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有什么关于中西文化的短篇小说书

有什么关于中西文化的短篇小说书

发布时间: 2022-08-28 17:54:39

❶ 推荐几本关于中西方文化的书

你可以去找有关巴洛克方面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书。

还有关于哥特的.

文艺复兴是文化方面的,至于其他两个是十分美学的东西,是非常不枯燥的呐.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Renaissance und Barock, 1888)一书

这本书就不错=v=

❷ 值得一看的中西方经典文学著作集有哪些。

荷马史诗、圣经、莎士比亚全集、伊索寓言、神曲、十日谈、一千零一夜、马可波罗游记……

希腊神话——古希腊文明的瑰宝
伊索寓言——一部经典的寓言故事集
荷马史诗——横亘千古的文学瑰宝
俄狄浦斯王——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圣 经——基督教的经典著作
源氏物语——日本古典文学的瑰宝
神曲——中世纪的伟大诗作
十日谈——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列那狐的故事——法国伟大的民间长篇故事诗
巨人传——一部荒诞不经的幽默小说
威尼斯商人——为贪婪的吝啬者画像
哈姆雷特——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堂·吉诃德——一部反骑士小说的骑士小说
伪君子——伪善者真实面目的揭露
失乐园——天使与恶魔的较量
鲁滨逊漂流记——一个永不言败的漂流者
格列佛游记——一部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汤姆·琼斯——一位弃儿的成长史
少年维特之烦恼——震撼了一代青年心灵的著作
忏悔录——“忏悔”与“控诉”
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雪莱诗选——理想、自由的歌颂与赞美
傲慢与偏见——一部优秀的社会风俗小说
唐 璜——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的讽刺诗
格林童话——童话城堡上的一面旗帜
叶甫盖尼·奥涅金——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巴黎圣母院——一个展示美、丑、善、恶的大舞台
红与黑——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爱情小说
欧也妮·葛朗台——一个守财奴形象的成功刻画
高老头——资本主义罪恶的深刻揭露
安徒生童话集——一部具有永恒的魅力的童话集
钦差大臣——一幕官僚和骗子上演的讽刺喜剧
雾都孤儿——一位孤儿艰辛的奋斗历程
三个火枪手——火枪手的传奇故事
基督山伯爵——一个曲折离奇的复仇故事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诗
简·爱——现代女性小说的经典
呼啸山庄——欲望、恩仇与爱的交响曲
茶花女——一位高贵.善良的巴黎名妓的悲剧
红 字——心灵的罗曼史
大卫·科波菲尔——从遗腹子到大作家的传奇
汤姆叔叔的小屋——黑奴的血泪史
白 鲸——惊心动魄的海上搏斗
草叶集——充满了民主精神的诗歌佳作
包法利夫人——一部完美的长篇小说
父与子——两代人文化冲突的反映
悲惨世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一部气势磅礴的文学巨著
爱丽丝漫游奇境一篇伴随孩子成长的经典童话
小妇人——四姐妹的成长经历
泰戈尔诗选——一位伟大的东方诗人的吟唱
海底两万里——一次海底的神奇历险
八十天环游地球——科学幻想小说的优秀之作
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俄国社会生活的史诗性巨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本充满生活情趣的儿童小说
玩偶之家——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
昆虫记——献给昆虫的颂歌
海 蒂——纯真美丽的童心世界的展示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现实主义中短篇佳作
金银岛——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
木偶奇遇记——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幽默风趣的少年小说
爱的教育——感人的爱的故事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一部享誉世界的侦探小说
契诃夫小说集——幽默诙谐的讽刺小说佳作
德伯家的苔丝——一位纯朴女性的人生悲剧
牛 虻——一部深深影响了诸多青年的著作
绿野仙踪——一部引人人胜的神奇童话
时代广场的蟋蟀——一部让人久久回味的童话
嘉莉妹妹——美丽幻梦的破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位身残志坚的女性的自传
名人传——英雄的传记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含泪的微笑”的佳作
约翰·克利斯朵夫——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我是猫——一只猫眼中的人世
热爱生命——生命的赞歌
母 亲——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充满神奇与幻想的童话历险
秘密花园——让生命变得美好的“神奇花园”
个人推荐2本:圣经,资本论(勉强算吧,但是有可读性)

童 年——苦难童年的诉说
追忆逝水年华——意识流小说的先驱
变形记——人性异化的揭露和控诉
绿山墙的安妮——一部优美的成长小说
好兵帅克历险记——一位聪明又傻气的“好兵”传记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场“美国梦”的破灭
静静的顿河——一部优秀的史诗性的作品
喧哗与骚动——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曲壮丽的人生奋斗之歌
飘——乱世中佳人和英雄的爱情故事
雪 国——悲凉虚无的人生歌唱
小王子——一个孤独的灵魂对爱的呼唤
麦田里的守望者——影响了几代美国青年的经典
老人与海——悲壮的英雄之歌
夏洛的网——一部震撼心灵的童话
日瓦戈医生——世界第一政治禁书
苦儿流浪记——一个弃儿苦难的成长历程
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
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荆棘鸟——凄婉的生命歌唱
窗边的小豆豆——找寻阳光灿烂的童年

