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短篇小说播讲
㈠ 路遥有哪些中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
月夜静悄悄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夏
姐姐
风雪腊梅
青松与小红花
匆匆过客
痛苦
[杂文集]
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小说选自序
关于《人生》的对话
土地的寻觅
作家的劳动
柳青的遗产
无声的汹涌
生活咏叹调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人生》法文版序
这束淡弱的折光
艺术批评的根基
㈡ 路遥作品有哪些 路遥有哪些作品
1、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惊心动魄的一幕》。
2、短篇小说:《月夜静悄悄》、《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夏》、《姐姐》、《风雪腊梅》、《青松与小红花》、《匆匆过客》、《痛苦》。
3、杂文集:《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小说选自序》 、《土地的寻觅》 、《作家的劳动》 、《柳青的遗产》、《无声的汹涌》、 《生活咏叹调》、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人生》法文版序 、《这束淡弱的折光》。
㈢ 路遥的作品
路遥的全部作品集
1. 《人生》
2. 《平凡的世界》
3.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4. 《在困难的日子里》
5. 《你怎么也想不到》
6. 《惊心动魄的一幕》
7. 《战国佣兵传》
8. 《早晨从中午开始》
9.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10. 《摇曳的恋情》
11.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12. 《夏》
13. 《痛苦》
14. 《我与广播电视》
15.答 《延河》 编辑部门
16. 《小镇上》
17. 《医院里》
18.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19.关于电影 《人生》 的改编
20. 《月夜静悄悄》
21. 《杏树下》
22. 《风雪腊梅》
23.关于 《人生》 和阎纲的通信
24.关于 《人生》 的对话
25.《匆匆过客》
26. 《人生》法文版序
27. 《路遥小说选》自序
28.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29. 《青松与小红花》
30. 《卖猪》
31. 《路遥散文随笔》
32. 《姐姐》
33. 《路遥短篇小说集》
34. 《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
35. 《龙与悦》
36. 《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
37. 《爱の结末》
㈣ 路遥的小说有哪些
路遥的全部作品集
1.《人生》[3]
《平凡的世界》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在困难的日子里》
《你怎么也想不到》
《惊心动魄的一幕》
《早晨从中午开始》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摇曳的恋情》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夏》
《痛苦》
《我与广播
电视
》
答 《延河》 编辑部门
《小镇上》
《医院里》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关于电影 《人生》 的改编
《月夜静悄悄》
《杏树下》
《风雪腊梅》
关于 《人生》 和阎纲的通信
关于 《人生》 的对话
《匆匆过客》
《人生》法文版序
《路遥小说选》自序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青松与小红花》
《卖猪》
《路遥散文随笔[4]》
《姐姐》
《路遥短篇小说集》
《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
《龙与悦》
《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
㈤ 求路遥作品的主要内容简介。。。
