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
『壹』 史铁生的简介和代表作
史铁生的简介:
史铁生是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史铁生的简介和代表作:
1、《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小说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个风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2、《来到人间》
本书讲述的是侏儒症患者小女孩,父母对她的生理残缺有两种态度:逃避与直视,以此而引发的故事和对读者的触动。
3、《我的丁一之旅》
文字中充满史铁生的标记,古典、诗意、灵动,在看似散漫实则缜密的结构里,精心构筑了一个睿智空慧的哲思世界。“我”、“史铁生”、“丁一”,三体合一,实乃身器和心魂互相寻找的一人。
『贰』 史铁生的代表作小说和散文集分别是
史铁生的代表作小说有:《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散文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记忆与印象》等。
散文有:《记忆与印象》、《病隙碎笔》、《我与地坛》。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人物经历
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叁』 史铁生代表作品有那些散文集有哪些
他的代表作是<我与地坛 >《好运设计》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务虚笔记》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广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
《往事:史铁生作品集》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插队的故事》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合欢树》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宿命的写作》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史铁生散文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杂文》 华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我的丁一之旅》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关于一部以电影为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活着的事》 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以前的事》 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写作的事》史铁生 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史铁生自选集》 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务虚笔记: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史铁生散文/插图珍藏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信与问:史铁生书信序文集》 花城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2008年1月出版)
《我与地坛》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命若琴弦》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原罪·宿命》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病隙碎笔》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史铁生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扶轮问路》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妄想电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拓展资料:
人物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肆』 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什么
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如下:
《我与地坛》《好运设计》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务虚笔记》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广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
《往事:史铁生作品集》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插队的故事》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合欢树》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宿命的写作》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史铁生散文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杂文》 华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我的丁一之旅》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关于一部以电影为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活着的事》 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以前的事》 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写作的事》史铁生 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史铁生自选集》 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务虚笔记: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史铁生散文/插图珍藏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信与问:史铁生书信序文集》 花城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2008年1月出版)
《我与地坛》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命若琴弦》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原罪·宿命》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病隙碎笔》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史铁生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扶轮问路》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妄想电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供参考。
『伍』 史铁生的代表作有散文什么、小说什么等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著名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老屋小记》《奶奶的星星》《来到人间》《合欢树》《病隙碎笔》《毒药》《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午餐半小时》《我的丁一之旅》《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猜法》
『陆』 史铁生的作品有哪些
1、《我二十一岁那年》是2010年8月1日由21世纪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史铁生。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二十岁那年的厄运突降,陷入忧郁的同时也开始了深刻的人生思索。
『柒』 史铁生代表小说和散文
史铁生代表小说有《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散文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记忆与印象》等。
一、小说:
1、《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2、《我的丁一之旅》是继《务虚笔记》推出十年后,史铁生的最新长篇现代爱情小说。
《我的丁一之旅》的文字依然充满史铁生的标记,古典、诗意、灵动,在看似散漫实则缜密的结构里,精心构筑了一个睿智空慧的哲思世界。
3、《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个风趣的放牛倌的故事。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小说感情深厚,娓娓叙来,令人回味无穷。
二、散文:
1、《我与地坛》为史铁生的散文集。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2、《病隙碎笔》是2008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随笔集,作者是史铁生。该书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
3、《记忆与印象》是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所著的散文集。其主旨深刻、文字优美,以饱含深情的细腻笔触讲述了故乡、故人、故事。书中写童年伙伴、青年际遇,写故乡变迁、隐秘家史,写了邻居小姑娘姗姗、写了B老师、传奇的梅娘。
『捌』 史铁生的著作共有哪些
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曾自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8)史铁生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扩展阅读
史铁生写作事迹
写作经历,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
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
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玖』 史铁生作品有哪些
史铁生作品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
2019年9月23日,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人物评价
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史铁生完成了许多身体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对于人的命运和现实生活的冲突,没有停留在表面进行思考,而是去拷问存在的意义。
『拾』 史铁生的代表作有小说
史铁生的主要作品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病隙碎笔》该书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