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阿城短篇小说选抻面

阿城短篇小说选抻面

发布时间: 2023-01-17 17:49:19

① 读阿城《抻面》

我坐在成都世纪城公交车旁边的木椅子上,怀里是熟睡的女儿,她在公交车上就睡着了。暖暖的春阳包围着我,我掏出手机点开Kindle读《阿城精选集》。

《抻面》是集子里的一篇很短的小说。讲满族人铁良,抻得一手好面,靠这手艺过活。他可以用鼻子闻出硷是不是放多了,比起其他的抻面师傅用舌头舔,要得体多了。铁良在北京城小有名气。

阿城有一段描写铁良抻面的过程是这样的:

读这些文字,我眼前仿佛站着一位抻面师傅,伸展双臂在案板前抻面。他穿着白衣服,因为我相信铁良是很爱干净的,他认为抻面是个露脸的活。

阳光下的我沉浸在这些描写里。女儿睡得沉,她28斤,全部重量都在不足80斤的我身上。我托着她头的手臂酸又麻。椅子另一端坐着的男人在抽烟,烟味飘到我鼻孔里。

我继续读《抻面》,文末讲到反革命老头在临刑前要求吃铁良抻的龙须面。铁良不说话,开始抻。

读到这里,我眼里泛着泪花。心里说不出的滋味。作家阿城文学造诣极高,只把现场描写出来,该有何感受都留给读者。作家非常克制,作为读者的我却无法抑制。

恩人被判为反革命,生命的尽头,尝后生的手艺,只吃一口,只说一句话。简单的文字却似乎有千钧之力,千万种情绪全不留痕迹。果真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造化如此,评价留给后人去。

我心里难受得很,不全是压抑,也有心酸,感动,等等等等。我只想流泪,想把这篇文章给一位山西的爱吃面的朋友看。我女儿在阳光下睡得酣,她的眉眼都沉在梦乡里。我闻闻她鼻子里呼出的气味,觉得香。前几天她发微信语音给我说:“妈妈,我睡得很香很香。不像你来闻闻。”果真是香。

我把手机放进包包里。我读不下去了。眉头微蹙,心瑟缩着,千万只小虫爬行。

老头临走那天,是不是也有淡淡的暖阳呢?

历史捉弄人,人可以不捉弄自己。

我们还是可以好好活着。干干净净的活着,或许还能露个脸地活着。躲不过的厄运,就接受;能经营得好的日子,就好生经营。我隐隐感受到阿城的道家思想:忍耐,冲淡。就在人物的举手投足里,不着痕迹,却又抹不掉,这就是高手的深藏不露吧!

我把怀里的女儿摇醒了,我们要赶地铁去春熙路参加一场讲座。我要多多学习提升自己。女儿没睡醒,不愿下地走路,要我抱着。我抱着她走了几十米,她才愿意自己走,迷迷糊糊的牵着我,走在过马路的人群里。

② 读书笔记:《天局》---以己为棋胜天半子

文/王少明

矫健的短篇小说《天局》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曾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曾提到小说《天局》,一次在新华书店偶然看到这部短篇小说集,迅速的读完了篇幅不长的开篇之作《天局》。

读罢,茫然四顾,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购之,后又多次的翻阅。

这是小说中混沌以身作棋子的描述。

浑沌一生痴迷于围棋,在这场与老天爷的旷世棋局中,以自己的身体为棋子,以命相搏,向自己的命运发出最强烈的反抗,非真正的“痴儿”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

为了充当一枚棋子,混沌跪在棋盘的一角死去。一身为棋子,一心系棋局,成为了生命的绝唱。

“胜天半子”,一半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拼搏与坚持;另一半,是欲壑难填,在该止步的时候却逾越“底线”。

棋痴浑沌赢了苍天,却输了自己。祁同伟只是读懂了《天局》一半,知止而不止,便成了命运的悲剧。

阿城的短篇小说《棋王》也描写了这样一个“棋痴”,诠释了“吃是生道,棋是人道”。

在知青下乡的大背景下,环境无疑是艰苦的,那个年代的人生存是第一要义。

这在王一生的母亲早就发现了这朴素的真理,并告诫王一生不要沉迷于象棋中,因为这项技能或是特长并不能让他养活自己,但是王一生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只要能有一口饭吃,只要生命能延续下去,就一无既往的痴迷在象棋中,即使没有人对弈,也会在自己的大脑中走盲棋。

王一生对于吃只是停留在食能果腹的阶段,只要能吃饱就行,而没有更高的要求,其他时间的注意力则是完全在象棋上。对于王一生的吃,阿城描写的细致入微。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在食不果腹的条件下,王一生依然在象棋的世界拼杀,这也许是一片精神上的净土或是他赖以摆脱现实束缚的手段。

在下乡知青的象棋比赛中,王一生因为平时四处找人下棋,请的假过多,而不能报名。但是在比赛时,也和几个知青到了镇上,还有曾一起下棋的大长腿(人称脚卵),脚卵利用自己家祖传的象棋为王一生争得了参赛的机会,王一生却放弃了这样的机会。而王一生的母亲利用捡来的牙刷把磨成的象棋棋子,被王一生始终带在身上,视为珍宝,这里有母亲对他的无尽关爱。

