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贝克特短篇小说集

贝克特短篇小说集

发布时间: 2023-01-01 13:39:50

A. 后现代文学代表人物有哪些

二十世纪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 ■ 存在主义文学 滥斛于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到发展的颠峰。它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在艺术上,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文学中,体现“文”“哲”一体的特点;同时不拘一格地运用传统的、现代的各种表现手法。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等。 代表作家——地位影响——代表作品——思想内容/艺术风格 萨特 1905-1980。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小说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存在主义哲学的领袖人物,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196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以“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为由拒绝领奖。 存在主义哲学中心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是无神论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文艺观上,萨特批判纯艺术论,主张文学介入时代,介入生活。 存在主义小说创作——“自由”是萨特存在主义核心之核心,他的所有小说创作和戏剧创作,都围绕着“自由选择”这一命题展开。 《恶心》——采用的是日记体、自叙体。写青年历史学家“我”对周围的恶心感,表现对现实世界的否定。 短篇小说集《墙》——代表作是同名的短篇小说《墙》,一篇重要的哲学小说。小说通过存在主义的化身伊比埃塔从生到死、由死而生的曲折经历,控诉法西斯匪徒草菅人命,嘲笑了荒谬的现实世界,反映了存在主义的生死观:生存与死亡只是一墙之隔,并非不可逾越的天堑。 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包括《理性的时代》《延缓》《心灵之死》三部曲,是萨特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表现自由选择的命题:在荒谬绝伦的世界里,要想获得自由与幸福,就必须“介入”到生活的激流中去,为寻求正义的事业而斗争。有明显的无政府意味。 存在形式戏剧创作——萨特的存在主义戏剧又称“境遇剧”、“自由剧”,它们不是按照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 《苍蝇》《禁闭》——表现人在特定处境中的自由选择。“他人就是地狱”成为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句名言。 《毕恭毕敬的妓女》——一部反种族主义作品,同时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主张。 《死无葬身之地》——以法国沦陷时人民的反抗斗争为背景,写5个最后的游击队员为了保护游击队长而英勇献身的故事。作品的基调是向上的。 哲学论著——《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加缪 法国当代作家和评论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与萨特齐名。 《局外人》《鼠疫》——因他的作品“揭示了当今人们的良心提出的问题”而获奖。《局外人》是反映荒谬世界荒谬感情的典型的存在主义作品。局外人莫尔索对一切都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面孔。作者以局外人为题,正意反说,包含辛辣的讽刺。莫尔索似真却假的荒谬言行和心理,说明他是消极地对抗荒谬社会的真正的局内人。《鼠疫》用象征手法写成。鼠疫象征德国法西斯侵略,奥兰城市民受鼠疫之害象征法西斯铁蹄践踏下的人民之苦,市民奋起抗疫象征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里厄医生不仅是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者,而且是拯救人类于水火的英雄。 ■荒诞派戏剧 50年代兴起于法国,后迅速风靡欧美各国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因1962年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琳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1950年尤金·尤奈斯库《秃头歌女》的上演标志着该流派的诞生。荒诞派戏剧有以下几个特征:1、荒诞、抽象的主题;2、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尤金·尤奈斯库 荒诞派戏剧奠基人,荒诞派经典作家,罗马尼亚人。 《秃头歌女》一部离奇古怪的独幕话剧,被称为“对一切传统戏剧的严重挑战”,是“天才的作品”写两对英国中产阶级夫妇莫名其妙、令人倒胃的交谈。通过这些不知所云的谈话,旨在说明人的个性、本质已消失在群体之中。剧中不但没有秃头歌女,甚至连长头发的歌女也没有,只有那口疯狂的大挂钟。 塞缪尔·贝克特 1906-1989。爱尔兰人,荒诞戏剧代表作家。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人类生存状况。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荒诞派戏剧——贝克特剧中的人物大多是身残志缺的糊涂虫,几乎与世隔绝,思维混乱,语言贫乏,活动幅度很小。剧作人物少,动作单调。所有的人物只是某种习俗、思想感情的代表,他表现的只是类型,而不是个性,是“人类的缩影”。贝克特为了体现其创作意图而采用的恰当的艺术形式——荒诞,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 《剧终》《啊,美好的日子》——突出表现了人的精神麻木。 《等待戈多》——2幕,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作者力图通过自己的剧作来反映“社会真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剧作用“直喻”的方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把内在的思想变为视觉形象,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剧中的道具都有其寓意。如光秃秃的树上一夜之间新添几片绿叶,代表了时光的流逝。 ■新小说派 又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派。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进入鼎盛,并蜚声世界各国。新小说派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没有统一的文学主张。新小说派作家反对传统小说的思想性和倾向性,主张作家“毅然决然地站在物之外”,原封不动地照搬荒诞世界里的存在,不赋予它任何意义和感情色彩。在创作上,新小说摒弃情节和人物,拼贴散乱的片断,以物代人,创立纯粹写物的风格。倡导读者参与创作,重建小说的人物与情节。代表作家有克洛德·西蒙等。 