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短篇小说天火李娟

短篇小说天火李娟

发布时间: 2022-08-23 14:53:10

❶ 有什么好的书籍值得推荐吗

就推荐几本我看过的感觉还算是比较好的吧。


1、杨绛的《我们仨》。“我抚摸着一路走过的驿道,一路上满是离情”这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中,让我感觉到的是那么纯粹,可以用有趣来形容两个人的爱情,多年的相濡以沫,描写的很真挚,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从细小的情节描述出来,让人着实很感动。

4、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对于像《黄金时代》,《白银时代》这样的书,我是实在难以看懂,觉得王小波的思维太过于跳跃,我真的很难跟上,没准儿过个几年以后,随着阅历的增加才能够看懂吧。但对于《沉默的大多数》,我看到了王小波的坚守,也感觉出这样一个男人实在是很了不起。


其实还有很多,就不在这一一推荐了,这些作者的书都很好看,我只是说了一本而已,感兴趣的可以都读读。

❷ 如何评价李娟及其作品

李娟,满族,祖籍山东诸城,生在辽宁沈阳,长在新疆乌鲁木齐,就职在西部油城克拉玛依。中国作协会员、新疆作协理事、新疆报告文学研究会理事、克拉玛依作协副主席。1988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已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集8部,18集电视连续剧一部(合作),共计350余万字。
先后在《中国西部文学》、《绿洲》、《地火》等省部级刊物上发表作品。其中《主业》、《高天流云》、《夜宵》、《好一座边疆大舞台》等工业题材中篇小说及报告文学作品在新疆以及行业刊物引起一定反响。共有30多篇作品被收入20余部集子。
作品目录:
1、中短篇小说集《多雪之冬》1994年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报告文学集《向往太阳》 1995年新疆人民出版社
3、报告文学集《功 勋》 199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
4、报告文学集《太阳永升》 199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
5、长篇纪实文学《石油师人在新疆》(合作)1998年石油工业出、出版社
6、中短篇小说集《红痕》199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
7、中篇小说集《高天流云》199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
8、长篇报告文学《世纪宏愿》2000年中华儿女出版社
9、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克拉玛依故事》(合作)2003年央视一套播出
10、长篇报告文学《太阳品格》2003年中华文化出版社
11、报告文学集《克拉玛依新歌》200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
12、中篇小说集《金沙漠金胡杨》200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
13、长篇报告文学《共和国的血脉》2005年新疆人民出版社

❸ 李娟写妈妈的小说叫什么

好像没有专门写她妈妈的书,关于她妈妈都是写着写着就写了的,记得好像有写妈妈的宗教,妈妈去旅游的故事(这两个应该在博客里你找找),还有她和妈妈、外婆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她写的文章里有。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九篇雪这几本你都可以找来读一读,作者就是写她生活的地方,生活着的故事……