王一生同时与镇上比赛的前三名下棋,一时间人群聚集在一起,在精神世界的驰骋,这种快乐也许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也许最终的胜利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饶是如此,王一生最后取得了对于前三名胜利。

比赛结束后,因无处住宿,几个知青就又回到了画家为他们找的舞台上去住宿。

已经疲惫不堪的王一生裹住幕布沉沉的睡去,结尾处的这段话让人深思。

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要寻找到可以为之“痴迷”的快乐,不要活成别人眼中期望的自己,而所争斗的对象,绝非是天、地、人,而是自己能从生活中找到存在的乐趣和意义。

如果像棋痴浑沌一样,胜天半子,却失去自己又能怎样呢。

在《脱口秀大会》的决赛上上,王建国的一句话就能引人思考,“脱口秀是在取悦观众还是在取悦自己”。笑能改变生活,那些给我们带来的欢笑的喜剧演员为什么有的会抑郁呢,到底他们在逗人捧腹大笑的时候,是取悦他人还是取悦自己。假使完全的取悦他人,从而丢失自己,也许这就是很多喜剧演员自身并不快乐的原因之所在吧。

一个人在舞台上和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角色,如果是那样,就会如同时时刻刻都活在公众的视野之中,时时刻刻活在了角色之中,那就不是一种享受了,而会是针刺芒背。活出真实的自我就显得异常重要了,这也是我们一生为之感悟的事情。

人生的目的应该不是做事,更不是争斗,而是体验和享受生命。倘使必须做事,能够满足了生存,就不应囿在其中,因为事情是无穷无尽的。

“不为所用”亦或是“无用”才能更好的体悟人生。可这世间,没有人甘愿做一个无用之人,最后那些有用的人、有用的事也都消逝而去。

(2019.09)

③ 当代作家 阿城 的简介和其主要作品是

阿城,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人超过“代沟”而成莫逆之交。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

1979年,阿城曾协助父亲钟惦棐先生撰写《电影美学》。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美学》到中国的《易经》、儒学、道家、禅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阿城在与父亲的切磋研讨、耳濡目染中,博古通今,为其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进一步奠定基础。阿城于1984年开始创作。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小说一发,便震惊文坛,先后获 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秀中篇小说奖。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共包括三个中篇《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

④ 阿城《遍地风流》:翩翩一少侠,行走天地间

阿城在谈到《遍地风流》时说:“‘遍地风流’‘彼时正年轻’,及‘杂色’里的一些,是我在乡下时无事所写。当时正年轻,真的是年轻,日间再累,一觉睡过来,又是一条好汉。”又说:“文章是状态的流露,年轻的时候当然就流露出年轻的状态。状态一过,就再也写不到了。所以现在来改那时的文章,难下笔,越描越枯,不如不改。状态原来是不可以欺负的,它任性之极,就是丑,也丑得有志气,不得不敬它。”阿城写这些文字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种青春期的状态自然是不可能回去了。

《遍地风流》就是阿城当年插队时写的作品,年轻气盛,任其自然。阿城在编辑这个小集子的时候说:“青春难写,还在于写者要成熟到能感觉感觉。理会到感觉,写出来的不是感觉,而是理会。感觉到感觉,写出来才会是感觉。这个意思不玄,只是难理会得。”现在读《遍地风流》,感觉就在里面,就好似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活泼泼,到处乱撞,鲁莽而可爱,又透着几分古灵精怪的机智。有时候更像一个少侠,行走天地间。

《遍地风流》由五个短篇组成,分别为《峡谷》《溜索》《洗澡》《雪山》《湖底》。五个短篇不能简单归类为“小说”或者“散文”,它们是浑然的,既有着“小说”的叙事,又有着“散文”的洒脱,再细看,又带着点传奇的色彩呢。

这五个短篇看似疏离,实有联系,是内在的气韵上的观照。如果将之看成一部小说,那么可以这样联想:先上峡谷看山川险峻,尔后溜索畅快淋漓,出了一身汗恰好可以洗个澡,在树下歇息看见雪山,不知梦与非梦,雪山见我还是我见雪山?后来被群来的人叫起捉鱼,说走就走,麻溜,“奶奶的,都是鱼”,抓不抓都一样。

好一个“遍地风流”!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黏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

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也不说话,只伸手从胸口掏进去,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

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工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

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阳光又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⑤ 在文化寻根的浪潮中阿城的名篇是什么

《棋王》。
《棋王》是当代作家阿城的一部短篇小说,也是其处女作,1984年发表于《上海文学》。小说发表后,王蒙撰文高度赞赏了这篇小说,指出这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对人的智慧、注意力、精力和潜力的一种礼赞。

⑥ 《阿城精选集》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阿城精选集》(阿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hVdJgwgaomph3mxN99VqpA

提取码:owug

书名:阿城精选集

作者:阿城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3

页数:390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抱着共同的目的和相同的旨趣,以“世界文学文库”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的北京燕山出版社,得到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核心的文学研究权威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由著名文学批评家和出版家白烨、倪培耕,著名学者和文学批评家陈骏涛、贺绍俊总策划,开始了这项以“世纪文学60家”命名的策划、评选活动。