克洛德·西蒙 “新小说派之父”之称,1985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佛兰德公路》——因“在描写人类生活状况中把诗人与画家的创造性与他对时间作用的深刻理解结合起来”而获奖。 罗布·格里耶 新小说派旗手,当代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 《窥视者》《橡皮》 ■ 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作家没有结社,没有宣言,也没有明确的纲领,称谓是评论者所加。“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黑色”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故被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作为一个流派,“黑色幽默”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2、“反英雄”式的人物;3、“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4、小说具有寓言性。代表作家有弗里德曼、约瑟夫·海勒等。 约瑟夫·海勒 1923-1999。美国当代著名作家,“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其小说创作形成了一种“绝望的喜剧”风格。 独白型小说《出了毛病》——通过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日常生活和相互联系,反映了60年代弥漫于美国社会的精神崩溃和信仰危机。主人公工作出色,一切都很顺利,但他却得了神经过敏症,认为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象戈尔德一样好》作品围绕一个犹太后裔的知识分子戈尔德在美国的遭遇展开,表现了犹太人的“异化”主题,题材超出个人命运的范围,反映城市的衰败史,家族的瓦解史。 《第二十二条军规》 (《最后一幕》是续集)——【内容】被誉为60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说。小说写的是美国一支空军中队的内幕。主人公尤索林要求停止飞行复员回国,与军队官僚们的斗争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基本矛盾冲突。小说通过尤索林的遭遇,反映了战争和官僚机构的疯狂、荒诞,并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表现出西方人对人类处境的困惑。 【思想】小说不是一部历史小说,而是一部当代寓言,表现超现实的哲理: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的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穷,令人莫测高深……它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个圈套。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这种圈套和困境就是现代人对世界的一种感受。 【人物】尤索林是一个浸透着存在主义意识的“反英雄”形象,身兼批判现实的积极因素和取消斗争的消极因素。 【特色】1、结构散乱。小说采用一种类似于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2、叙述方式上,全书没有一个贯穿首尾的故事情节,只是以若干小故事小情节若断若续地进行拼贴。3、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但喜剧效果中又浸透着黑色,对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 魔幻现实主义 指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自本世纪中期,拉美小说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拉美作家们不再刻意模仿欧洲某种流派,拘泥于过去某种固定的文学模式,而是注重采用具有民族意识和内容和形式。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小说创作极富民族特色,成为当代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代表作家有马尔克斯等。 胡安·鲁尔福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真正成熟的代表作家 中篇《佩德罗·帕拉莫》——写一个破落的庄园主之子由一个负债人变成一方巨富,是一个墨西哥恶霸地主的典型形象。结构上作者打破了时间顺序和空间界限,随意颠倒。 加西亚·马尔克斯 1928-。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擅长表现拉美土著文化和孤独状态。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短篇《周末后的一天》——小说写马孔多的奇特现象:炎热七月,群鸟自杀。点明人间缺少同情的主题。 中篇《枯枝败叶》——《百年孤独》的前身。写马孔多这个神话王国中上校和他的子孙们孤独的生活。 长篇《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写西班牙遗民的后代布恩蒂亚家族的兴衰与马孔多由开拓到繁荣、再次毁灭的历史。马孔多百年间经历了氏族统治、封建统治和殖民统治等变化,布恩蒂亚家族的七代人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马孔多实际上就是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的缩影。布恩蒂亚家族的神奇经历与不幸,是印第安人历史文化的再现阿和拉美民族命运的浓缩。作者着力表现的是“拉丁美洲的孤独”——与世隔绝、愚昧落后的历史真实。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乌苏拉是贯穿全书的主人公,在她身上,集中了拉美妇女的优秀品德。奥雷连诺是布恩蒂亚家族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艺术特色】1、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2、象征、暗示手法大量运用。 长篇《家长的没落》——用“多人称独白”的手法讲述了独裁者尼卡诺尔的一生,以此抨击拉美的独裁统治。作品被美国《时代》周刊推荐为1976年世界十大优秀作品之一。 中篇《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讲述一个由于谣传和猜测致使无辜者惨遭杀害的故事,揭露了陈规陋习对人们心灵的毒害。 长篇《霍乱时期的爱情》——作品以男女主人公的恋爱为主线,展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哥伦比亚沿海城市生活、社会变迁和时代风气,反思了人们的偏见与感情。男女主人公恋爱50多年而终未果,被评论界认为写了一个完整的人生观和历史的种种意想不到的突变。 ■垮掉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该派作家都是男女青年,以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著称,追求绝对的自由和人的生物学的满足,认为堕落就是解脱,沉沦就是解放,躲进超现实的环境寻求神秘主义的灵感,用怪僻的内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沦的所谓“脱俗”态度来表示对体面社会的不满,对社会进行病态的反抗,因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有金斯堡的《嚎叫》等。

