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佬的另一个岛短篇小说
① 金银岛的作者简介、故事简介、中心、道理。要不少于20字,不多于50字
1.作者《金银岛》是著名的文学作家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的作品。
2.内容 故事的主人翁吉姆,是一个十岁大的小男孩,吉姆的父母在黑山海湾旁经营一家旅馆名为「本鲍上将」。有一天,旅馆来了一位脸上带着刀疤、身材高大结实、非常引人注目的客人,原来他就是比尔船长。 充满冒险乐趣、惊心动魄、精彩生动的金银岛,绝对让你有高潮迭起、意想不到的深刻体验!
3.中心 惊险刺激的冒险
4.道理(之一)从书中我们可以感受的金钱的诱惑之大。金钱竟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金钱腐蚀了世界,金钱腐蚀了一切。当金钱本身是无辜的,只是心理变质的人望想拥有它、利用它甚至是控制它。
② 请推荐一些适合初高中同学暑期读的书,最好有简要的介绍
外国文学名著
摩河婆罗多(选) 【印度】 毗耶娑 (孙用译,人文,62年)
罗摩衍那(选) 【印度】 蚁蛙 (孙用译,人文,62年)
沙恭达罗 【印度】 边梨陀娑 (季羡林译,人文,59年)
诗选 【印度】 泰戈尔 (石素真译,泰戈尔作品集第一卷,人文,61年)
源氏物语 【日本】 紫式部 (丰子恺译,人文)
我是猫 【日本】 夏目漱石 (尤其译,人文,58年)
破戒 【日本】 岛崎藤村 (陈德文、胡毓文译,人文,)
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 (纳训译,人文,78年)
蔷薇园 【波斯】 萨迪 (水建馥译,人文,79年)
普希金诗选 【俄国】 普希金 (戈宝权等译)
叶甫盖尼·奥涅金 【俄国】 普希金
小说戏剧选 【俄国】 果戈里 (满涛译,人文,79年)
死魂灵 【俄国】 果戈里 (鲁迅译,人文,78年)
莱蒙托夫诗选 【俄国】 莱蒙托夫 (余振译,上海译文,80年)
当代英雄 【俄国】 莱蒙托夫 (草婴译,上海译文,79年)
往事与随想 【俄国】 赫尔岑 (巴金译,上海译文,79年)
奥勃洛摩夫 【俄国】 冈察洛夫 (齐蜀夫译,上海译文,79年)
猎人笔记 【俄国】 屠格涅夫 (丰子恺译,人文,79年)
前夜父与子 【俄国】 屠格涅夫 (丽尼、巴金译,人文,79年)
罪与罚 【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 (岳麟译,上海译文,79年)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俄国】 涅克拉索夫 (飞白译,上海译文,79年)
戈罗夫辽夫老爷们 【俄国】 谢德林 (林秀译,人文)
怎么办? 【俄国】 车尔尼雪夫斯基 (蒋路译,人文,62年)
戏剧三种(大雷雨、肥缺、狼与羊) 【俄国】 奥斯特洛夫斯基
战争与和平 【俄国】 托尔斯泰 (董秋斯译,人文,78年)
安娜·卡列尼娜 【俄国】 托尔斯泰 (周扬、谢素台译,人文,78年)
复活 【俄国】 托尔斯泰 (汝龙译,人文,79年)
契诃夫小说选 【俄国】 契诃夫 (汝龙译,人文,60年)
戏剧五种(伊凡诺夫、 海鸥、万尼亚舅舅、 三姊妹、樱桃园) 【俄国】 契诃夫 (见契诃夫戏剧集,曹靖华等译,人文,60年)
高尔基短篇小说选 【苏联】 高尔基 (巴金等译,人文,80年)
戏剧三种(小市民、在底层、仇敌) 【苏联】 高尔基 (陆风等译,人文)
母亲 【苏联】 高尔基 (夏衍译,人文, 58年)
童年 【苏联】 高尔基 (刘辽逸译,人文,78年)
在人间 【苏联】 高尔基 (适夷译,人文,79年)
我的大学 【苏联】 高尔基 (陆风译,人文,63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梅益译,人文,80年)
苦难的历程(三部曲) 【苏联】 阿·托尔斯泰 (朱雯译,人文,79年)
毁灭 【苏联】 法捷耶夫 (磊然译,人文,78年)
青年近卫军 【苏联】 法捷耶夫 (水夫译,人文,74年)
被开垦的处女地 【苏联】 肖洛霍夫 (草婴译,作家,61、62年)
静静的顿河 【苏联】 肖洛霍夫 (金人译,人文,57年)
塔社施先生 【波兰】 密茨凯维支 (孙用译,人文,58年)
十字军骑士 【波兰】 显克微支 (陈冠商译,上海译文,78年)