❹ 李娟我们的裁缝店中心思想和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去年和一个五十岁的女性长辈聊天,她推荐我看李娟的散文《我的阿勒泰》。推荐我的时候她便说,你会喜欢的,是你向往的天地,也是你喜欢的说话方式。作为都是巨蟹座的女人,我想她是理解我的feel的。她用了“说话”两字,而不是文章,也不是写作。我便明白这是个温暖系的散文写手。
一直没去翻看这本书,直到最近看了好几本外国小说散文,觉得那个译本,哪怕是最权威最受欢迎的译本,读起来依然让我觉得不够优美动人。总觉得我和文字隔着一层薄薄的纱,或者说译本的文字让我觉得是眼前弥漫着淡淡的雾,虽能看清你的脸,却无法看懂你的表情和神韵。亦或许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等,语序语感的不同,已经让我觉得译本非常适合给一个初高中阶段的学生阅读,易懂,简明,清晰。但对我这类看了太多文字的人来说,译本的语言不够行云流水,不够明亮透彻,不能touch到你的心。即使我看的是英语原著,依然觉得这西方的字母不能触动我的读感。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最近迫切需要看点纯本土人士写的文章。于是想到了李娟,想到了她的阿勒泰。
书目前只看了三分之一,但却是惊喜的。
书里你看不到太多华丽的词句,你可以感觉到这个人肯定不是所谓的什么名校中文系毕业,没有太多的卖弄文学,更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或者思想。你看不到孔乙己问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的酸腐之气,也看不到冯友兰式的用词造句,当然也没梁文道的评论多方位,更没有张爱玲式的文学功底。你仿佛就是看到一个很普通的人,娓娓道来她的生活环境,她的生活记录,她的心情变幻。可是如果说你纯粹是在看一个人的博客日记,那么又觉得不仅仅是如此这般,你会被带进她描述的世界里,你会想象着那片戈壁的狂沙风暴,你会跟着她的思绪想象着她的生活,你会很想去看看那片离我好遥远的城市到底是怎样风情。
到此我的心情是她写的真好,我会不由自主被带进她的生活。我会深深记得那个叫做阿勒泰的城市。并且我有着很想去阿勒泰的想法。
至此,我想她是一个成功的散文作家。
她所写的大多都是她对生活小事的感悟,那匹人家抵债还给她家的马儿,那辆她坐了一整天的摩托车,那年她养鸡,她去森林采木耳等等,以及她描写的在她家商店打电话回家的有趣的哈萨克的小人物,这些都非常的吸引人并且朴实。她的故事非常朴实,很一般的小故事,但是你读起来却感到那么的有意思和温暖。她和叔叔在半路,摩托车没油了,但是却有过路人慷慨的倒油给他们,倒油的皮卡车主不见得有多富裕,那辆车极其年代久远且破烂,但是他们善心好心。我反复看到,在那遥远的地方,那个肯定我没生活的环境文明的城市,但是那里形形色色的人是善心的,温暖的。在那个天那么蓝,风那么急的地方但却有着最朴实最可爱的人民。用句很俗的形容词,正能量。是,会让我们内心深深被温暖被感动。
我羡慕她笔下那个地区的潇洒,我向往着骑马在道路上狂奔的洒脱,我渴望在苍茫的天空隔壁相连的道路上摩托车快意驰骋。
李娟让我感受到有种作家是浑然天成的,他们的写作能力是上帝赐予与生俱来的能力。正如我后来无意之间看到王安忆对她的评价,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那里的世界很寂寞,人会无端制造出喧哗。
是的,我同样感受到那个世界是沉静的世外桃源,仿佛地和天是在一块儿的,但远处却走来一个哼着悠扬歌手的牧民。我被带进了那个遥远美好的地方。
干净纯粹质朴的文字,越发显得世界是那般美好。

❺ 如何评价李娟及其作品

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李娟,李娟和徐浩峰,谢立文,段建宇齐名,是一个独立的作家,也是全世界非常特殊的作家,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他们的作品,会发现,这种作家不是传统文学圈里面的人。

我个人认为,李娟是一个特殊的作家。读一个人的文章不应该是仅仅看字,不应该是仅仅的阅读,要透过文字,去感受作者的内心。读一个人的文章,也不应该去评价他的好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经历,只不过把它写出来,只要大家能通过自来感受到,能够透过这些资料还原作者的经历,我觉得就足够了。