路遥的全部作品集 《路遥精选集》1. 《人生》 2. 《平凡的世界》 3.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4. 《在困难的日子里》 5. 《你怎么也想不到》 6. 《惊心动魄的一幕》 7. 《战国佣兵传》 8. 《早晨从中午开始》 9.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10. 《摇曳的恋情》 11.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12. 《夏》 13. 《痛苦》 14. 《我与广播电视》 15.答 《延河》 编辑部门 16. 《小镇上》 17. 《医院里》 18.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19.关于电影 《人生》 的改编 20. 《月夜静悄悄》 21. 《杏树下》 22. 《风雪腊梅》 23.关于 《人生》 和阎纲的通信 24.关于 《人生》 的对话 25.《匆匆过客》 26. 《人生》法文版序 27. 《路遥小说选》自序 28.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29. 《青松与小红花》 30. 《卖猪》 31. 《路遥散文随笔》 32. 《姐姐》 33. 《路遥短篇小说集》 34. 《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 35. 《龙与悦》 36. 《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 37. 《爱の结末》 路遥作品一览[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惊心动魄的一幕》[短篇小说] 《月夜静悄悄》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夏》 《姐姐》 《风雪腊梅》 《青松与小红花》 《匆匆过客》 《痛苦》[杂文集] 《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小说选自序》 关于《人生》的对话 《土地的寻觅》 《作家的劳动》 《柳青的遗产》 《无声的汹涌》 《生活咏叹调》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人生》法文版序 《这束淡弱的折光》基本资料 姓名:路遥 国家:中国 出生日期:1988.09.10 身高:1.96米 体重:85公斤 项目:篮球 位置:前锋 球队:辽宁盼盼队 特点:弹跳好,比赛中能扣篮,中远投较好。
㈥ 路遥的全部作品
1、诗歌《车过南京桥》1970年发表于延川县文化馆主办的油印小报《革命文化》
2、歌剧《蟠龙坝》1970年与陶正合作,未刊
3、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11971年8月13日发表于《延安通讯》,后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
4、诗歌《塞上柳》1971年9月28日发表于《延安通讯》,后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
5、诗歌《灯》与曹谷溪合作,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
6、诗歌《当年“八路”延安来》与曹谷溪合作,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
7、诗歌《走进刘家峡》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
8、诗歌《电焊工》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
9、歌剧《第九支队》与闻频合作,1972年8月20日作,国庆节在延川县演出,1972年发表于《山花》文艺小报
10、诗歌《歌儿伴着车轮飞》《陕西文艺》1973年11月(总第3期)
11、短篇小说《优胜红旗》《陕西文艺》1973年3月创刊号(总第1期)
12、诗歌《红卫兵之歌》与金谷合作,《陕西文艺》1974第4期
13、散文《老汉一辈子爱唱歌》陕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诗集《延安山花》增订版
14、散文《银花灿灿》《陕西文艺》1974年第5期
15、散文《灯光闪闪》《陕西文艺》1975年第1期
16、散文《不冻的土地》《陕西文艺》1975年第5期
17、散文《吴堡行》与李知、董墨合作,《陕西文艺》1976年第1期
18、短篇小说《父子俩》《陕西文艺》1976年第2期
19、散文《难忘的24小时——追记周总理1973年在延安》与谷溪合作,《陕西文艺》1977年第1期
20、短篇小说《不会作诗的人》《延河》1978年第1期
21、短篇小说《在新生活面前》《甘肃文艺》1979年第1期
22、短篇小说《夏》《延河》1979年第10期
23、诗歌《今日毛乌素》1979年5月23日发表于《山花》
24、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当代》1980年第3期》
25、短篇小说《匆匆过客》《山花》1980年第4期《革命文化》
26、短篇小说《青松与小红花》《雨花》1980年第7期
27、短篇小说《卖猪》《鸭绿江》1980年第9期
28、特写《病危中的柳青》《延河》1980年第6期
29、短篇小说《姐姐》《延河》1981年第1期
30、短篇小说《月下》《上海文学》1981年第6期
31、短篇小说《风雪腊梅》《鸭绿江》1981年第9期
32、中篇小说《人生》《收获》1982年第6期;单行本,中国青年出版
社1982年11月出版
