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70部短篇小说
⑴ 白洋淀纪事的作者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篇。
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2019年9月23日,孙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⑵ 史铁生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1]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2][3]
2019年9月23日,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⑶ 宋璞的代表作是什么
不是宋璞而是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非、任小哲等。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丁香结》等。
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等。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宗璞长篇小说《东藏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精选集: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西征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曾在《收获》上部分发表。2018年《北归记》出版,这是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最后一部。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
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散文,真是受益又享受。
宗璞对创作情有独钟,她说:“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没有人写,读什么呢?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是要干这一行!”出版了自选精品集《风庐散记》。
⑷ 《平凡的世界》作者是谁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遥。
创作经历:
1970年,路遥在延川县文化馆编辑的油印小报《延川文化》上发表了《车过南京桥》的诗作。
1972 年秋天,路遥被调到延川县文艺宣传队当创作员。同年, 在诗人曹谷溪努力下,延川县成立了“文艺创作组”,创办了铅印的文学刊物《山花》,由几个在不同单位的文学青年共同编辑,路遥是其中之一。这期间路遥写了很多诗。
1973 年, 路遥被推选到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在延安大学期间,路遥在能够找到的欧洲文学史、俄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指导下系统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同年7 月,《延河》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优胜红旗》。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10 月, 路遥到西安,参加了《延河》编辑部召集的创作座谈会。从这个时候开始,路遥有了接触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作家的机会, 有幸得到他们的直接教诲。接着, 路遥相继发表了《姐姐》、《雪中红梅》、《月夜》等一批短篇小说。
1976年8月,路遥从延安大学毕业后, 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延河》做编辑工作。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同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人生》发表之后, 路遥又接连写作了发表了《在困难的日子里》、《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你怎么也想不到》等中篇小说。
1984年,开始筹备创作《平凡的世界》,1985年秋天,路遥来到铜川的陈家山煤矿为创作寻找素材。
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路遥因此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且该书未完成时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
1990年到1992年,路遥处在创作休整期。一方面要恢复一下严重透支的体力;另一方面,也好对创作进行一番思考。为了回答人们关于《平凡的世界》的诸多提问,路遥决定就《平凡的世界》创作问题写一篇随笔,这就是后来面世的《早晨从中午开始》。
⑸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系列《平凡的世界》和《红高粱家族》哪里可以买到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系列平凡的世界和红高粱家族可以在网上就可以购买到
⑹ 史铁生的代表作有散文什么、小说什么等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著名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老屋小记》《奶奶的星星》《来到人间》《合欢树》《病隙碎笔》《毒药》《命若琴弦》《原罪・宿命》《钟声》《午餐半小时》《我的丁一之旅》《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猜法》
⑺ 魏鸿儒的哪篇长篇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点赞
没有叫魏鸿儒的小说
下面是70部长篇小说名单
1《风云初记》孙犁
2《铁道游击队》刘知侠
3《保卫延安》杜鹏程
4《三里湾》赵树理
5《红日》吴强
6《红旗谱》梁斌
7《我们播种爱情》徐怀中
8《山乡巨变》周立波
9《林海雪原》曲波
10《青春之歌》杨沫
11《苦菜花》冯德英
12《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
13《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14《三家巷》欧阳山
15《创业史》柳青
16《红岩》罗广斌 杨益言
17《艳阳天》浩然
18《大刀记》郭澄清
19《万山红遍》黎汝清
20《东方》魏巍
21《青春万岁》王蒙
22《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23《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24《沉重的翅膀》张洁
25《黄河东流去》李凖
26《蹉跎岁月》叶辛
27《新星》柯云路
28《钟鼓楼》刘心武
29《平凡的世界》路遥
30《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31《红高粱家族》莫言
32《雪城》梁晓声
33《浴血罗霄》萧克
34《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35《九月寓言》张炜
36《白鹿原》陈忠实
37《长恨歌》王安忆
38《马桥词典》韩少功
39《抉择》张平
40《草房子》曹文轩
41《中国制造》周梅森
42《尘埃落定》阿来
43《突出重围》柳建伟
44《李自成》姚雪垠
45《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46《亮剑》都梁
47《茶人三部曲》王旭烽
48《东藏记》宗璞
49《雍正皇帝》二月河
50《日出东方》黄亚洲
51《省委书记》陆天明
52《水乳大地》范稳
53《狼图腾》姜戎
54《秦腔》贾平凹
55《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56《藏獒》杨志军
57《暗算》麦家
58《笨花》铁凝
59《我的丁一之旅》史铁生
60《我是我的神》邓一光
61《三体》刘慈欣
62《推拿》毕飞宇
63《湖光山色》周大新
64《大江东去》阿耐
65《天行者》刘醒龙
66《焦裕禄》何香久
67《生命册》李佩甫
68《繁花》金宇澄
69《黄雀记》苏童
70《装台》陈彦
⑻ 曹文轩经典少年作品都有什么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龙港村,中国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1]。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2]。1991年,出版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长篇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出版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获得国际安徒生奖[3]。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4]。2017年12月,凭借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5]。2019年,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6]。
中文名
曹文轩
外文名
Cao Wenxuan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盐城龙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