至于把作家跳出来,各种对比,评论来评论去,就失去了作家文本的意义,作家,仅仅是看文章而已。

❻ 李娟的社会评价

朱天文:我在台北,我读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议我同时就在李娟那唯一无二的新疆。
梁文道:这是本世纪最后的散文。
陈村: 这样的文字是教不出的。
刘亮程:我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那些会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潜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们又不会或不屑于文字。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王安忆: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那里的世界很寂寞,人会无端制造出喧哗。
舒飞廉:她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 我们通过她的眼睛,重见这世界肌肤深处的秘密。——天涯佚名
干净剔透的文如云、如风——Bella
很多年不曾见过的温暖又干净的文字——dana (成都)
新疆的三毛——白晓川(北京)
纯粹的文字别样的世界——iamzhangyj
只能说一本好好的书?描写,表述,都很有味道。让人爱不释手。不知道如果客观的评价,因为我对那些文字不仅是欣赏和喜爱,而且是仰视的。所以无法客观。当然也不应该客观,因为我喜欢就够了,那文字打动我就够了。——言传口教(铜仁)
看阿勒泰的角落。心底自然地生长出一片平静的湖泊。让我突然领悟。有时简朴甚至是贫苦的生活也能孕育出美丽的花朵。在钢筋水泥灯火绚烂下长大的我们却可能慢慢地纠结成一团枯草再也伸展不开。——六月十五(北京)
真想打六颗星,这样的文字,天才的灵性,从未被外界打扰过的那种灵性。——小夕(上海)
一次次乐不可支,又有点莫名悲伤。这书我很喜欢。〖有一点点当年看三毛书的感觉。——冬菇头蓓
不得不说,这是最近读得最舒服的一本散文了——路柒(北京)
最几年读过的最好的华语散文,让我对文学有了一些新的信心,最好的文字,在文坛之外,在真实的民间——Xiao (New York City)
有时描绘着美丽的景色,有时叙述着人物性格,有时又有点孩童般不经意的小幽默,这就是书中描绘不一样的人生,远离世俗后的浪漫艰辛。如果我去阿勒泰,一定带着书找你签名。——阿铭(温州)
清新质朴的文字,不加任何世俗雕琢的语言。她的文字的灵魂并不会因为这些质朴的文字而丧失光芒,反而越发明亮。她眼里的阿勒泰超过任何作家笔下的阿勒泰。她周围随处可以成为她笔下话题的生活和人物,他们和她一样都是极其平凡天真和充满对世界美好向往的。对于自然状态的描写正像她所感受到的哈萨克游牧人一样,生和死,都很平静,都是自然。这种感受怕是汉族朋友永远不能体会的。——敖登托雅(北京)
这书看了两三个月,之所以慢是因为每天晚上翻过三两页便睡着了,总以为自己也身在那荒漠中,走上河岸,站到高高的原野上,感受着那份孤独与成长宁静的美感。因为只要翻开一读起,就感觉相似,在这个城市。读了很长时间,感觉十分美好。最后合上书的瞬间,有些失落。真叫人爱上这个姑娘。——石子军(上海)
晚上坐在被窝里看这本书,想象着戈壁滩上的凛冽狂风,这样的女子热爱风暴,并与微风同行——布兔子(西安)
去过乌鲁木齐的山牧场,因为对新疆知道的很少,加之是旅游的地方,商业气息浓厚,所以没有很多感触,可是看了李娟的文字却那种毫无雕饰文字所感动,很平淡地诉说着每一个故事,却感觉就像发生在你的眼前一样,纵使生活是那样的艰辛,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却是满满的生活的热爱,回想着我曾经见过那些大眼睛高鼻梁的哈、维族的男人、女人和孩子,还有让我心生苍凉了无边际的戈壁大漠,对,就是那种感觉:太真实了,那就是我去而复返的新疆。——zzhd08999
一本纯洁朴素的叙事性小说,推荐年轻人读一读
文笔优美,带着孩子般的童趣和观察视角。看过之后,心中涌起一阵感动。好想去阿勒泰看一看。 ——Fairylandyy
这是朋友推荐的书,据说这是一本看着看着你就会想笑的书。 我喜欢轻松的文字,所以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朋友的推荐,仔细翻了翻其中的几篇,作者用调皮的语气描述身边的小事,甚是有趣,大为称快。先说句题外话,“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两本我是一起看的(“我的阿勒泰”里面有些照片,可见到阿勒泰的角落)。强烈建议亲们这样混搭着看,感触更深~~~~我就这么混搭着写吧…
刚看了几篇,“啊”——我的心震了一下,再看几篇——“啊”——又来了一下。 一个在疆北阿勒泰地区辗转迁徙的女子,作过小裁缝、开过家庭小杂货店、间或出门打工、而今又返回那个令人魂牵梦绕、寂寥又深邃的“角落”。我仿佛坐在她的小杂货店柜台边,听她缓缓讲着阿勒泰的见闻...冷不丁儿我又起身跑到书房那面墙壁前久久伫立,在那张大大的中国地图前找啊:阿勒泰、富蕴县、可可托海、阿尔泰山脉...沿着李娟的足迹...
整个阿勒泰蓦然向我展开:可爱的妈妈、可爱的外婆、可爱的牧民、可爱的酒鬼、可爱的孩童、可爱的牛、可爱的马、可爱的骆驼、可爱的河流、可爱的森林、可爱的...没有痛苦的艰难、没有欺诈的狡黠、没有潦倒的贫困、没有孤独的寂寥、没有哀叹的离别...那些所谓的时尚新锐的文字在李娟面前是多么的苍白、颓废、肤浅、毫无生命力。越是生活的,越是永恒的! 李娟和妈妈“曾渴望有一天能够找到这森林的精灵”——不需要啊,整个阿勒泰宛若一个巨大的水晶球,李娟就是这水晶球里滋生的精灵啊,她轻轻地、自在地转动着水晶球,阿勒泰的美在她手中魔幻般地一一展现... ——鹊踏沁园春
艰苦的条件都变成轻松的感受,印象深刻的是门缝里飘进的雪花,掉落在睡在门边木板上的作者脸上,她还会起身探看门缝里又大又圆的大半个月亮。 总之,就像大学的时代读三毛,喜欢,沉浸,和她一起流浪。 作者心思细腻,真实,读的时候仿佛自己和她在一起。
是听老公的介绍买的,买了我的阿勒泰后,我们俩争着看,看完了又送给同事看,现在买这一本,一定不会失望的,向大家强烈推荐李娟的书,真有当年三毛的风范,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极力推荐。 ——我爱酉酉
这本书怎么说呢?读来不像一个仅仅只在新疆戈壁滩上游曳过的女子所写,但它确实是。朴素的文字,明亮的心灵。的确,“这是被敬畏的大自然,和在大自然中的单纯人生”。
有多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文字了?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是简单的诉说,不掺杂欲望,真实,平和。我还看的另外的《万物有灵且美》系列,英国乡村一位兽医写的自己的生活,看后让人真的更加热爱这个世界,热爱每一草每一木组成的大自然。 现在外面的世界缺这些可以放在阳光下、明亮而温暖的叙述,娓娓道来,不急不缓,让我们想起我们在什么时候把自己内心深处这些宝贵的东西给弄丢了,丢失在滚滚红尘里,丢得再也找不到。 ——lingdodoo
忙的时候会忙的够呛,空的时候会空的发慌。又要买书了,《阿泰勒的角落》已读完,喜欢这样干净清爽的文字,没有赤裸裸的描述,没有矫揉造作,平淡清新的生出一些感动和温暖。——蓓丽