33、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当代》1982年第5期
34、中篇小说《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小说界》1983年中篇专辑
35、中短篇小说集《当代纪事》重庆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
36、中篇小说《你怎么也想不到》《文学家》1984年第1期
37、中篇小说《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钟山》1984年第5期
38、短篇小说《生活咏叹调》《长安》1984年第7期电影文学剧本《人生》1984年由吴天明导演、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
39、中篇小说《人生》《收获》1982年第6期;单行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40、短篇小说《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1985年3月31日《西安晚报》
41、中短篇小说集《路遥小说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
42、中短篇小说集《姐姐的爱情》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
43、创作随笔《注重感情的积累》1985年12月19日《文学报》
44、第一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花城》1986年第6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12月出版
45、第二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4月出版
40、第三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黄河》1988年第3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0月出版
46、散文《杜鹏程:燃烧的烈火》《延河》1992年第1期
47、散文《少年之梦》《少年月刊》1992年第2期
㈦ 路遥《平凡的世界》 主要讲了什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故事梗概
第一部
于1982年-1986年间写成,叙述时间是从1975年初至1978年初。
村民孙玉厚的二儿子孙少平就读于县城里的原西中学。他爱读书,气质不凡,与干部家庭的田晓霞相交。他哥哥孙少安因为家里贫穷,小学毕业之后不得不回村务农,后来任生产队长。孙玉厚大女儿孙兰花的丈夫王满银,不事农业游手好闲,在全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期间经常遭到嘲笑和批判。
村支部书记田福堂的女儿田润叶,比少安小一岁,与之青梅竹马。润叶读完中学后在县城当教师,住在任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二爸(二叔)田福军家里。她资助和照顾孙少平的生活,并通过他对少安传达暗恋之情。
原来与少平相恋的女同学郝红梅,因为顾虑少平的家庭条件和自己的地主出身而移情于干部家庭的班长顾养民,之后郝红梅因在一家中进行偷窃被店主抓住,却被孙少平救助,而这件事情被店主透露出去,顾养民和郝红梅两人关系恶化。
孙少平的同学、田福军的女儿(润叶的堂妹)田晓霞和少平成为朋友,鼓励他读书和思考政治问题。田福军的岳父希望润叶嫁给同事李登云的儿子——县贸易经理部的汽车司机李向前。润叶将此当面告知少安,希望他回报自己的感情。
少安认为两人家庭、社会背景差距太大,又不忍心直接拒绝润叶,拖延不肯表态。润叶的父亲田福堂察觉两人关系,以少安擅自给村民增加分配猪饲料地为借口,举报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以施加压力。
由于孙家家境困难,孙玉厚在不知儿子与润叶关系的情况下,打听到自己的弟媳有一个适婚的远房侄女贺秀莲不要求彩礼,派少安去相亲。少安决定放弃润叶,与秀莲结婚。润叶痛苦失望之余,迫于家庭压力和二叔的政治需要,嫁给了李向前。虽然李向前很爱润叶,但婚后润叶对他极为冷淡,而且拒绝与他同房。
1977年初,少平高中毕业,和同学、田福堂的儿子田润生一同回村当初中教师。少安为改变乡村贫穷的面貌,秘密组织村民建立类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机构,被上级领导制止。但第一部结尾,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1978年,暂时赋闲回村探亲的田福军告诉少安:农村很快会有大变化。
第二部
于1982年-1987年间写成,叙述时间是从1979年初至1981年。
省委书记乔伯年起用田福军为地区行政公署专员。双水村正式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孙少安成为全村的实际领导人。习惯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田福堂感到很失落。少安为了增加收入,贷款买了一头骡子去县城的工地运砖。