裴多菲诗选 【匈牙利】 裴多菲 (孙用译,人文,59年)
轭下 【保加利亚】 伐佐夫 (施蛰存译,作家,54年)
伊利昂纪 【希腊】 荷马 (杨宪益译,上海译文)
奥德修纪 【希腊】 荷马 (杨宪益译,上海译文,79年)
伊索寓言 【希腊】 伊索 (周启明译,人文,55年)
悲剧两种(普罗米修斯、 阿伽门依) 【希腊】 埃斯库罗斯 罗念生译 (人文,79年)
悲剧两种(俄狄浦斯王、 安提戈涅) 【希腊】 索福克勒斯 罗念生译 (人文,79年)
悲剧两种(美狄亚、 特洛亚妇女) 【希腊】 欧里庇得斯 罗念生译 (人文,79年)
喜剧三种(和平、鸟、 阿卡条人) 【希腊】 阿里斯托芬 (人文,79年)
变形记 【罗马】 奥维德 (杨周翰译,人文,58年)
神曲 【意大利】 但丁 (王克维译,人文,80年)
喜剧两种(旧脑筋、女店主) 【意大利】 哥尔多尼
巨人传 【法国】 拉伯雷 (鲍文蔚译,人文,56年)
悲剧两种(熙德、贺拉斯) 【法国】 高乃依 (上海译文)
喜剧六种(夫人学堂、伪君子、逼婚、守财奴。贵人迷、斯卡班的诡计) 【法国】 莫里哀 (李健吾译,上海译文,79年)
戏剧两种(菲德尔、阿达里) 【法国】 拉辛 (上海译文)
吉尔·布拉斯 【法国】 勒萨日 (杨绛译,人文,79年)
伏尔泰小说选 【法国】 伏尔泰 (傅雷译,人文,80年)
火线 【法国】巴比塞
喜剧两种(费加罗的婚姻、赛维尔的理发师) 【法国】 博马舍 (吴达元译,人文,62年)
红与黑 【法国】 司汤达 (罗玉君译,上海译文,79年)
巴玛修道院 【法国】 司汤达 (郝运译,上海译文,79年)
欧也妮·葛朗台 【法国】 巴尔扎克 (傅雷译,人文,80年)
高老头 【法国】 巴尔扎克 (傅雷译,人文,80年)
幻灭 【法国】 巴尔扎克 (傅雷译,人文,78年)
农民 【法国】 巴尔扎克 (陈占元译,上海译文,80年)
雨果诗选 【法国】 (闻家驷译,作家,54年)
悲惨世界 【法国】 雨果 (李丹译,人文,78年)
九三年 【法国】 雨果 (郑永慧译,人文,57年)
小说选 【法国】梅里美 (郑永慧译,人文,80年)
包利法夫人 【法国】 福楼拜 (李健吾译,人文, 79年)
萌芽 【法国】 左拉 (人文)
金钱 【法国】 左拉 (金满城译,人文,80年)
企鹅岛 【法国】 法朗土 (郝运译,上诲译文)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法国】 莫泊桑 (郝运、赵少侯译,人文,80年)
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国】 罗曼·罗兰 (傅雷译,人文,、80年)
阿拉贡诗文钞 【法国】 阿拉贡 (罗大冈译,作家,56年)
恶心 【法国】 萨特
堂吉诃德 【西班牙】 塞万提斯 (杨绎译,人文,80年)
羊泉村 【西班牙】 洛贝·台·维加 (朱葆光译,人文,62年)
戏剧二种(弥尔·封·巴思赫姆,艾米里亚·加洛蒂) 【德国】 莱辛 (上海译文)
少年维特之烦恼 【德国】 歌德 (郭沫若译,人文,55年)
浮士德 【德国】 歌德 (郭沫若译,人文,55年)
强盗 【德国】 席勒 (杨文震、李长之译,人文,56年)
阴谋与爱情 【德国】 席勒 (廖辅叔译,人文,78年)
威廉·道尔 【德国】 席勒 (钱春绮译,人文,78年)
诗选 【德国】 海涅 (冯至译,人文,59年)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德国】 海涅 (冯至译,人文,78年)
臣仆 【德国】 亨利希·曼 (傅惟慈译,上诲译文,79年)
布登勃洛克一家 【德国】 托马斯·曼 (傅惟慈译,人文,62年)
第七个十字架 【德国】 安娜·西格斯 (常风等译,人文,56年)
戏剧三种(伽里略传、高加索灰阑记、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 【德国】 布莱希特 (潘子立、孙凤城、张黎译,人文,80年)
伯尔中短篇小说选 【德国】 伯尔 (潘子立等译,外国文学,80年)
戏剧三种(贫穷的康拉特、马门教授、 女村长安娜) 【德国】 沃尔夫 (赵润等译,人文,59年)
希腊神话和传说 【德国】 斯威布 (楚图南译,人文,77年)
小说选 【奥地利】 茨威格 (张玉书等译,人文,)
绿衣亨利 【瑞士】 凯勒 (田德望译,人文,80年)
安徒生童话选 【丹麦】 安徒生 (叶君健译,人文,79年)