作者简介:

阿城(男)(1949-)原名钟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北京。高中一年级逢“文革”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1979年回北京,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工作,后任《世界图书》编辑。他的处女作《棋王》(《上海文学》1984年7 期),引起广泛关注,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的具有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也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关心人类的生存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现时积淀。这些作品以及他在1985年发表的关于“寻根”的理论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使他成为当时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0年代后定居美国,有不少杂感散文作品发表,依旧沿袭了他直白冲淡的语言风格。 阿城于1984年开始创作。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小说一发表,便震惊文坛,先后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 1985年发表理论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1990年代后移居美国,继续有作品发表。阿城近年来小说作品渐少,但却一直是海内外汉学家关注的对象。时有随笔发表。

⑦ 阿城的《棋王》

2/54——阿城的《棋王》

1月第二周,除了专业书及写作参考书,我读了阿城的短篇小说《棋王》。

内容梗概:故事发生在我熟悉、又陌生的WG时期,主人公“我”申请下乡成功,在上火车坐下的时候遇到一个棋呆子王一生,在众人皆因离别而伤感的时候,棋呆子却邀请“我”下象棋,“我”无聊故而与其下棋。

棋没下多久“我”便放弃,认为此时下棋不合时宜,王一生则没有办法只得软下身子去。

他中学时已经因为棋下得好,在学校里出名,被称为“棋呆子”,自称“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象棋”。

在旅途中的王一生不是下棋就是求着“我”讲故事,而“我”和他就在这之中熟识。下车之后两人被分在不同的农场。

不久,王一生过来寻找对手,“我”介绍了队里的高手脚卵给他。

脚卵和王一生厮杀了半夜却没有赢王一生一盘棋,因此对王一生产生了敬佩之情。他劝王一生参加运动会去会会县里的高手,王一生欣然同意。可是等王一生去报名的时候,却因为经常请假四处斗棋而被知青领导取消了参赛资格。脚卵通过关系让王一生可以参赛,王一生却不想欠别人人情拒绝了。

运动会结束之后,王一生邀请前三名与之比赛。众人相与凑热闹,最后九个人同时对战王一生,王一生经过一番苦斗之后胜了其中八位。下到最后,“我”看到只剩下最后与冠军的一局棋未完。

这时对手出现,是“一老者,精光头皮,由旁人搀着,慢慢走出来”。原来这次棋赛的冠军是山区里一个世家的后人,这次“出山”玩玩儿棋,“不想就夺了头把交椅”。最后这局棋作和结束,王一生也得到“棋王”的称号。

《棋王》与《树王》和《孩子王》,一起构成了阿城的“三王”系列。

就写作期来说,是树王、棋王、孩子王这样一个顺序。

王一生对“吃”的虔诚和对象棋的痴迷是书中的两个亮点。因为家庭非常贫困,王一生对吃的是虔诚与执着的。他母亲(解放前的身世不好)反对他下棋,因为靠下棋找不到饭吃。

如果说王一生对吃的重视表现了他对世俗和物质的追求,那么他对象棋的痴迷则表现了他对于超越世俗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自我实现的渴望。

在象棋的世界里,他忘记所有烦恼,并且全力以赴享受下棋的过程与胜利后的快乐。

《棋王》的出现带动了随后1985年的“寻根文学”热潮:它当之无愧地呼应了文学界当时刚刚觉醒起来的“寻根”意识,并促使其成为一个创作和理论几乎同时成熟的强劲的文学思潮。

汪曾祺评论《棋王》:“读了阿城的小说,我觉得,这样的小说我写不出来。我相信,不但是我,很多人都写不出来。这样就增加了一篇新的小说,给小说的这个概念带进了一点新的东西。否则,多写一篇,少写一篇,写,或不写,差不多。”

读罢《棋王》,难怪台湾作家为其作序的时候称《棋王》横空出世。阿城对在火车上王一生的“吃相”描写,令人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小说重与于“塑造人物”,在这篇小说里一点也不为过。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人读罢仍觉得他还在眼前“活着”。

棋王王一生,是在棋局里“逃避”现实,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时代,给自己的精神世界短暂的喘息机会。

热点内容
人小说女生言情综合小说全本小说 发布:2025-07-18 19:29:55 浏览:280
重生bl小说百度网盘下载 发布:2025-07-18 19:20:39 浏览:496
上古言情小说改编 发布:2025-07-18 19:17:40 浏览:312
大团结全集tst小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7-18 18:54:33 浏览:666
经典小说中倒霉的主角 发布:2025-07-18 18:48:00 浏览:336
言情小说好听书名 发布:2025-07-18 18:42:20 浏览:931
免费听阅读小说下载 发布:2025-07-18 18:34:36 浏览:610
好看的都市言情全本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18 18:27:25 浏览:121
2019免费网络小说 发布:2025-07-18 18:18:58 浏览:902
小说网游之恶魔猎手 发布:2025-07-18 18:13:14 浏览: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