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的特点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22-08-02 23:17:55

❶ 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特点是............

从艺术手法上看,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作品情节的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合情合理,进而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动活泼,善于利用双关语、讹音、谐音和旧典新意,妙趣横生。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

❷ 小说巨匠欧亨利小说的特点具有独一无二性吗

世界范围内,有三名杰出的作家被评为短篇小说巨匠,他们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以及美国的欧亨利。作为美国短篇小说的鼻祖,欧亨利简介中是如何介绍他的,从欧亨利简介中,可以看出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翻阅欧亨利简介,世界对于欧亨利的评价又是怎样的?

欧亨利,本名叫做威廉·西德尼·波特,欧亨利是他的笔名。他出生于1862年9月11日,在度过了近四十八个春秋后,于1910年6月5日与世长辞。欧亨利的出生并不好,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但是由于父亲生活的无节制和酗酒的恶习,导致了家庭财政常常入不敷出,家境十分贫困,在母亲去世后,欧亨利便改由姑姑和祖母抚养,因为家庭的原因,欧亨利被迫于高中时中断学业,成为药店的学徒工只为养活自己。

欧亨利的一生并不平静,幼年时的困苦、成年后的挫折、爱人的离世、生活困顿给欧亨利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却因为如此,欧亨利也从不平静的生活中获得了许多灵感,这些灵感使他的创作才思泉涌,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成为美国最为有名的短篇小说家。在欧亨利的创作之路上,他的第一任妻子阿索尔·埃斯蒂斯给与了他重大的鼓励。

欧亨利的作品,因其幽默的讲述方式,获得了世界的赞美,成为了美国独特的小说家,并成为世界三大小说巨匠之一。

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背后都经历了众多的磨难,这些磨难串联成了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故事。作为美国的短篇小说之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欧亨利,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艰辛,这些经历同时也是他最为宝贵的财富,是他创作的原始素材。

❸ 欧亨利小说特点

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觉,又不得不承认他的合情合理。一般可以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丰富故事的内容。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故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❹ 莫泊桑欧亨利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各自特点以及风格是什么

1、莫泊桑

特点:(1)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并不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夸张的生平与难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论小说》),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的真实。

(2)莫泊桑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风格:现实主义小说艺术。

2、欧亨利

特点: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只有到了最后一刻,“谜底”才最终解开,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结局一般说来是比较令人宽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常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即“欧·亨利式结尾”。

风格: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

3、契科夫

特点: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

风格:现实主义。

契科夫:

(4)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的特点扩展阅读:

三人的短篇小说:

1、莫泊桑

《羊脂球》《俊友》《项链》《一生》《温泉》《归来》《我的叔叔于勒》等。

2、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一作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爱的牺牲》《心与手》《二十年后》等。

《感恩节的先生们》

3、契科夫:

《给博学的邻居的一封信》《皮靴》《马姓》《凡卡》《迷路的人》《预谋犯》《未婚夫和爸爸(现代小品)》《客人(一个场景)》《名贵的狗》《纸里包不住火》《哼,这些乘客们!》《普里什别叶夫中士》《猎人》《哀伤》《胖子和瘦子》、《喜事》《在钉子上》《胜利者的得意洋洋》《小公务员之死》《不平的镜子》等。

❺ 欧亨利小说创作特点

1、特点
①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②欧·亨利的小说通俗易懂,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何处,也无论主人公是何等人物,他的故事写的都是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
③欧·亨利小说中感人至深的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
④欧·亨利对恶具有同样的敏感,他把美国这个名利场上的把戏看得十分透彻,那些“丛林中的孩子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巧取豪夺,行的都“丛林法则”。
⑤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
2、人物简介
欧·亨利(英语:O. 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有时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少年时曾一心想当画家,婚后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后因在银行供职时的账目问题而入狱,服刑期间认真写作,并以“欧·亨利”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

❻ 请帮我概括莫泊桑,契科夫,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特点!