戏剧二种(朱丽叶、父亲) 【瑞典】 斯特林堡 (高于英等译,人文)
戏剧四种(社会之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挪威】 易卜生 (潘家沟译,人文,62年)
坎特伯雷故事集 【英国】 乔叟 (方重译,上海新文艺,57年)
喜剧五种(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风流妇女闹温塞、无事生非、风暴) 【英国】 莎士比亚 (见莎士比亚全集,人文,78年)
悲剧五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 【英国】 莎士比亚 (见莎士比亚全集,人文,78年)
鲁滨逊飘流记 【英国】 笛福 (方原译,人文,59年)
格列佛游记 【英国】 斯威夫特 (张健译,人文,79年)
汤姆·琼斯 【英国】 菲尔丁 (李从弼译,人文,81年)
彭斯诗选 【英国】 彭斯 (袁可嘉译,上海文艺,59年)
艾凡赫 【英国】 司各特 (刘尊棋、章益译,人文,78年)
唐璜 【英国】 拜伦 (查良铮译,人文)
雪莱诗选 【英国】 雪莱 (袁可嘉译,人文)
玛丽·巴顿 【英国】 盖斯凯尔 (荀杖、余贵棠译,上海译文,78年)
名利场 【英国】 萨克雷 (杨必译,人文,59年)
大卫·考坡菲 【英国】 狄更斯 (董秋斯译,人文,78年)
荒凉山庄 【英国】 狄更斯 (黄邦杰、张自谋、陈少衡译,上海译文,79年)
呼啸山庄 【英国】 爱·勃朗蒂
简·爱 【英国】 夏·勃朗蒂 (祝庆英译,上海译文,80年)
德伯家的笞丝 【英国】 哈代 (张谷若译,上海译文,57年)
戏剧三种(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英国佬的另一个岛) 【英国】 肖伯纳 (潘家洵、朱光潜、林浩庆译,人文,63年)
问题的核心 【英国】 格雷汉·格林 (傅惟慈译,人文)
草叶集 【美国】 惠特曼 (楚图南译,人文,78年)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美国】 马克·吐温 (张万里译,上海译文,79年)
美国的悲剧 【美国】 德莱赛 (许汝祉译,上海新文艺)
马丁·伊登 【美国】 杰克·伦敦 (吴劳译,上海新文艺,56年)
永别了,武器 【美国】 海明威 (林疑今译,上海译文,80年)
忿怒的葡萄 【美国】斯坦贝克 (胡仲持译,人文,59年)
中国文学名著
古诗源 沈德潜选 (中华,63年)
诗经选 余冠英注释 (人文,78年)
楚辞集注 朱熹注 (上海古籍,79年)
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 (人文,58年)
先秦散文选注 罗根编 戚仁法注 (人文,58年)
古文观止 吴楚材,吴调侯选 (中华,59年)
昭明文选 萧统选 (中华,77年)
史记选 王伯祥选注 (人文,57年)
三曹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文,78年)
陶渊明集 逯钦立校注 (中华,79年)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文,78年)
汉魏六朝赋选 瞿锐国选注 (上海古籍,79年)
六朝文繁笺注 许健评选 (中华,62年)
唐诗三百首 衡塘退土编 (中华, 59年)
唐诗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 (人文, 78年)
李太白全集 王琦注 (中华,77年)
杜甫诗选 冯至 编选 (人文, 62年)
王维诗选 陈贻锨选注 (人文,59年)
陆游诗选 游国恩、李改之选注 (人文,59年)
苏东坡诗词选 陈迩冬选注 (人文,79年)
辛稼轩词编年笔注 邓广铭笺注 (上海古籍,78年)
宋诗选注 钱钟书选注 (人文,79年)
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上海古籍,78年)
元曲选 藏晋叔选 (中华,58年)
话本选 吴晓铃等选注 (人文,59年)
关汉卿戏曲选 吴晓铃等编校 (戏剧,58年)
西厢记 王实甫 (上海古籍,78年)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人文, 73年)
水浒传 施耐庵、罗贯中 (上海,75年)
西游记 吴承恩 (人文,79年)