❸ 请大家推荐一些讲中美(西)文化差异的书,最好有现实生活中例子的。比如某些翻译或现像什么的

《中国结·美国梦: 中美文化差异趣谈》(简·孙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以文学的笔法,从“草根”的视角,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了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进行了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朴朴素素的大文化氛围笼罩下的小对话。

❹ 能够提供些中西文化差异的书籍或者资料吗

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有所不同:中国人信奉儒教, 讲顺从孝顺。而西方人就有所不同了!他们讲民族自由.个人权力。中国人民与外国人的吃饭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常常围着一大桌,同吃一盘菜,虽然热闹,但一点儿也不卫生。西方人自己吃自己的,这就是自助餐,既卫生又方便;中西方教育也大不相同,中国人教育学生,大多是一种封闭教育,得遵守校规,西方教育完全是一种开拓自由思维的空间,他们是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中西方文化在请客吃饭方面的差异 ,如:中餐通常先上菜,后上汤,西餐相反;中餐主人一般多次向客人敬酒、敬莱,而西餐主人通常只敬一次;西餐主人通常不会坚持要客人非吃非喝不可,而是希望客人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相关评论

微笑于2003-11-13 18:21:45
我任为yieziyun的发表太长,要归纳!!!!!!!!!!!!!!!

微笑于2003-11-13 16:57:47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

yeziyun7于2003-11-13 16:57:33
泉州基督教的事业

近代基督教在泉州的传播是与教会创办学校、医院同盟进进行的。这对近代泉州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创办学校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英国长老公会在泉州城区设盲学堂(即培英女学前身)。次年,创妇女习道院(后改名圣经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养正小学和培元中学,聘剑桥大学硕士安礼逊来泉州办学。泉州城区的三个礼拜堂都办幼稚园或小学。民国23年(1934年)长老公会开办的惠世医院也办高级护士学校。

光绪十七年(1891年),教会在晋江金井创办义塾,后改毓英学堂、慕仁女校和毓英中学。此外,在晋江沿海各乡镇,教会也办了数十所小学。在永春县美以美教会创崇实学校,长老公会办育圣学校。在惠安县,光绪六年(1880年),伦敦公会在县城办小学,以后又在各乡镇办20多所小学。

创办医院
光绪七年(1881年),英国长老公会传教士兼医生颜大辟,从厦门到泉州传教行医。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城区创办惠世医院,学制五年,半天上课,半天实习。培养出一批能独立开业的医生。如陈浴波开辟仁堂,黄中流置辟生医院、杜宗景创辟安堂、苏天赐建纯仁堂、苏年福设流生堂、陈振辰创南生医院、陈清源开泉州药房、何大年造永惠医院和吴祝三开祝三医局。惠世医院还开办护士学校。抗战时医院内迁南安,对南安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光绪十四年(1888年),英国长老公会医师颜大辟到永春创立诊所,后扩大为永春医院,又增设永春妇女医院。医生马士敦设教学班,学制五年。培养出的毕业生能独立开业,如庄良屏、吴德福创永春诊所;黄衍爵、黄汉忠在洪濑办汉忠医院;陈伯濂、陈伯清在泉州城设红十字医院;柳国烈、吴瑞香在泉州城办国烈医院;何大年、苏德安在泉州城市永惠妇科医院。此外,安溪、德化、晋江、惠安等地,都有永春医院的毕业生开业行医。1929年,永春诊所更名基督教医院,属泉州惠世医院管辖,一直到1949年。此外,1902年,英国伦敦公会陈和礼医生到惠安,次年,在城关创仁世医院,培训医务人员,结业后回各乡镇建立诊所、医局行医。

综上所述,近代基督教在泉州传教的同时创办了不少的学校和医院。办学和办医院有利于传教,但是从客观上说,把文化教育和现代医学带到偏僻的乡村、山区和沿海地区,对普及落后农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卫生保健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宋元时代,流传于泉州的景教,因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已逐渐汉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不甚明显。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丧权辱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基督教趁机而入,这时泉州人民把反对资本主义侵略,仇外。仇洋,以及夹杂着反对西方文化的思想,以反对教会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近代基督教传入泉州的过程中,泉州城区、安海、惠安、永春、德化等地都爆发规模大小不等的地方绅士和群众联合反对教会的事件,称为“教案”。这反映了泉州人民的反侵略精神,但其中也不无以中国的传统抵制西方文化的成分。这些反教会的事件,大多数以清政府屈服帝国主义,支持教会而失败告终。