❼ 女医胎穿古代家,妈妈叫李娟的小说是哪部

你好
根据你的描述
你说的应该是《阿勒泰的角落》
如满意请采纳

❽ 李娟的流年书简。{如果明天雪漫江城,那是我写给你的情书}求这篇文章,谁可以给我发来看

《流年书简》选自《品尝时光的味道》,这篇文字写于2008年,李娟简介附下,《流年书简》正文附后。
李娟,居汉水之畔,读书写作。专栏作家。散文作品见《读者》《散文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海燕都市美文》《黄河文学》《小品文选刊》《红豆》《朔方》《文苑》《岁月》《华夏散文》《语文报高中版》《青春美文》《中国艺术报》《西安日报》《西北电力报》《华中电力报》《西南电力报》《国家电网报》等。
散文《春日记事(外一篇)》入选《2008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红尘中那清寒的玉》入选《2009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人间烟火》入选《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一件衣裳一个春天》《人间烟火》入选《中国随笔年度佳作2010》。有散文作品录入《最阅读》《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最优美的田园散文》。著有散文集《品尝时光的味道》。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我一直觉得,她的身上有一种东方女子含蓄而典雅的美。她的美与温和,又独具一种柔韧的力量。那样的力量,是涓涓细流,从山谷中无声漫来。那样的爱,更是一种力量,如山崖上晶莹的水滴,能滴水石穿。”这一段文字让人感到,作者自小习读过的古典文学典籍仿佛成为株株绿竹,成为支撑自己的学养之木。而大量涉猎近当代名著,又使她在写作时充满品尝时光味道的快意。也许,十三代古都赋予的生命胎记,让她自觉地于时下的喧嚣之外保持淡定与从容。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清傲冷寂,恰恰是她独具的一种文字手语。