琵琶记 高则诚 (中华,58年)
牡丹亭 汤显祖 (人文,78年)
古今小说 冯梦龙编 (人文,58年)
警世通言 冯梦龙编 (人文,80年)
醒世恒言 冯梦龙编 (人文, 79年)
儒林外史 吴敬梓 (人文, 78年)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上海古籍,78年)
红楼梦 曹雪芹 (人文,78年)
桃花扇 孔尚仁 (人文,59年)
长生殿 洪升 (人文,58年)
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鲁迅全集卷10)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79年)
词综 朱彝尊、汪森编 (上海古籍,78年)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编选
《一颗简单的心》
[法] 福楼拜
--------------------------------------------------------------------------------
《一颗简单的心》(1877)是福楼拜的重要作品之一。 1875年至 1876年,他和乔治桑发生文学论争。乔治桑指责他过于客观,缺乏感情,而他认为“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一颗简单的心》就是这次论争的产物。在这篇小说中,福楼拜实际上部分接受了乔治桑的见解。他通过一系列看来平凡琐碎,实际上却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写出了主人公的劳动者品质。这种似乎不带感情的白描,包含着作者给予赞美的真实感情。作者的剪裁不露痕迹,小说好象在罗列一些日常生活的细节。其实,作者的描写都围绕着刻划人物的精神境界,这就不但不使人感到拖沓冗长,反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说还着意于时代和环境对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的影响。在福楼拜看来,从复辟王朝到第二帝国的几十年,只是替换了统治者,生活没有产生什么变化,主人公平凡而简单的头脑、性格,完全是单调、平谈、庸俗的环境的产物。这就深化了作品的揭露意义,同时写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高尔基对这篇作品描写人物的高度造诣曾备加赞赏,他说:“很难明白,为什么一些我所熟悉的简单的话,被别人放到描写一个厨娘的‘没有趣味’的一生的小说里去以后,就这样使我激动?在这里隐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术。”他向青年作家推荐读这篇作品。小说对主人公俯首听命、笃信宗教的描写使通篇显得“非常忧郁”(作者语),这是福楼拜的悲观主义在创作上的反映。
《项链》
[法] 莫泊桑
--------------------------------------------------------------------------------
《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绳子的故事》显示了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风俗画家的卓越才能:
《项链》刻画了一个醉心奢华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辛辣地讽刺了小瓷产阶级的虚荣心。
《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一对小资产阶级夫妇对至亲兄弟的态度变化。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
《绳子的故事》描述一个诚实的乡下人因受诬陷不能取信于世人以致郁闷而死的不幸逍遇,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只相信尔虞我诈的变态心理。