近代,在泉州传教的诸多教士之中,确有极少数士干了坏事。如1896年,惠安县涂岭基督教会的外国牧师和天主教神父之间发生矛盾,导致了长达20多年的双方械斗。教会与乡族势力结合,牧师、神父亲赴督战,焚烧对方教堂,互相攻杀,死伤的是双方无辜的教徒。但也不乏有虔诚的传教士,他们忠于信仰,忠于职守,尊重当地文化传统,施医赠药,捐款、捐衣、捐物支持抗日战争,百折不回,甚至殉教异域外邦,在泉州的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造成深远的影响。如19世纪60年代,英国长老会驻南街礼拜堂的教士兼医生白氏,救活中营下吴玉成,吴氏发誓献身教会,一生任传道,义务到永春、蓬壶、安溪、湖头传教。吴氏虽然一贫如洗,但是坚持信仰基督教。而且吴氏的事裔也多为基督教徒。这表明外国传教士以医病开路,得一人之心,带出一片教徒的成功传教方式。又如创办培元中学的安礼逊,英国盎格鲁萨克逊贵族出身,剑桥大学硕士。他经常以已资购买教学仪器,并新自示,且以已资引导高年级贫困学生绘地图,利用暑假带往福州鼓岭外国人避暑胜地义卖,在经济上自救。

基督教在传入闽南的初期,为便于对广大文盲教徒进行传教,英国长老公会教士宾为霖与美国美以美公会进行传教,以英文字母为基础,略加改变,缀成23个字母,又增加一个擦音字母,共24个字母,联缀切音。凡属闽南方言,均可拼读,称“白话拼音”。只要记住24个字母,不认字的教徒,都可以读《圣经》。又编写白话拼音《厦门音字典》,对外国人读汉字也起方便作用。

清末以后,泉州社会上还流行妇女缠脚的陋俗。教会反对妇妇缠脚,教徒的女孩不得缠脚,这就起着移风易俗的革新作用。泉州地区、晋江、南安等地,民间婚、丧、喜、庆多铺张,积习难移,已成陋俗。基督教反对铺张浪费,教徒婚丧,仪式简约。为移风易俗,1988年泉州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泉州基督教协进会,共同制定《信徒婚事须知》、《信徒丧事须知》,信徒必需按照规定操办,仪式简易而且有人情味。

yeziyun7于2003-11-13 16:32:06
公司简介| 意见反馈| 站内搜索| 广告服务

首页 ->生活 ->生活专题文章

中西文化桥梁
http://www.cnmaya.com

--------------------------------------------------------------------------------

澳门特殊的历史使中西文化得以并存。每逢传统的节日,无论是中国的或是西方的,必定要举行有关的庆祝活动。

澳门的华人对于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如农历春节、清明、端午、重阳及中秋节等,都会隆重庆祝。尤其是农历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都举行庆祝活动。农历春节是新年的开始,也是隆冬过后,万物欣欣向荣的开始。所有的准备活动早些天就已经连续展开,而由大年除夕晚开始,至年初一凌晨时分,澳门居民大批涌往妈阁庙还愿并为来年祈求昌盛平安。庙内热闹非凡,人们还可在指定范围内鸣放炮竹、烟花庆祝,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每年农历端午节(五月初五)时,在新口岸海面、水塘角海面、西湾对开海面都有龙舟竞渡。自八十年代以来,多次举办国际龙舟大赛,有亚、欧、美、澳洲等多个国家参与。有赛事进行时,海面龙舟飞驰,锣鼓震憾,观者如潮,场面十分热闹。

每逢一些与宗教、习俗有关的节日,如“娘妈诞”,“醉龙醒狮大会”、“圣体耶稣大出游”、“圣母花地玛出游”等,也必举行庆祝活动。如在露天搭起临时戏台,上演粤剧;教堂内举行宗教弥撒及圣像出游,形式多种多样,充分表现出澳门作为中西文化的桥梁的作用。(ctrip)

--------------------------------------------------------------------------------

--------------------------------------------------------------------------------

论中西方文化之异同及原因

时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西方的文化和事物,其热度已形成了一股浪潮,大有愈演愈趔的趋势。
中国的文化思想说到底,关键在于一句孔子的“谦、恭、信、敏、慧”而西方的文化,正好相反,在于一个“争”字,在处理人事方面以己为先。
中西文化上的差异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
公元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至此,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这次统一,不仅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墓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行成。而此时的西方各国(这里主要指的是欧洲各国)还仅仅是奴隶制的邦城国家。此后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张“非攻、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因此,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而西方各国,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游牧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游牧经济的扩张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争”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其文化中的关键。至此,中西文化开始“分道扬镳”了。
中西文化差异继续扩大是在16、17世纪,此时的西方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变革。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西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一方面将人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欲过度的膨胀,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争”。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体系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得其文化中“争”的日益突出。
回过头来看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再者,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并不,也不敢去“思变”。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宗教信仰上。在中国,不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讲究的是逆来顺受、讲究的是来生。而西方的教义,虽然也强调来生,讲究受难,但不论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也都很讲究个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异教徒等,如《圣经》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描绘尤太人的反抗和战争。
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的形成也与其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产生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形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
而西方各国,大多是松散的邦城,各国的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战争获得土地和人口。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他们迫切的希望,而宗教的信徒,为了发展本教,打击异教,于是与统治阶级相“勾结”,根据统治者的侵略欲望,对教义进行适当改动后成为了其统治工具,同时也使其教得到了发展。例如欧洲“宗教改革”。
再者,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对“爱”的诠释上,在中国文化里,对“爱”,强调的是“大爱”,是对芸芸众生的大爱。而在西方社会里,人们更加突出自我,更加注重自我的感受,因此,在西方文化里的“爱”主要是对自己,对家人或是某个个体的“小爱”
形成这样的差异其实与文化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的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输诸如“谱度众生”、“因果循环 ”之类的思想。因此,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于是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其实,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产生及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带有其产生的时代烙印,即时代特征。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长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因此,文化既然已经形成,就没有优劣之分。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文化问题时必须紧记的东西。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