B. 推荐几本表现派、荒诞派的短篇小说集,和代表作家

“表现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倾向最先出现于绘 画领域。1905 年成立于德国德累斯顿的一个画家集团 “桥社”以及1911 出 现于慕尼黑的另一个画家集团 “青铜士”是表现主义的先驱,“青铜士”集 团中的康定斯基是表现主义绘画中的杰出大师。
1914 年前后表现主义文学运 动在德国兴起。它首先出现在戏剧领域,最早的两位表现主义作家是盖欧尔格·凯撒【主要作品有: 《从清晨到午夜》(1916年)、 《煤气》 (1918—1920)、《珊瑚》(1918)、《并存》(1923)、《谣传》(1924)、 《士兵塔纳卡)(1940)、《八音盒)(1943)】和 思斯特·托勒【主要作品:《转 变》 (1919)、 《群众与人》(1921)、 《机器破坏者》(1922)、 《亨克 曼》(1923)】。也有人认为:表现主义作为文学流派尽管出现在 1914 年前后的德国,但表现主义的先驱可追溯到瑞典作家斯特林堡 (1849—1912)。他的《鬼魂奏鸣曲》(1907) 情节怪诞,人鬼同处一室,是表现主义 和象征派的共同源头


一战后 (20 年代),是表现主义的鼎盛期。在捷克,有恰佩克 (1890—1938),代表作 《万能机器人》;在奥地利,则是卡夫卡,在美国,有表现主义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 (1888—1953),作品有 《天边外》、《榆树下的家》《毛猿》、《玛斯王》、《悲掉》等。
20 年代末和30 年代初,表现主义 开始衰落,但它对后来的文学,尤其是50 年代产生的荒诞派戏剧有很大 的影响。
首先提出荒诞派戏剧这一流派概念的,是英国文学批评家马 丁·埃斯林。在其 《荒诞派戏剧》一书中,他首次给这个流派冠以“荒诞派” 名称,改变了人们以往将其笼统地称之为先锋派的情况。荒诞派作为一种文学潮流,最大的成就在于戏剧,其代表作家如下
在法国的是
1 ,塞缪尔·贝克特 (1906——),爱尔兰人。最著名的即1952年的《等待戈多》它不是荒诞派戏剧的第一个剧本,却最先引起了轰动,使之名声大振。除此之外,贝克 特的剧作还有 《结局》(1957)、《哑剧》(1957)、《倒下的人们》(1957)、 《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1959)、 《尸骸》(1959)、 《啊,美好的日子》 (1961)、 《卡斯康多》(1963)、 《哑剧》(1964)
2 ,尤金·尤涅斯库 ,罗马尼亚人。代表作《秃头歌女(1950), 另外的剧作有《椅子》(1950)《阿美迪式脱身术》(1954)、《新房客》(1957)、 《犀牛》(1959)、 《饥与渴》(1966)、 《可怕的妓院》(1974)等。作品大致用支离破碎、荒诞无稽的舞台形象表现物质对人的压迫。
3, 阿尔图尔·阿达莫夫 (1908——1970),生于高加索。受二战创伤甚大。作品,《滑稽模仿》。《侵犯》(1950)、《大手术与小手术》(1950)、《塔 拉纳教授》 (1953),以及 《弹子球机器》(1955)。
4 ,让·热奈 (1910——1986),法国人。1947年,他 创作 《女仆》获得极大名声,还有《严加 监视》 (1951)、 《阳台》(1956)、 《黑奴》(1959)、 《屏风》(1962)
在法国之外的是
5,哈罗尔德·品特 (1930——),英国戏剧家。作品有《送菜升降机》 (1957)、生日宴会》 (1958)、 《看管人》(1960)、 《侏儒》(1961)、 《搜集证据》(1962)、 《茶会》(1965)、 《虚无乡》(1975)等