第四篇《米龙老爹》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的民间游击英雄的形象,歌颂了法国人民在普法战争中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篇作品在艺术构思和处理上各有特点。《项链》前半,采用矛盾的“层递”法:女主人公经过一次次奋斗,买到裙衣,借得项链,出了风头。高潮时失地一转,引出她为赔偿丢失的项链而多年悲苦。到发现项链是赝制品时又嘎然收尾,使读者追悔其过去,更揣想其未来。自始至终,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的叔叔于勒》先多方渲染“我”家对于勒的重视和盼望,千呼万唤不见其人,引起读者的悬念。于勒的意外出现造成故事的急剧转折,使人情世态真相毕露。情节大起大落,对照鲜明,效果强烈。《绳子的故事》充分发挥了反衬的作用。事实越证明主人公受诬陷,世人越不相信他清白,也就越显出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荒唐和丑恶。《米龙老爹》从生者的回忆转入正题,先提出普军官兵屡遭夜袭的奇案,后回叙米龙老爹的英雄事迹。回叙又先由米龙老爹自述,再以第三人称描述,把一个简短的故事写得回环多姿。
③ 20世纪英国文学有哪些作品
20世纪文学
20世纪文学的第一个成就是戏剧创作上的突破。首先是爱尔兰人萧来到伦敦,用泼辣的剧评为易卜生所代表的欧洲现实主义新戏剧打开局面,接著又在自己的创作里巧妙地把它同阿里斯托芬以来的欧洲古典喜剧传统结合起来,写出了51个剧本,其中有《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人与超人》(1903)、《英国佬的另一个岛》(1904)、《巴巴拉少校》(1905)、《皮格马利翁》(1913)、《圣女贞德》(1923)、《苹果车》(1929)等名作,它们或是辩论社会问题,或是发表新颖思想,但都给观众以高尚的艺术享受。萧的出现使过去一百年英国戏剧不振的局面根本改观。
新戏剧的另外一支强大力量也来自爱尔兰。随著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出现了一个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都柏林的阿贝戏院,在格雷戈里夫人和诗人叶芝的主持之下,演出了他们自己的和新起的爱尔兰作者包括辛格和奥凯西的剧本。辛格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1907)和奥凯西的《朱诺和孔雀》(1924)都是杰作,他们不但成功地写了爱尔兰题材,而且在戏剧语言上有重大的创新。叶芝写了《胡里痕的凯瑟琳》(1902)一剧,鼓舞了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后来他又在戏剧艺术方面多所试验,但在诗歌方面他的成就更为突出,早期诗作以优美著称,后来则写得精粹深刻,吸收而又超越现代主义,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诗人之一。
在英格兰本土,两次世界大战对文学有重大影响。特别是1914至1918年的战争,英国虽胜而遭受重大损失,一整代有才华的青年死于战壕。战争文学几乎全是创伤文学。炮火初停,仍然疮痍满目,在精神的废墟上出现了现代派文艺,其诗歌上的代表作是艾略特的《荒原》(1922),它用新奇的形像、多变的韵律和通过大量引文对比古今各国文化的手法来写西方文明的危机感,造成了一时影响。现代派还发表文学理论,为他们作品的晦涩与险僻辩护,又对过去的作家重作评价,如艾略特就抑革命诗人弥尔顿与雪莱,而扬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在小说方面,战前已有詹姆斯、康拉德等人将小说艺术推向对心理与动机的细致分析,战后又有属于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维‧吴尔夫,既撰文抨击威尔斯、高尔斯华绥、本涅特等人的旧现实主义小说为不真实,又创作《到灯塔去》(1927)等小说来展示“意识流”的新技巧。运用“意识流”技巧而成就更大的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他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细致、深入地写现代都市居民精神生活的庸俗和猥琐,在结构和语言上都作了大胆创新,成为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另一个重要的现代小说作家劳伦斯揭露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畸形生活,并用火样的热情和明亮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一种身心和谐、情感与智慧融合的圆满生活的追求。《虹》(1915)和《恋爱中的女人》(1921)是他的名作。