美国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休想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

对于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在中国城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理所当然。常常碰到这种情形,已成年子女抢着为年迈的父母付钱,双方抢来抢去,争个半天。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甚至有些小孩买东西,也得自掏腰包,用他们帮助父母做家事挣得的零用钱来支付。每当我伸长手臂,接过比柜台还矮的小孩,从口袋上的钱包取出的钱币时,心中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难过,真想责问站在一旁的家长,为何不掏钱?而那些已成年子女,在金钱上,和年迈的父母,同样经济分明,年迈父母从干瘪的钱囊中抖抖索索掏钱时,他们却是心安理得,丝毫不为之动容。

曾有一位大客人,住在高级白人区,是个医生,每次来都要买上几千块的东西。有一次陪纽约来的母亲来买东西。老板见是大客人,不敢怠慢,亲自接待,带他们上楼看贵重物品,好半天才下来,老板忍不住发话了,“老太太真挑剔,什么都看不上”。在楼下,老太太挑中3个总价为50美元的景泰蓝小盒子及一个等价的粉红水晶小象,她拿在掌心把玩着,爱不释手,一会说要买象,一会儿又说买盒子,再三考虑着。我心中不免嘀咕了:既然喜欢,为何不爽快买下,真是个吝啬鬼。这时,站在她旁边的儿子有些不耐烦了,对母亲说:“你只有50多块,只能买一样,等你回纽约,汇钱过来,老板会帮你寄去。”噢,我错怪老太太了,原来不是她挑剔、吝啬,而是她实在没钱。心中顿时五味杂陈:难怪美国人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没有中国人这么高,这个挥金如土的医生,宁愿看母亲失望而归,也不愿为母亲尽一点孝心,付一点小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培养出了个有钱的儿子,父母却沾不到一点光。

这就是现实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天差地别。

如今,家庭、亲情观念强的中国人来到了美利坚这块土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及尊老爱幼的美德难免不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但愿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能坚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及美德,让中华文化这朵奇葩,在美国各族裔的百花园里绽开得更鲜艳,更灿烂。

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West and East(参考:)~~

Everything is relative, cultural difference being no exception. Culture, as the total pattern of human behavior and its procts, oversteps geographical limits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many ways, and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strong penetrativeness and fusibility.

The advancement of the globalized economy and the rapidity and ease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mass media have resulted in an ever increasing exchange between cultures, unprecedented in scale, scope, and speed. Consequently, an increase in universality and a rection in difference between culture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t is no surprise to see phenomena characteristic of one culture existing in another. As a result, some people even fear that the world will become a ll place when all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behave exactly alike.

Nevertheless, the “cultural sediment” formed through long-range accumulation is not to be easily removed, an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shows great consistency and continuity.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nations still have their own distinctive peculiarities, and therefore significance still needs to be attached to the study of the indivialiti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ir universality.
小议中西文化差异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终一家人。哪怕成家立业,另设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
美国人却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会离巢而飞,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休想赡养父母或几代同堂了。
对于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在中国城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来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理所当然。常常碰到这种情形,已成年子女抢着为年迈的父母付钱,双方抢来抢去,争个半天。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甚至有些小孩买东西,也得自掏腰包,用他们帮助父母做家事挣得的零用钱来支付。每当我伸长手臂,接过比柜台还矮的小孩,从口袋上的钱包取出的钱币时,心中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难过,真想责问站在一旁的家长,为何不掏钱?而那些已成年子女,在金钱上,和年迈的父母,同样经济分明,年迈父母从干瘪的钱囊中抖抖索索掏钱时,他们却是心安理得,丝毫不为之动容。
曾有一位大客人,住在高级白人区,是个医生,每次来都要买上几千块的东西。有一次陪纽约来的母亲来买东西。老板见是大客人,不敢怠慢,亲自接待,带他们上楼看贵重物品,好半天才下来,老板忍不住发话了,“老太太真挑剔,什么都看不上”。在楼下,老太太挑中3个总价为50美元的景泰蓝小盒子及一个等价的粉红水晶小象,她拿在掌心把玩着,爱不释手,一会说要买象,一会儿又说买盒子,再三考虑着。我心中不免嘀咕了:既然喜欢,为何不爽快买下,真是个吝啬鬼。这时,站在她旁边的儿子有些不耐烦了,对母亲说:“你只有50多块,只能买一样,等你回纽约,汇钱过来,老板会帮你寄去。”噢,我错怪老太太了,原来不是她挑剔、吝啬,而是她实在没钱。心中顿时五味杂陈:难怪美国人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没有中国人这么高,这个挥金如土的医生,宁愿看母亲失望而归,也不愿为母亲尽一点孝心,付一点小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培养出了个有钱的儿子,父母却沾不到一点光。
这就是现实的美国,儿子可以是百万富翁,父母却照旧穷困潦倒,和中国人的“母以子贵”,“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国传统天差地别。
如今,家庭、亲情观念强的中国人来到了美利坚这块土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及尊老爱幼的美德难免不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但愿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能坚持自己的优良传统及美德,让中华文化这朵奇葩,在美国各族裔的百花园里绽开得更鲜艳,更灿烂。