《流年书简》 李娟
一细雪
这个冬天,天空一直飘着细雪。我的寒江一片晶莹,地上常落着一层淡淡的薄雪。江畔的梅花开了,红梅映雪,暗香浮动。
落雪之夜,读诗人的诗句:如果明天雪漫江城,那就是我写给你的情书。
云中锦书,水中鱼笺,纤纤尺素,枝上花笺。这些闲雅而古典的字眼,这些优美而娴静的词语,都是用来特指书信的。自古文人写给爱人的书信,有多少种?那些美丽如天鹅羽毛般的文字,那些纯洁如白雪般的诗句,飘荡在时空与梦想之间,飘荡在天空和大地之间,飘荡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我一直认为,从没有写过情意绵绵的书信的一对恋人,他们的爱情是苍白而可怜的。从来没有收到过唇齿留香的情书的女子,她的爱情,就像是屋顶上的袅袅炊烟。有的,只是现实生活的烟火和踏实的温暖。
但是,世间有哪个女子,不想要徐志摩写给小曼的《爱眉小札》中的情话:“龙,我的至爱,将来你永诀尘俗的俄顷,不能没有我在你身旁,你最后的呼吸一定得明白报告这世间,你的心是谁的,你的爱是谁的,你的灵魂是谁的。”志摩和小曼的爱情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有怜爱,还有呵护之爱,兄妹之爱,忘我之爱,献身之爱,狂热之爱,君子之爱。诗人徐志摩的一生,是以爱情为事业的一生。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找我人生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可是,徐志摩去世的那一年,小曼仅二十九岁。烟花一样绚丽的女子,在他远去的一刻也随之燃尽了韶华。小曼此后没有再嫁。她每天必在志摩的灵前现一束鲜花,整整三十年。
从别后,忆相逢,几番魂梦与君同。
后来她倾尽一生所有,出版了志摩的全集。那个时代,志摩并不是红色诗人,愿意帮他的朋友,已经不多了。唯有陆小曼一人,忍住所有的孤寂和哀愁,为他做了这件事情,她唯有以此寄托深深的相思。
这样懂得爱情真谛的男人,如曹雪芹、纳兰性德、晏几道和徐志摩。这样情深义重的女子如陆小曼、石评梅、宋清如、许广平
在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中,鲁迅亲密的称许广平叫“小刺猬”,许广平则称先生为“小白象”。我喜欢先生写给许广平的信:“这两个星期以来,我一点不颓唐,但此刻遥想着小刺猬之采办布巾之类,豫为小白象经营,实在乖得可怜,这种性质,真是怎么好呢。我应该快到上海,去管住她。”
无情未必真豪杰。在先生犀利似剑一样的外表下,竟然也掩藏着柔情如水的一颗心。先生有她相伴,再苦寒的冬天也有着梅花的欢颜。
爱着,就是踏雪赏梅,围炉夜话。爱着,就是江畔听涛,品茗吟诗。爱着,就是执手相看两不厌。爱着,就是一对灵魂默默的相知相许。爱着,就是身边飘拂着雪花般他寄来的云中锦书,细细读来,字字缠绵,唇齿留香。
那些才情和深情凝结的诗句,那些泪水和欢笑凝结的词句,让他们在盈盈暗香中沉醉。
二.青苔
读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其中提到他的原配夫人——朱安。
这个隐藏在鲁迅光环中的女人,一直侍奉鲁迅母亲几十年的女人,这个和老太太相敬如宾的女人,这个在鲁迅和许广平结合之后也不曾离开周家的女人。在鲁迅先生去世之后,有关人员去鲁迅先生的故居,向她寻找一些先生生前的遗物。她却说:“我也是先生的一件遗物。”
我也是先生的一件遗物。
读到这样的话,令我心惊。
一种深深的悲哀和凄凉刺过心壁。那个时代,不少这样的女子淹没在江南迷蒙的烟雨中。她们没有力量反抗,出走和离去。她们像是主人家里的一件物件,一把桌椅,任流年的尘埃层层的堆积,而后,被流光抛弃,被风尘掩埋。这样的女子,渐渐老了,老成屋瓦上一片片旧的青苔。无尽的苍绿,绿得经不起岁月之手的触碰,仿佛轻轻地一握,便滴出一点点清泪来。
三.寒江
我一个人在江畔的时候,正是薄雾笼罩的黄昏。白蝴蝶般的细雪正踏着轻盈的舞步走来,江面静谧如梦。江水在这里开阔而苍茫。寒冬的江不是瘦江,而是烟波浩渺,恍若仙境。
作家梭罗说,湖是大地的眼睛。我没有一面碧玉般的湖水,我却有一条清澈的汉江。我喜欢来看江水,不论是水光潋滟的,还是像此刻沉静如梦的。
江上,有渔人荡一叶小舟,缓缓地滑向江的对岸。时光流转,仿佛一瞬间回到古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幅淡然的水墨丹青。
一对老人从我身边走过。她说,怎么不见江边那一对天鹅呢?傍晚的时候它们常在这里的。他们看来是常来江边散步的。
在那!她指着远处江边的一丛芦苇说。
芦苇丛中,一对美丽的白天鹅仰着头,一会儿优雅的脖颈相交,一会儿低头觅食,安然的相依相偎。