在这些创新活动的同时,传统的文学形式与写法仍然有众多的实践者。就诗而论,哈代在20世纪初放弃小说创作而重新拾起诗笔,不但写出了真挚深刻的抒情诗,而且完成了一部规模巨大的史诗剧《列王》(1903,1906,1908) 。他不追随任何流派而自成一家,但由于他深深植根于英国农村人民的纯朴生活,对历史和人生也长久思索过其意义,又有相应的貌似古拙实则敏感而又强烈的语言,因此诗作质朴而深沉,秀美而有力,近年来其诗名几乎超过他在小说方面的声誉。
在小说方面,继续现实主义传统的更大有人在。老一辈作家中,威尔斯不止善写科学幻想小说,而且长于描绘伦敦小市民的职业生涯,高尔斯华绥用上层人士的语言写资产者福赛特的家史,本涅特和毛姆用法国式的现实主义手法写人们的情感生活,都拥有广大的读者。对知识分子更有吸引力的是著重写人与人之间的交情的福斯特,他的名作《印度之行》(1924)表达了东西文化在精神上的隔膜。赫胥黎则利用他对于科学和文艺的广博知识,写知识分子在现代世界里的困惑。20年代之末出现了普里斯特利的《好伙伴》(1929),写一个民间剧团在各处演出时的遭遇,发扬了狄更斯的喜剧式的现实主义传统。
1926年的英国大罢工,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30年代的民主力量与法西斯势力之间的紧张搏斗,使得全英国的作家比平常更加关心政治。奥登、斯彭德、刘易斯、麦克尼斯等青年诗人在技巧上受现代主义影响,在内容上却反对资本主义。小说家衣修午德也在这个时期初露头角,他的《再见吧,柏林》(1939)等反法西斯小说表现了他的才华,而后来的作品则有负读者的期望。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方面也出现了考德威尔的优秀著作,如《幻觉与现实:诗的源泉研究》(1937)。英格兰以外的地区,进步文学也在活跃。苏格兰诗人麦克迪尔米德在掀起“苏格兰文艺复兴运动”后,又写了歌颂大罢工的《受难的玫瑰之歌》(1926)和献给列宁的颂歌;他的战友格拉西克‧吉本则用诗一样的散文写了充满愤怒和希望的三部曲《苏格兰人之书》 (1932~1934) 。威尔士地区有矿工作家刘易斯‧琼斯写自己和伙伴们的战斗经历,甚至后来被目为颓废诗人的迪兰‧托马斯在其初期的作品里也颇有反资本主义的激情。爱尔兰这时已经独立,但是移居英格兰的奥凯西并未停止战斗,他写出了《星儿变红了》(1940)和《给我红玫瑰》(1943)等直接表现工人反对法西斯的武装斗争的卓越剧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和以后,英国文坛仍然名作不断。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1944)写下了一个诗人在战时最黑暗的年代里对于生、死、历史的沉思,这里已无多少现代派的手法,诗句变得素净而深挚。也曾以新颖手法惊世的女诗人伊迪丝‧西特韦尔在后期作品里表达了她对于人类面临原子弹威胁的深重不安。天主教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描写人的罪恶的存在,继深刻的《问题的核心》(1948)等书之后,又写了一系列他自己称为“消遣品”的惊险小说。另一个天主教小说家伊夫林‧沃原来长于讽刺,在大战后期则写了怀念风流往日的长篇小说《旧地重游》(1945)。乔治‧奥威尔用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一个高度集中的社会的戒惧。安格斯‧威尔逊用狄更斯的笔法写伦敦知识分子的生活。威廉‧戈尔丁在《蝇王》(1955)一书里写下了暴露人性丑恶的新寓言。两个小说家开始了卷帙浩繁的连组小说的写作,即安东尼‧坡威尔和查‧珀‧斯诺;前者借用乐曲的结构写一个资产阶级家族,充满了对美好往日的怀念;后者则用科学家的客观眼光,解剖了现代英国上层人士之间的权力争夺。