❺ 现代中外文学小说大全 求 书名

中国文学

一先秦
孔 子(名丘,字仲尼。) 《论语》孔子是我国历史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 《曹刿论战》
《肴之战》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孟 轲(名畸,字子舆。儒学大师。) 《鱼我所欲也》
《庄暴见孟子》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及言行的书。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仁政、民贵、君轻。
庄 周(道学大师) 《庖丁解牛》 庄子有在政治和主张无为,在精神和主张自由。
屈 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 《涉江》《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涉江》是“九章”一。
荀 子(名况) 《劝学》 《荀子》是诸子散文。
列 子(名寇,又名御寇。) 《愚公移山》
韩 非(法家学派的代表。) 《五囊》
《扁鹊见蔡桓公》
《战国策》(作者无法考证。现传本经西汉刘向整理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国别体散文,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

二两汉
贾 谊(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 《过秦论》
《论积贮疏》
刘 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列》
司马迁(字子长。) 《鸿门宴》
《信陵君窃符救赵》《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记传体通史。有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孔雀东南飞》 见于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三魏晋南北朝
曹 操(字孟德,魏武帝。) 《观沧海》 曹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才高八斗)。
诸葛亮(字孔明。) 《出师表》
干 宝(东晋史学家。) 《搜神记》(写神怪灵异的故事。)
陈 寿 代表作:《三国志》
刘义庆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新书》。
范 晔(南朝宋史学家)《后汉书》,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史”。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东晋诗人。) 《归园田居》
《饮酒》
刘 勰 《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

四唐代
王 勃(字子安。)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全称为“初唐四杰”。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回乡偶书》
王之涣(字季陵。) 《凉州词》
孟浩然
王 维 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多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自然。
李 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风宏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有“诗仙”之称。杜甫被称为“诗圣”。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本杜工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代表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他首创了即事成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高 适(字达夫。)
岑 参边塞诗人:以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题材多反映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悲壮宏伟,笔势豪健。
韩 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师说》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刘禹锡(字梦得。) 《陋室铭》铭: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歌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和种形式短小、文字简洁的独立的文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琵琶行(并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与朱元思书》)
代表作:《长恨歌》。
新乐府:用自拟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韩柳:唐代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的合称。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摒弃六朝华而不实的骈丽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杜 牧(字牧之。) 《阿房宫赋》赋:讲究辞藻、对偶、用韵的一种文体。但也有以散文为主,夹着少数韵语的。
李商隐(字义山。) 李杜:一是指李白和杜甫;二是指李商隐和杜牧(又称小李杜)。

五宋代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岳阳楼记》
柳 永(原名三变,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雨霖铃》词:诗歌的一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朝,盛于宋朝。又叫曲子词、长短句、诗余。58字内称小令;59—90字称中调;91字称长调。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伶官司传序》 作品集《欧阳文忠公文集》。
苏 洵(字明允。) 《六国论》三苏: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的并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此高。)
周敦颐(字茂叔,哲学家。) 《爱莲说》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事,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近。
司马光(字君实,史学家。) 《赤壁之战》《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沈 括(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采草药》
《雁荡山》 《梦溪笔谈》,是一部用笔记的形式写成的科学著作。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苏 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石钟山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门四学士:秦少游、黄庭坚、晃补之、张耒。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有《漱玉词》。) 《如梦令》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诗人,宋代婉约派中成就最高者。
婉约派:宋代形成的词学流派,词风婉妁含蓄,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严守韵律。
陆 游(字务观,号放翁。) 世称“小李白”,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辛:指苏轼和辛弃疾。两人都是豪放派诗人。
豪放派:宋代形成的词学流派,题材广泛、风格恢宏昂扬,形式上敢于打破格律诗的框框。
姜 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扬州慢》他和周邦彦都精通韵律,自创新调,是格律词派的典型代表,并称为“周姜”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 《指南录后序》