回村后用赚的钱开办了一口烧砖窑,成为双水村首要人物。他的妻子秀莲不满少安对父亲和弟妹的经济支持,要求少安把收入用来建属于夫妻自己的窑洞,并与父亲分家。少安修了新窑洞,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分了家。
砖厂规模继续扩大,少安被作为双水村的致富典型,评为“首富”。兰花的丈夫王满银外出倒买倒卖,并把情妇公开带回家。兰花愤怒之下服下满银卖剩下的老鼠药企图自杀,结果王满银承认药是假的,没有毒性。
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孙少平不满意农村的封闭生活,去本地首府黄原城揽工。雇主之一的曹书记欣赏少平,以请他为女儿菊英补习功课为名,有意收他为女婿。少平与在黄原城里读大学的田晓霞相逢,引起后者对他朦胧的感情。
然而少平还是觉得与民工们的生活缺少意义。而少平的初恋情人郝红梅与顾养民最终没有能走到一起,她嫁给了村里一个教师。丈夫在儿子出生后不久在窑洞事故中丧生。她靠小生意维生,在一次庙会上遇见了田润生。润生对她由同情生爱,不顾父亲反对与之结婚。
润叶的丈夫李向前因为婚姻不幸福开始酗酒,导致出车祸双腿截肢。润叶改变了态度,决心做一个好妻子,终生照顾他。田晓霞大学毕业,去省报当记者。临走前向少平示爱,并相约二年一见。通过曹书记的关系,少平报名去铜城煤矿当矿工,同时他的妹妹兰香考入北方工业大学天体物理专业。
第三部
于1982年-1988年间写成,叙述时间是从1981年后期至1985年春天。
改革开放在农村全面展开。双水村的村民们逐渐开始发展经商养殖。少平很满意在煤矿的工作,把工资多余的部分寄给父亲,希望有一天能为父亲建新窑洞。晓霞来煤矿看望他,俩人都期待两年之约。
后来煤矿发生事故,少平的师傅王世才为保护另一个矿工死亡。少平担当起照顾王师傅的妻子惠英、儿子明明的责任。少平工作出色,升任班长。他去省城看望兰香,但晓霞出差没见着。兰香提起田晓霞对自己的关怀。兰香与大学同学,省常务副书记吴斌的儿子吴仲平相恋。
1982年夏天,省城降暴雨导致洪水。田晓霞在危险区域采访的时候,为救一个女孩溺水死亡。少平在报纸上读到噩耗,非常悲痛,一人去赴与晓霞的两年之约。回到煤矿后被提拔为矿工班长。因为管理有方,他的班成为生产率最高的一个。
孙少安的砖窑因为雇用了一个骗子指导技术而失败破产,情绪低落一段时间后他决定借贷重开砖厂。砖厂成功后,少安为父亲修了新窑洞,并进一步承包了石圪节砖瓦厂。少安出资重建村里的小学,落成典礼上妻子秀莲却吐血昏倒,被诊断为晚期肺癌。
润叶和丈夫李向前生了一个儿子,向前开始学习修鞋,希望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在外流浪的王满银幡然悔改,回村和妻子兰花共同生活。少平在井下出事故受伤。他的好朋友金波的妹妹金秀一直暗恋少平,赶来医院和兰香一起护理他。
出院时金秀对少平示爱,但少平只把金秀当妹妹。全书结尾于孙少平回到煤矿。
(7)路遥短篇小说播讲扩展阅读:
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110万字长篇小说,以陕西北部(虚构的地名——黄原地区原西县)为故事背景,分一、二、三部。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于198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8年,当第三部还在创作之中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这部小说,由李野墨演播,引起听众强烈反响。
这部小说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 和“陕北史诗”。
获奖记录
2018年9月27日,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在青岛揭晓。《白鹿原》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病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2岁。
㈧ 路遥的书 匆匆过客是讲什么的
初看这个题目,“匆匆”脑海里匆匆闪过很多稍纵一逝的画面,是什么带给我们“匆匆”一过的画面,是我们短暂的人生旅途,是我们忙碌的身影。
这篇我那张因为车票而争执,只因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作业在文章里详细地描写了自己心里强烈的斗争,以及对别人外表而产生的主观意识,其实人总是那么不屈于表面,以前说过用复杂来说绝不为过,美丽的外表下谁知道2会不会有一颗狠毒的心,善良的伪装下会不会有一双魔爪,还是看似恶人的表面下有一颗火热善良的心,仅仅从这些眼看的表面是无法正确判断的。人之所以复杂,只是因为人都有七情六欲,思想活动之复杂难以捉摸,所以我们应该有一双睿智的眼可以看透表面的薄纱,去发现属于人本性的素质。作者刚开始误断别人,也同时运用阿Q精神去为自己辩解,可是作者内心仍然有火一般的善心,将自己的车票给了带着孩子的女人。
渐渐发现自己的心有点麻木了,对平时看似可怜的人、事,心里却怎么也激不起感触,甚至连最起码的感觉也没了,这不知是成长带给我,还是自己本身向不好的趋势发展,很难说准!