战后一代的青年作家则另有一番心情。他们大多是在工党当政后的福利国家里成长起来的,靠公家津贴才上了大学,然而在阶级依然分明的英国,他们又感到处处碰壁,因而出现“愤怒的青年”的文学。韦恩的《每况愈下》(1954)、艾米斯的《幸运儿吉姆》(1954)和布莱恩的《向上爬》(1957)等小说开其端,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1956)扩大其影响,拉金、休斯等人的诗又加深人们对于战后时期小资产阶级生活的平凡、粗糙感。等到西利托写《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他笔下的伯明翰自行车厂青年工人的情绪就不止是愤怒或力图向上爬,而具有一种无所顾忌的爆炸性;他的中篇小说《长跑运动员的孤独》(1959)通过一个体育比赛的场面,巧妙地写出了穷苦人家出身的青少年对统治阶级的反抗。还有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带发条的橘子》(1962),用掺有俄文字的怪诞英文,写一群青年流氓的奸淫破坏以及官方的对策,手法离奇;伯吉斯的其他作品则是用传统的技巧写成,其特点在善于讽刺,文笔洒脱。
这一时期,继续出现有才华的女作家,多丽斯‧莱辛创作了一系列以南非白人妇女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继之以表达当代知识妇女的幻灭心情的《金色笔记》(1962),都写得新鲜而有力。艾丽斯‧默多克以存在主义者的眼光看人生,才思敏捷,继初期成功作品如《在网下》(1954)、《逃避巫士》(1956)、《一个砍掉的头》(1961)等之后,陆续有新的小说发表。比她年轻的玛格丽特‧德赖布尔在《金色的耶路撒冷》(1967)等小说里专写受大学教育或在大学教书的青年妇女所面临的恋爱、婚姻、职业等问题,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妇女的神态风貌。
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也标志著本世纪英国戏剧的第二次高潮的开始。在此之前已有多人进行戏剧创新的试验,如艾略特、弗雷之于诗剧,麦克尼斯、迪兰‧托马斯之于广播剧。从50年代后期起,更有一批优秀的剧作家涌现,除奥斯本外,还有威斯克、惠廷、邦德、斯托珀特,爱尔兰人比汉,青年女剧作家雪拉‧德莱尼,都以他们或新鲜或有力的剧本在舞台上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爱尔兰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英文版,1954)也在伦敦上演成功。此后,英国也出现了自己的“荒诞派戏剧”,其代表作家是品特。他在《生日晚会》(1958)、《归家》(1965)等剧内用最少的对话、光秃秃的场景写畸零人在现代社会里的凄凉生活。同时,英国的演员继续以其精湛的演技闻名世界,还出现了富后创造性的导演如比特‧布鲁克。他们上演新剧,但也不时重演从16世纪以来的优秀老剧。从莎士比亚到萧,在英国戏剧和整个英国文学里都有一个连续的传统,而其特色则是各个时期都有优秀作家在努力创新;正是创新丰富又推进了这个传统。
④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19年,笛福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自幼就喜欢航海,长大之后,他瞒着父母,偷偷去航海。《鲁滨逊漂流记》中记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不幸的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除他以外,其他人全部遇难。
后来,罗宾逊救了一个野人俘虏,并把它命名为星期五。鲁滨逊教他说英语,读圣经,并训练他成为最有效和最忠诚的仆人。不久,一艘英国船在小岛附近抛锚了。罗宾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反叛的船员,并在星期五把这艘船带回了英国。回国后,罗宾逊发现他之前在巴西拥有的庄园很兴旺,这使他成为了拥有5000黄金英镑的百万富翁。