六元代
关汉卿(号己斋叟。) 《窦娥冤》 元曲:散曲和杂剧的合称。前者是唱的,后者可供演出。
元曲中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马致远(号东篱。) 《天净沙 秋思》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七明代
施耐庵(元末明初)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的历史小说。
演义:旧时长篇小说的一种,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话本:话,故事。话本是宋元时说话人演讲故事用的底本。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西游记》
归有光 《项脊轩志》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汤显祖《牡丹亭》即《还魂记》,写杜丽娘与柳梦生的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它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 “三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均为冯梦龙著。“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作者是明人凌蒙初。
张 溥(字天如。) 《五人墓碑记》复社:明人张溥和张采等人合并江南的若干文社,组成的一个组织。1652年被清政府取缔。

八清代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 《柳敬亭传》
李渔(字笠翁、谪凡,号笠翁。) 《芙蕖》(又名荷花、莲花、芙蓉。)其写作态度: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下不觊传于后,不过自成一言,云所欲云而止。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促织》《聊斋志异》是我的历史上第一部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方 庖(字灵皋,号望溪,清安徽桐城人。) 《左忠毅公逸事》桐城派:由方庖开创、刘大櫆、姚鼐(三人号称“桐城三祖”等又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名。文章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 《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是古典长篇讽刺小说。
洪 升 《长生殿》(戏剧: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
孔尚任 《桃花扇》(戏剧:借写侯方城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王朝兴亡的故事。)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曹雪芹著、高鹗续)。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 《黄生借书说》
《祭妹文》 性灵说:清袁枚论诗的主张。他认为诗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强调独创。
洪亮吉(字君直,号北江。) 《治平篇》
龚自珍(字瑟人。) 《病梅馆记》 龚自珍是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
刘 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 《明湖居听书》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和刘鹗《老残游记》。
谴责小说: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出现的一批揭露社会弊病小说的总称。

九现代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药》、《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白话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石。代表作有《屈原》、《卓文君》、《虎符》、《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代表作《倪焕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其代表作。
徐志摩 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诗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
郁达夫 代表作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故都的秋》
朱自清(字佩弦。)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设文眼。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行杂记》。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龙须沟》。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闻一多(诗人、学者) 诗集《红烛》、《死水》。
冰 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 代表作:诗集《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
巴 金(原名李芾甘)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82年,《家》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柔 石(赵平复) 代表作:《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左联五烈士: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和胡也频
赵树理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
夏 衍(原名沈端先) 剧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丁 玲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
周立波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山乡巨变》。
曹 禺(原名万家宝) 剧作《雷雨》、《日出》、《王昭君》、《北京人》、《胆剑篇》。
艾 青(原名蒋海澄) 诗集《黎明的通知》
他的诗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到了一个重要阶段,对后来的新诗创作影响很大。
杜鹏程 代表作《保卫延安》
秦 牧(原名林觉夫) 《土地》
郭小川(原名郭恩大) 《青纱帐—-甘蔗林》
孙 犁 课文《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
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有诗体小说之称。“白洋淀派”创始人。
杨 朔(原名杨毓晋)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著名散文《荔枝蜜》、《香山红叶》、《茶花赋》
魏 巍 代表作:长篇小说《东方》
当代散文四大家: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
峻 青(原名孙俊卿) 短篇小说《黎明的河边》
贺敬之 和丁毅执笔的《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代表作还有长诗《雷峰之歌》。
附:《华威先生》(张天翼) 《林海雪原》(曲波) 《红岩》(罗广斌等) 《青春之歌》(杨沫)
《创业史》(柳青) 《李自成》(姚雪垠) 《围城》(钱钟书) 《边城》(沈从文)
《青春万岁》(王蒙)

二、外国文学常识大全

英 国
莎士比亚(1564–616)著名戏剧家诗人。 文艺复兴:是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化革新运动。
代表作: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
笛福(1660–1731) 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1667—1745)) 幻想小说《格列佛游记》
拜伦(1788–1824)
浪漫主义诗人 长篇政治讽刺诗《唐璜》
雪莱(1792—1822)
浪漫主义诗人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狄更斯(1812–1870)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
长篇小说《艰难时世》、《双城记》。
萨克雷(1811–1863) 长篇小说《名利场》
夏洛蒂·勃朗特(姐)(1816–1855)
艾米丽·勃朗特(妹)(1818–1848) 长篇小说《简·爱》
长篇小说《呼啸山庄》
哈代(1840–1828) 长篇小说《苔丝》又名《德伯家的苔丝》
萧伯纳(1856–1950) 爱尔兰人,1876移居英国
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苹果车》
柯南道尔(1859—1930) 《福尔摩斯探案》