匆忙的脚步不再为身边的美景而停留,太多当时熟悉的面孔渐渐模糊在视野中,淡忘在回忆中。人生匆匆,谁也无法阻挡我们成长的脚步,还记得每次毕业的时候,心里总是无名的感伤,以后也许再也不会见面了,虽然嘴里总说会再见的,可是事实呢?太多的人当时一别就成了一辈子的诀别,在我的文字里,向所有以前人生中的旅客真诚地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快乐。
旅途中的朋友可是真可以用“匆匆过客”来说,车上的开怀大笑,下车就分离天南海北,不免让人心有感伤,可是人生就是这样,说它无情呢,也许正因为有了离别,才会有思念,有牵挂,有更多的祝福。平时总会遇到太多需要帮助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是只要,必要的时候你拉别人一把,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想呢?也许明天就再不能相见,也许一辈子也不能相见,还是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送给别人,让微笑为别人留下美好印象,让帮助别人的记忆留下痕迹。
有的人走了,是永远的走了,不再奢求相见,不再奢求什么,将美好的祝福送给我们,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路里保重。珍惜,正因为脚步太过于匆忙,我们就更应该珍惜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也许明天我们不再美好,也许……
宝贝,我们一起手牵手,别此懂得珍惜彼此,理解彼此,用行动来诠释珍惜这个词,加油,我爱的人。
㈨ 作家路遥的简介及其主要代表作
路遥简介: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陕西清涧人。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1986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92年积劳成疾,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
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所以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去陕北故乡的“毛乌素沙漠”,他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
主要作品:
1、《平凡的世界》
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2、《在困难的日子里》
简介:
小说描写的是六十年代农村贫困子弟马建强在城市求学时与饥饿作斗争的故事。在困难的日子里,主人公不仅遭受着生理上的饥饿,也遭受着来自人格尊严煎熬。《在困难的日子里》以"我"马建强为主人公。
在失去母亲、连饭都吃不上的困境中,"我"在李老师和同学吴亚玲等人的帮助下,战胜了饥饿、完成了学业,而且表现出正直无私、坚毅不屈、自尊自爱、乐于助人的美德。在那样一种困难的时刻,在那样一个年轻人身上,焕发出一种人性的光芒。
3、《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简介: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是路遥较早的作品,作者以传统价值观念及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单线索,重故事,情节上又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因素--这个我们可以从他两部代表作的结尾上看出来。
他用朴实厚重的文字雕筑起来的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却长久地印在了热爱他、热爱他文字的读者心中。在这个适合悲悼缅怀的季节里,让我们再次贴近路遥,贴近一份沉重,一份忧伤,贴近一个冷峻严肃的世界。
路遥以他一贯的笔法,写尽了黄土高原的苍莽与悲凉,写尽了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的苦难与向往。可以说,苦难与路遥形影相随。苦难,毁灭了路遥,也造就了路遥。路遥短暂的写作历程就是一场苦难的行军。
4、《惊心动魄的一幕》
简介:
《惊心动魄的一幕》,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路遥中篇小说。文章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年发表,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惊心动魄的一幕》描写了文化大革命中期,某县一个造反派组织斗县委书记的故事。作品揭露了其组织的大小头目们的凶恶,残暴,野蛮,毒辣,讴歌了另一派组织保护县委书记的正义行动。
5、《早晨从中午开始》
简介: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一篇路遥去世前躺在医院病床上写的《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50个小节5万多字,凝聚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作家生命中最后的心血。路遥在文中记录了他写作《平凡的世界》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和感情经历。
从萌发写《平凡的世界》的念头到1988年5月25日写完,十年磨一剑,路遥用他十年的青春和生命换来《平凡的世界》的美丽绽放,用他十年的苦难(精神和身体备受折磨)雕琢了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路遥拿《早晨从中午开始》来祭奠那十年的苦难岁月。
㈩ 路遥作品
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惊心动魄的一幕》
短篇小说
《月夜静悄悄》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夏》 《姐姐》 《风雪腊梅》 《青松与小红花》 《匆匆过客》 《痛苦》
杂文集
《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小说选自序》 关于《人生》的对话 《土地的寻觅》 《作家的劳动》 《柳青的遗产》 《无声的汹涌》 《生活咏叹调》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人生》法文版序 《这束淡弱的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