曾看见一本书上说,天鹅总是一对对地觅食,一对对地相守。它们终生只有一个伴侣。若其中的一只死去,另一只也就活不了多久,它们一生不离不弃。世界上有些生灵,其实比我们人类忠贞和高贵。
雾迷离,江不语。
四.流年
乐府诗歌是东汉和西汉时期在民间流传的。
它最有魅力的,就是对于爱情炙热而率真的表达。其中《上邪》中情人对于爱情的誓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衰绝。山无棱,江水为之竭,冬雷滚滚,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对于爱情的宣言,是如此的果敢坚决。爱,就要爱到山无棱,天地合。这样的表白是没有理性的,但是真正的爱情从来都是狂热而勇敢的,没有算计和理智的,不是吗?
晏几道的小山词中写给爱人的诗句:“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欲将恩爱结来生,又恐来生缘又短。”苦苦相爱的人们,是何等的贪心和痴情?今生不能长相守,唯有长相思。今生不能长相聚,只待来生再续前缘。这样痴心痴情,如醉如痴相爱过的人,是无悔的,更是不枉此生的。
爱情的魔力,可以穿越地域,穿越年龄,穿越时空,甚至穿越生死。
法国作家杜拉斯写道: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于我来说,我觉得现在的你比年轻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的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是杜拉斯在她七十岁时创作小说的《情人》开篇中一段话。这段话,是由她口述,在雅恩•安德烈的打字机下如泉水一样涌现的。这段话,又仿佛是二十八岁的雅恩•安德烈说给年迈的杜拉斯的。
爱她,爱她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爱她,爱她苍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二十二岁的雅恩•安德烈是一名大学生,他作为杜拉斯的忠实读着,不停地给她写信,那一大箱的书信像是来自沙漠的呼喊和渴望。直到五年后的一天,暮年的杜拉斯终于给他的回信,这仿佛是回应了前世的召唤。
蒙塔来的诗歌写道:你穿越万里长空,我为你拭去额上的冰霜。
于是,安德烈来了,取代了书信,安德烈来到孤独苍老的杜拉斯身边。陪伴她十六年,直到她生命的尽头。
而爱情,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更不是一个盟约。爱情是扑向幸福方向的勇气和执著,爱情是人类精神世界最温暖的回望。他说,你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园和故乡。
繁花飞舞,那是风儿写给春天的情书。群星坠落,那是天际写给湖水的情书。细雪飘飘,那是天空写给大地的情书。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总有一个人,永远是你一生的至爱。
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却是一对相爱的灵魂。不老的,永远是美好的文字、诗歌和爱情。

❾ 李娟《回家》的深层线索是什么

李娟回家的深层线索是什么?一般谈到的深圳线索就是感情方面的线索吧,比如说情感的变化,态度的转变等等

热点内容
都市小说等级几重天的 发布:2025-07-05 16:22:02 浏览:16
老师的感人故事短篇小说 发布:2025-07-05 16:10:30 浏览:80
网恋女友是公司总裁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5:31:33 浏览:667
神棍的道系日常小说最新章节 发布:2025-07-05 15:01:15 浏览:409
免费完结杀手穿越小说 发布:2025-07-05 14:51:24 浏览:375
姓洛女主重生小说 发布:2025-07-05 14:49:46 浏览:89
别提你姐姐总裁小说 发布:2025-07-05 14:30:53 浏览:51
临界神迹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发布:2025-07-05 12:46:43 浏览:554
那些被下架的言情有声小说 发布:2025-07-05 12:46:41 浏览:629
魔女之旅小说伊蕾娜结局 发布:2025-07-05 12:45:12 浏览: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