因为超过了可输入回答的上限,所以我删了一些不重要的,请谅解。
莫泊桑
他的长篇小说《漂亮朋友》,《一生》跻身名著之林。而他的短篇小说更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莫泊桑生于法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从小热爱文学,后求学巴黎。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战争结束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写作,并受到文学大师福楼拜的指点。1880年《羊脂球》使莫泊桑一举成名。
莫泊桑的创作生涯甚为短暂。自1880年后便病魔缠身,但他凭着自己的毅力,勤奋笔耕。1892年因精神病送往医院,笠年与世长辞。在短短的十余年中,他发表了300多部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1部诗集,3部游记。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艺术风格别树一帜。他观察深刻,见解独到,描写手法逼真自然,尤擅长运用简练语言勾勒人物形象,是之跃然纸上。就连对他颇有微词的作家纪德尔不得不坦言,莫泊桑“不失为一个卓越完美的文学巨匠”。
欧亨利
真实姓名:威廉·西德尼·波特
笔 名:欧·亨利
职 称: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之一。
1862年9月11日,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小镇。父亲是医生。15岁在叔父的药房里当学徒。五年后去得克萨斯州一个牧场放牛。1884年后做过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和银行出纳员。1896年,银行发现缺少一小笔款子,欧·亨利因涉嫌被传讯。他却取道新奥尔良去拉丁美洲避难。1897年,回国探望妻子,因而被捕,判处5年徒刑。在狱中曾担任药剂师,并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写作短篇小说,于《麦克吕尔》杂志发表。1901年,因“行为良好”提前获释,来到纽约专事写作。
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他曾以骗子的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短篇小说。作者企图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级的骗子,成功的骗子。欧·亨利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感情。因此,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都可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中。
从艺术手法上看,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作品情节的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合情合理,进而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动活泼,善于利用双关语、讹音、谐音和旧典新意,妙趣横生。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
契科夫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苦恼》、《万卡》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
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❼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有什么写作特色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从各个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颂扬了他们的真诚爱情和友谊、自我牺牲的高尚行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他小说的结尾采取喜剧的形式,表达深刻的社会内涵、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升华,并进一步指出这种现实的不可逃避性。以活泼的谈话式文体写成并以出乎意料的结尾为特征,这种风格的短篇小说也被称为“欧·亨利结尾”

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结局一般说来是比较令人宽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常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像《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这样的悲剧在欧·亨利的笔下是很少发生的。然而,意外的结局不能不经常依赖于某种偶然性,而太多的偶然性又不能不与现实产生距,所以“意外结局”一面使欧·亨利的小说显示得趣味盎然,同时也使它们缺乏深度。

两难的处理和意外的结局往往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幽默效果,在欧·亨利的小说中,幽默是贯穿始终的,有的专门是为幽默而幽默的。绑架孩子的歹徒被顽童折磨得苦不堪言,宁可倒贴钱把孩子护送回家。幽默家被近日复一日地制造幽默,竟变成了一个心力交瘁的吸血鬼,最终在殡仪馆的后房中才得以告别尘世的愚蠢,重新恢复了一个正常人的知觉。欧·亨利显然是把自己视为一个幽默家,他在《幽默家自白》中写道:“我的笑话的性质是和善亲切的,绝不流于讽刺,使别人生气。”这句话也适用于欧·亨利本人,他讽刺,但不流于讽刺,他的嘲讽和幽默通常是善意的,有时能令人震惊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如《生活的陀螺》和《钟摆》那样,它们体现了欧·亨利透视生活的能力。欧·亨利的语言本身也充满了夸张和幽默,而幽默能直到淡化事物悲剧性的作用,使大众读者更能接受。

❽ 欧·亨利小说的特点

行文简洁流畅,语言幽默风趣,内容蕴涵讽刺意味,结尾往往出人意料,故被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内容梗概