法 国
拉伯雷(1494–1553) 长篇小说《巨人传》
莫里哀(1622–1672) 喜剧名作有《伪君子》、《吝啬鬼》和《唐璜》
司汤达(1783–1842) 《红与黑》
巴尔扎克(1799–1850) 九十作部作品收编为《人间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创作之一。
雨果(1802–1885) 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极出代表。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大仲马(1802–1870) 《三个火枪手》(即《三剑客》)、《基度山伯爵》
福楼拜(1821–1880) 《包法利夫人》
都德(1840–1897) 代表作《伯林之围》、《小东西》
莫泊桑(1850–1893) 短篇《羊脂球》;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
一生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部长篇,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
罗曼·罗兰(1866–1944 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约翰·克利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

德 国
歌德(1749–1832)
诗人、剧作家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
席勒(1759–1805)
诗人,剧作家 《阴谋与爱情》
海涅(1797–1956)
诗人、政论家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意 大 利
但丁(1265–1321) 叙事长诗《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
但丁被恩格斯称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薄 伽 丘(1313–1357) 短篇小说《十日谈》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
歌 尔 多 尼(1707-1793) 喜剧作家。一生写有250多部剧本,代表作有:《女店主》、《一仆二主》。

俄 国 (前苏联)
普希金 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
果 戈 里(1809–1950) 戏剧《钦差大臣》、《死魂灵》
果戈里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屠格涅夫1818–1883) 长篇小说《父与子》;散文故事集《猎人笔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20)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瓦)
《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拿坡仑入侵俄国为题材,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军的斗争。
列宁称它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契诃夫(1860–1904) 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是俄罗期唯一一个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
高尔基(1868–1936) 长篇小说《母亲》(主人公:巴威尔和尼洛芙娜)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杰出代表”,《母亲》是人部“非常及时的书”。
法捷耶夫(1901—1956) 长篇小说《毁灭》、《青年近卫军》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肖洛霍夫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 国
惠特曼(1819–1892) 代表作《草叶集》他是美国最伟大的民主诗人。
马克·吐温(1835–1910) 短篇小说《竞选州长》、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品特点:幽默讽刺见长,多用民间口语。
欧·亨利(1862–1910) 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
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
欧亨利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网络全书”。
海明威 《老人与海》(描写一个老渔夫与鲨鱼的斗争。)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 它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
塞万提斯(1805—1875)(西班牙作家,代表作是讽刺灭亡了的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的优秀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易卜生(挪威作家。著名剧作《玩偶之家》被称为是“妇女独立的宣言书”。主人公娜拉。)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古者》、《雪国》、《千只鹤》)
泰戈尔(印度作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沉船》、诗集《吉檀伽利》。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来源)

❻ 有关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的书籍

邓炎昌,刘润清著. 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论述在使用英语时所涉及的重要文化因素,以大量实例说明,必须掌握与这些因素有关的使用规则,才能措词得当,言语得体,本书采用英汉两种语言换写。

❼ 梁实秋的偏西什么,是一本著作。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
《浪漫的与古典的》(评论集)1927,新月
《骂人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
《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
《约翰孙》(评论)1934,商务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
《北平年景》(怀乡散文)50年代
《实秋自选集》1954,台北胜利书局
《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
《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
《清华八年》(散文)1962,重光
《秋室杂文》1963,文星
《文学因缘》(散文)1964,文星
《谈闻一多》(散文)1967,传记文学
《秋室杂忆》(散文)1969,传记文学
《略谈中西文化》1970,台北进学书局
《实秋杂文》1970,仙人掌
《关于鲁迅》1970,台北爱眉出版社
《实秋文存》1971,蓝灯
《西雅图杂记》(散文)1972,远东
《雅舍小品续集》 1973,台.正中
《看云集》(散文)1974,志文
《槐园梦忆》(散文)1974,远东
《梁实秋自选集》 1975,黎明
《梁实秋论文学》 1978,时报
《梁实秋札记》1978,时报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988,百花文艺出版社《白猫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九歌《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
《雅舍杂文》 1983,台.正中
《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
《英国文学史》1985,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
折叠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
《结婚集》(短篇小说集)瑞典斯特林堡著,1930,中华
《潘彼得》(小说)英国巴利著,1930,商务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1933,商务
《职工马南传》(长篇小说)英国哀里奥特著,1932,商务
《威尼斯商人》 (剧本)英国莎土比亚著,1936,商务
《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哈姆雷特》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
《暴风雨》(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7,商务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
《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河出版社
《呼哮山庄》 (长篇小说)英国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务
《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
《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皇冠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1986,远东
《沉思录》 古罗马 马克斯·奥勒留
折叠编辑书目
《远东英汉大词典》,梁实秋主编,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印行,1977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秋实,(作文形式)