⑤ 看到过故事会里的一片恐怖故事,讲男主角是一个记者,收到没名字的一封信。然后去一个岛上。在岛上只有几
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1939年发行时书名为Ten Little Niggers,后改为Ten Little Indians),又译《十个小黑人》、《童谣谋杀案》、《孤岛奇案》、《十个小印第安人》、《一个都不留》、《孤岛十命》等,是著名的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也是她生涯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历史上成就最高的推理小说之一,出版于1939年,全球销量超过一亿册。被改编成多部影视、戏剧、漫画、游戏作品。
⑥ 萧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
戏剧大师萧伯纳
1950年11月2日,英国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在圣劳伦斯的乡间别墅去世。
萧伯纳于1856年7月26日出生在爱尔兰一个中等家庭。他从小就喜爱文学,时常梦想要写小说。1879年,他鼓起勇气,开始创作小说。这时,他参加了一个学术研究团体���求知学会。他也做过新闻记者,从事新闻、美术、艺术、文学、音乐及戏剧等评论工作。
萧伯纳的著作有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凯雪尔·拜伦的职业》、《无理之结》、《艺术家的爱情》等。萧伯纳的剧本是他对社会的批评,他常在剧本中用讽刺的话语去刺激读者,使他们有所警觉。创作于1892年的《鳏夫的房产》是他的第一部戏剧作品。19世纪下半叶,他的戏剧创作可分为3组:‘不愉快的戏剧’(包括《鳏夫的房产》、《荡子》、《华伦夫人的职业》三部);‘愉快的戏剧’(包括《武器与人》、《康蒂姐》、《风云人物》、《难以预料》四部);‘为清教徒写的戏剧’(包括《魔鬼的门徒》、《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三部)。20世纪以后,他的重要戏剧作品有《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苹果车》、《真相毕露》等。
萧伯纳是一个幽默、正直、不看重名利的人。当1925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非常幽默地说:‘干嘛要在一个老头子的脖子上系上一只金铃?’他又说:‘这件事我实在有点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获奖是由于我今年没有写出半个字。’
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已是70高龄的老翁了。14年前,也即1911年时,萧伯纳已经被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诗人莫雷伊所推荐,成为191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常任秘书威尔逊博士对萧没有好感,指他‘大会诡辩、无情、不文雅’,排斥了他。1921年,他又被一批瑞典学者提名,可是,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霍尔斯陶穆将他列在高尔斯华绥等人之后的第三位,结果那年度他又没有获奖。1923年,萧伯纳唯一著名的悲剧《圣女贞德》问世,轰动了欧洲文坛,并在英、法、德、瑞典等国一再搬上舞台。一年后,他再度被提名,这一次,他终于获奖。萧伯纳领了奖状,但只把它挂在别墅墙上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至于6,500英镑的奖金,他就用来建立一个英瑞文化基金会,以奖掖和扶持后起的作家。
1926年,萧伯纳没去斯德哥尔摩亲领诺贝尔文学奖,却于5年后,访问了10月革命后的苏联,在莫斯科度过了他的75岁寿辰。高尔基写信向他祝寿,称颂他为‘勇敢的战士’。1932年,萧伯纳来到中国,这次,他还曾到过香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