呀

《沉沦》是郁达夫写的。

《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1915年,郁达夫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919年毕业后,郁达夫从名古屋前往东京。途中,他以在名古屋读书四年的生活体验写下了此篇作品《沉沦》。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④ 郁达夫的《沉沦》的简介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人、写情、写一己之体验,不追求复杂的故事情节。

其谋篇布局自然简洁,故事进行当中穿插一些景物描写或抒情议论,然而读来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是人物的鲜明性格和强烈感情,自始至终贯穿全篇,把作品呵成一个整体。


二、以景写情,融情于景


《沉沦》以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景写情,融情于景的抒情艺术。小说中通篇都是娓娓道来的抒情语调,很少使用实录的人物对话等等。


这篇小说主要提供了自我形象的精神悲剧,再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分裂的灵魂和苦闷的心灵,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五四时代人性解放的艰难历程。

⑤ 《沉沦》是谁写的呢

《沉沦》是郁达夫写的。

《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1915年,郁达夫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919年毕业后,郁达夫从名古屋前往东京。途中,他以在名古屋读书四年的生活体验写下了此篇作品《沉沦》。

郁达夫由于所处的社会黑暗透顶,周围的环境光怪陆离,个人遭遇又颇多挫折与磨难,所以显得比常人更复杂一些,因而作品中往往激愤与哀怨并存,有时甚至流露出某种程度的感伤情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性格的复杂性,其实就是(或者说标志着)人性的丰富性。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⑥ 《沉沦》作者是谁

《沉沦》作者是郁达夫。

《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郁达夫的代表作。郁达夫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既真实大胆,又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令人心折的独特艺术魅力,是我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他早期小说《沉沦》的艺术手法更具有作家突出的个性特征,更能体现其创作的艺术成就,更能使读者情有独钟。

郁达夫文学主张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

郁达夫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

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⑦ 《沉沦》的作者是谁

郁达夫。

《沉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开先河的,不仅因为以其为名的小说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更是因为郁达夫大胆地把自己的性隐私写了出来。郁达夫《沉沦》“这一种东西”,无疑受到了卢梭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卢梭是郁达夫最崇拜的外国作家,他在其自传《忏悔录》中毫不掩饰自己的隐私。在第一章中,他向上帝发出呼告:“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面前,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是在承认人性中有不堪的一面,没有什么好羞耻的。郁达夫受到了卢梭的影响,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

如果说卢梭对郁达夫的影响更多是思想上的,那么日本“私小说”对他的影响则是思想和技巧上兼而有之。“私小说”,又称“自我小说”,通常是以第一人称“我”来直接进行自我暴露的小说。小说中的“我”与作者之间几乎可以完全划上等号,并且写的是个人隐私。

郁达夫的《沉沦》用的虽然不是第一人称,但采用了自叙传的形式,写了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性苦闷。而性隐私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难以启齿的。郁达夫在《沉沦》中不知羞耻地展现羞耻,引起争议也就在所难免。

“私小说”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小说,因为这种小说的情节性都不强,从外在来看,几乎没有什么戏剧性的冲突,主要是在展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沉沦》一开头,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在异国他乡求学,却无法融入当地的“孤冷得可怜”的青年。他独自拿着一本诗集,在无人的平原上散步,竟被大自然感动得流下泪来。他觉得只有自然对他亲近,是他的避难所,让他可以暂时远离那些“轻薄的男女”。

就像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总疑心别人的眼光,《沉沦》的主人公也总怀疑日本人看他的眼光别有意味,甚至到了神经敏感的地步。

在学校里,他总觉得别人在看他,越躲避越觉得同学的眼光不怀好意。听到笑声,就总觉得是在嘲笑自己。看到几个人说话时偶然看了他一眼,他就疑心是在议论自己。

在人群中,他感到比独自一人更强烈的孤独。其实,未尝没有同学愿与他交好,只是一看他的状态就只能敬而远之了。

于是,他更加怨恨他们:“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有一天来复仇。”可他又想,他们是仇敌,自然不会同情自己,自己怨恨他们,不还是因为自己渴求同情?可见,他内心是非常敏感和矛盾的。

有一次,他和三个日本男同学同路,迎面遇见两个女学生。日本同学互相打着招呼,说着玩笑,但他羞得不敢说话,却又像自己同她们说话了一样心跳加速,之后又觉得自己太懦弱。

他回忆起那两个女生的眼波,觉得有意思,但又觉得那是给日本同学的,进而又疑心她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他渴望得到一个灵与肉都属于自己的女人,但身处异国他乡又神经敏感的他当然是得不到的。于是,他的性苦闷尤为强烈。他在排遣性苦闷时,会在内心觉得是不道德的,由此产生了灵与肉的冲突,开始了沉沦。

他的沉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在被窝里犯的罪恶”,并为之自责,但又总忍不住。二是偷看房东的女儿洗澡。三是偷听别人在野外幽会。最后是到酒馆去狎妓,却连平视一眼也不敢,一句话也说不利索,总觉得对方在轻视作为中国人的自己。

最后,他把自己沉沦到海里去了。在投海之前,他说: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孤独自卑和性苦闷是《沉沦》的两个核心,这两方面互相作用,造就了主人公敏感、病态的性心理,最终导致了主人公的沉沦。

有人认为《沉沦》把主人公性苦闷的原因与国家地位联系起来,有点强硬、别扭和不自然。这两者在逻辑上虽然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在《沉沦》中是不难理解的。

主人公的性苦闷有孤独自卑的原因,而他的孤独自卑又是因为自己弱国子民的身份而生的。因此,他的性苦闷背后,其实是弱国子民的悲哀。

热点内容
了解网络小说用什么软件 发布:2025-07-18 03:09:52 浏览:56
做梦的游戏小说 发布:2025-07-18 02:55:55 浏览:487
好看的皇朝的小说经典 发布:2025-07-18 02:18:25 浏览:47
网恋奔现言情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18 02:16:20 浏览:70
日本轻小说游戏人生下载 发布:2025-07-18 02:16:12 浏览:811
金庸小说经典语录台词大全 发布:2025-07-18 02:08:36 浏览:581
小说总裁夫人来电 发布:2025-07-18 01:39:15 浏览:360
官样第四卷最新章节小说 发布:2025-07-18 01:39:11 浏览:711
网络小说小众佳作推荐 发布:2025-07-18 01:38:24 浏览:550
关于主角是林凡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7-18 01:36:56 浏览: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