6 爱德华·弗兰克林·阿尔比 (1928——)美国剧作家。1958 年,他写作 《动物园的故事》,1960年搬上舞台后,引起轰动,是荒诞派戏剧在美国的代表人物。这之后,又创作了 《贝西·史密斯之死》 (1960)、 《美国梦》(1961)、 《谁害怕弗吉尼亚·吴尔夫?》(1962)
以上人名,作品名的翻译或与其他的不同。
上面的介绍是我根据几本文学史编辑的,所提到的作家中我只片段的接触过卡夫卡,斯特林堡,尤金·奥尼尔,因此,具体的总体评价就谈不上了。我看过《荒诞派戏剧选》和相关的资料,像《等待戈多》《结局》《啊,美好的日子》《大手术与小手术》《新房客》《秃头歌女》《犀牛》《阿美迪式脱身术》《女仆》《弹子球机器》《谁害怕弗吉尼亚·吴尔夫?》等皆是珍品。荒诞派的剧作要是有可能,应该是每一篇皆看的,滑稽可笑和恐惧心酸,异化和无路可去,唯有如是形容了
老兄看过卡夫卡了,可以去看下尤金·奥尼尔,在我心中,他是一个伟大的剧作家,
希望有所帮助

C. 求现代主义作家及作品!!!

表现主义:
卡夫卡《变形记》
意识流: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超现实主义:
阿拉贡《巴黎的乡下人》
存在主义:
加缪《局外人》
萨特《恶心》、《存在与虚无》(哲学著作)
荒诞派:
贝克特《等待戈多》
尤奈斯库《秃头歌女》
新小说派:
西蒙《风》
罗布—格里耶《窥视者》
黑色幽默:
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魔幻现实主义:
鲁尔福《佩德罗•帕拉莫》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D. 最新英文小说哪里找

《美国呜禽》(Birds of America),作者罗莉摩尔(Lorrie More)。曾出版过两本短篇小说集的罗莉摩尔,在她这第三本小说集子里,以洗链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一则则与死亡、苦闷有关的故事。这样大胆的反讽正可见作着者文字的高度掌握能力及对人性的深度观察。贝克特(Beckett)的名言「人生最滑稽的事莫若愁苦」在这位年轻女作家笔下又再度展现新意。

《拔入云霄》(Cloud splitter),作者罗索班克斯(Russell Banks)。这部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企图探讨历史为何物--究竟是记载了事实经过,还是人们所期待和相信的经过?主人翁面对战争英雄的父亲形象层层追索,抽丝剥茧后,竟是一层又一层的谜题。

《生命》(Life)--地球第一个四十亿年的生命发展史,作者理查福提(Richard Fortey)从本书的附题,大致可以了解全书的架构及内涵,难得的是这位英国古生物学者以生动清晰的文笔将今日生物学的最新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曲折离奇的冒险故事,即使对科学一无所知的读者也想一窥物种进化奥秘的乐趣。

《良家妇女的爱情》(The Love of A Good Woman),作者爱莉丝梦露(Alice Munro)加拿大籍的女作家梦露,多年来以其精湛且丰富的文字,致力短篇小说推向更深广的表达形式,并为英语文学界普遍推崇肯定。虽专写女性,却不落入女权/男权的二分窠穴。在这本最新的短篇集中,她的角色皆取自六○年代,其隐含主题在疑问,以今日角度重视当年,所生的诸多不足甚至不公之憾。藉爱情小说道出世道沧桑,人心不古,绵密中更见批判力道。