❽ 请大家推荐一本书,内容是介绍中外名著的,推荐内容比较全面的和质量好点的。(只有外国文学也可以)谢谢

《外国文学名著快读》《外国文学名著快读》从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采撷菁华,内容上选取上紧扣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学语文新课标》中关于中学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又进行了适当增补,可谓“名著”中的精品。《外国文学名著快读》既可供文学爱好者阅读与收藏,又对在校学生朋友更好地阅读与欣赏名著起到积极的导读作用。《外国文学名著快读》所介绍的每部名著一般都分设六个小栏目,即作者简介、作品赏析、内容精要、精彩篇章、经典名句和名家点评,从多种角度对这些名著进行导读,集知识性、鉴赏性、指导性于一体。以简便快捷的方式引导广大读者朋友登堂入室,由点及面,一窥源远流长的文学概貌,领略每部名著的精华所在。书中尽可能地丰富读者的阅读视野,为每部名著都选配了一些与作者或内容相关的插图,以便读者对我们所收录的名著能有更多的了解。

这个可能浅了点
《文学名著导读》
《文学名著导读:高中部分(高中版)》为修订版增加了如下几项内容:第一,从书目上,增加若干中国当代文学的佳作与中外文学的优质选本;第二,从内容上,每本增加了简明实用的“知识链接”,含文学常识、要点提示和学习思考等。编者相信,修订后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内容更广泛、知识更实用,针对性蛚强。它一定能够能为中小学朋友的良师益友,成为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文化经典
东方人的“圣诗”——读《论语》
睹斯人风标 养浩然之气——读《孟子》
以汪洋恣肆之笔 写惊俗骇世之论——读《庄子》
散文
黑色调的文体——读《鲁迅杂文精选》
真和美的结合——读《朱自清散文精选》
诗歌
“时代的精神”——读《女神》
普希金,常读常新——读《普希金诗选》
哲人绝唱 诗界丰碑——读《泰戈尔诗选》
小说
成败兴亡笑谈中——读《三国演义》
一部网络全书式的奇书——读《红楼梦》
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洞察——读《呐喊》
都市空间·时代性·革命现实主义——读《子夜》
青春是美丽的《读家》
边地风情的长轴画卷——读《边城》
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读《围城》
一部经典作品的生命力——读《平凡的世界》
激情与理性地书写历史——读《历史的天空》
时代与心灵的百年协奏——读《二十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
百年侧影——读《二十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精选》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读《堂吉诃德》
色彩绚丽的浪漫奇葩——读《巴黎圣母院》
金钱的威力与无奈——读《欧也妮·葛朗台》
嬉笑怒骂讽世情——读《匹克威克外传》
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读《复活》
一篇短小的杰作——读《老人与海》
“短篇小说之王” ——读《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艺术的良知——读《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全方位展示:表层幽默之下的苦涩内涵——读《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剧本
天下夺魁西厢记——读《西厢记》
《雷雨》的多种阐释——读《雷雨》
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读《茶馆》
略说中国话剧的历史与传统——读《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精选》
橡树栽在花瓶里——读《哈姆莱特》
文学理论
美的探寻——读《谈美书简》
窥视伟人的内心世界——读《歌德谈话录》

《世界名著导读》这书是适合中小学生的里面内容覆盖面比较大
可以当成文学名著赏析或简介来看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封神演义》
《三言》
《二拍》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子夜》
《家》
《雷雨》
《骆驼祥子》
《荷马史诗》
《神曲》
《堂吉诃德》
《伪君子》
《鲁滨孙漂流记》
《格列佛游记》
《少年维特之烦恼》
《傲慢与偏见》
《唐璜》
《浮士德》
《巴黎圣母院》
《红与黑》
《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
《基度山伯爵》
《简爱》
《呼啸山庄》
《茶花女》
《汤姆叔叔的小屋》
《包法利夫人》
《双城记》
《悲惨世界》
《战争与和平》
《八十天环游地球》
《斯巴达克思》
《安娜,卡列尼娜》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漂亮朋友》
《德伯家的苔丝》
《牛虻》
《复活》
《嘉莉妹妹》
《母亲》
《约翰克利斯朵夫》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静静的顿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飘》
《雪国》
《第二十二条军规》
《百年孤独》

热点内容
穿越从都市小说开始 发布:2025-07-04 08:23:56 浏览:579
都市小说青春之殇txt 发布:2025-07-04 08:18:00 浏览:947
反贪小说推荐经典 发布:2025-07-04 08:16:18 浏览:125
魔法阵都市小说软件 发布:2025-07-04 08:13:15 浏览:613
中国网络短篇恐怖小说 发布:2025-07-04 08:09:16 浏览:663
经典壁咚情节小说 发布:2025-07-04 08:08:29 浏览:369
总裁小说全本下载 发布:2025-07-04 08:03:20 浏览:173
超甜的言情小说重生校园 发布:2025-07-04 08:02:43 浏览:481
网游小说男主大神复仇 发布:2025-07-04 07:49:14 浏览:552
金庸的13部经典小说 发布:2025-07-04 07:49:07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