《毒木圣经》(The Poisonwood Bible)作者芭芭拉金丝洛芙(Barbara Kingslover)「一名白种美国传教士在一九五九年进入刚果」,故事本身即深富政治讯息的这本长篇小说,在角色塑造上的成功是使本书不致流於浮面的最大优点。以传教士之妻女的观点叙述这段黑暗历史,美国奴隶制度之残苛亦呈现前所未有的震撼。自出版以来,本书已蝉联排行榜数周。

《深渊》(Preston Falls)作者大卫盖兹(David Gates)继承美国文学《浮华世界》、《大亨小传》道德故事传统,盖兹九○年版的美国梦,充满伏流险恶,旦夕祸福之警世意味。读者在掩卷时几度不忍再回顾故事主人翁所经历的这场悲剧,美国文化对成功的定义,也在作者冷静的笔下赤裸裸呈现其缪思及伪善。

《泰坦巨人》(Titan)--洛克菲勒传,作者朗查诺(Ron Chernow)本书不同於以往洛克菲勒相关的记载,重点着重於洛克菲勒的早年,对其人特殊经济观和市场学的生成源起有深度分析。作者主要立论在洛克菲勒以托拉斯垅断的企业方式抵制美国马克斯派倾向的经济形态。不以石油巨人家族纷争或个人隐私作文章,却能藉主人翁的帝国观照美国经济是为本书之精华。

《停战》(To End A War),作者理查霍布洛克(Richard Holbrooke)以1995年美国介入波士尼亚内战,最终成功达成停战协议这段经过为经,以现代国际外交的体质为纬,交织构成这部少见的外交政治历史熔於一炉的报导文学。作者霍布洛克本人为这项和谈任务的核心外交官,他的第一手报导不偏不倚甚为难得。

《马谛斯的另一面》(The Unknown Matisse),作者希拉蕊史柏琳(Hilary Spurling)本书为作者史柏琳的马谛斯生平首卷,记载了从一八六九年到一九○八年马谛斯没没无闻的挣扎时期。马蒂斯在步入中年之际仍不得认可,交战心中的种种艺论及人生观读来如同真人告白。而二十世纪初初揭幕,现代主义方兴未艾的空气在世纪末之今日读来尤其具启示意义。在史柏琳的经营下,画家的世界不光只是私密的活动,更是公开的社会运动。

《雨果传》(Victor Hugo),作者格瑞翰罗伯(Graham Robb)。十九世纪人道大师雨果的作品众人耳熟能详,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雨果在法国政坛起落出入的历史,以及他长达二十年的叁议员生涯领导法国人民反抗拿破仑三世的事迹。这位在世广受当时民众爱戴,死时二百万群众送殡游行的文学巨擘,在作者笔下再放光与热,本书被誉为英文着作中最隹的雨果传记。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全家将遭不测》(We Wish to Inform You that Tomorrow We Will Be Killed with Our Family),作者菲立普古勒维治(Philip Gourevitch)。八十万人民在一百天内纷遭处决,卢安达的屠杀惨剧直逼纳粹暴行。作者为「纽约客」杂志记者,他亲访幸存者,写下他们目睹之种种,令读者心惊之馀更要质问究竟谁该对这种非人道行径负责?种族歧视一日不消,人类就要在这种精神创伤中多活一日。

获得这些书你得上Amazon.con购买或上你所在城市的图书馆借阅。

热点内容
小说总裁的天价前妻 发布:2025-07-23 00:31:10 浏览:316
已出版的男女主都是总裁的小说 发布:2025-07-23 00:19:55 浏览:148
作者言情的小说合集下载 发布:2025-07-23 00:15:57 浏览:728
扮猪吃老虎都市搞笑小说 发布:2025-07-23 00:15:44 浏览:908
重生穿越明末历史小说 发布:2025-07-23 00:09:43 浏览:620
重生一彦小说 发布:2025-07-22 23:56:44 浏览:322
马蓉的网络小说 发布:2025-07-22 23:39:28 浏览:967
类似重生八零小医女有空间的小说 发布:2025-07-22 23:38:31 浏览:92
小说名字叫黑帮总裁 发布:2025-07-22 23:02:53 浏览:270
全文高甜无虐点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22 23:00:01 浏览: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