麦琪的礼物

妻子黛拉和丈夫吉姆在纽约过着贫困的生活,每天都要仔细计算努力节俭才能勉强度日。但圣诞节快到了,黛拉非常想给吉姆买一件礼物,买一件好的、稀罕的、有价值的东西,一件多少能配得上他,让他称心如意的东西。黛拉认为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让吉姆快乐,才配得上她对吉姆的爱情。不过现实是残酷的,黛拉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而她所希望的东西至少要20块。不过她想出了办法,那就是卖掉她引以自豪的,又是吉姆最喜欢的一头美丽的
长发--他们两个的珍宝之一。他们的另一个珍宝是吉姆祖传的怀表。黛拉用头发换来了20块钱后,经过仔细寻觅。终于找到了一条朴素高雅的白金表链,配吉姆的表非常合适,花了21块钱。回到家后她开始担心吉姆是不是还会觉得她漂亮,因为她现在头上烫着短短的的发卷。吉姆终于回来了,并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盯着她,然后让她打开一个小包--吉姆给她的礼物--一套嵌着宝石的玳瑁梳子,黛拉梦想中的梳子,正好用来装饰她美丽头发的梳子。然后她把表链给吉姆看,但吉姆已经用不着表链了,他把怀表卖了给黛拉买了梳子。虽然他们的好意落空了,但这并不是一个因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黛拉和吉姆之间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最珍贵的礼物,所以欧·亨利把它命名为麦琪的礼物,是神圣的,充满爱的,寓意深远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诗

苏比在纽约过着流浪生活,虽然身无分文,却不愿接受慈善机关提供的有失尊严的施舍。不过冬天快到了,苏比不能再露宿街头了,他计划去布莱克威尔监狱度过3个月,在那不愁食宿又有意气相投的人作伴。为实现理想苏比必须先做点违法的事情,于是他砸碎了橱窗的玻璃,可警察偏不认为是他干的。他又去吃了一顿饭并告知侍者他没有钱,不过他招来的是报复而不是警察。后又勾引一名少妇,希望警察会过来干涉,谁知这位少妇是一名妓女,苏比好不容易才摆脱她。接下来苏比大喊大叫,希望符合"扰乱治安"的标准,但警察不予理睬,他又对一个行人说对方的伞是他的,那人没有反抗,把伞给了他,这样苏比的希望又破灭了。但苏比在回家(某公园长凳)途中意外地在教堂窗外听见了风琴师奏的赞美诗,内心产生了奇妙的变化,琴声使他重新向往美好的一切,他看清了自己现在所过的是一种不光彩的日子。于是他下决心明天就去找份工作,要在世上活得像个样子,但就在这时警察没有任何理由就把苏比逮捕了,并把他关进他原来最想去的监狱。在苏比的故事里,无论哪一种处境心愿和命运都是相反的,命运捉弄他他却无可奈何,表现了小人物生活的一种普遍的悲哀,以及不分是非,黑白颠倒的世道,同时作者对于苏比这样的人物也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和怜悯。

最后一片藤叶

纽约华盛顿西区住着一群穷画家。苏艾和琼珊也住在这里。琼珊在11月得了肺炎,医生说只要她有求生的欲望就有康复的可能,但她却对生活及自己都绝望了,她躺在床上数着窗户对面院墙一株长青藤的叶子,她告诉苏艾说,等到风雨把最后一片叶子吹掉,她就会离开人世,像凋零的落叶一样。苏艾无法让她打消这个念头,于是把琼珊的想法告诉了住在楼下一位老画家。这位老画家也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但总是坚持自己终有一天会画出一幅杰作,他知道此事后也非常同情琼珊,他平时就经常帮助和照顾这两个姑娘。第二天,一场冷雨夹雪过去后,琼珊发现藤上还剩最后一片叶子。后来北风又起,又下起了雨,但藤上那片叶子依旧在那里,琼珊从这片不落的叶子上找到了生命的希望,渐渐康复了。不过苏艾告诉她,那位老画家因肺炎去世了,生病前曾顶风冒雪出去作画,画的就是对面墙上那片不会落的藤叶,那片给琼珊带来希望的叶子。这位老画家终于用生命画出了一幅不朽的杰作。

❾ 欧亨利的作品的独特艺术特征

创作特色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 欧·亨利
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欧•亨利思想的矛盾和他作品的弱点,与他的创作环境有极大关系。即使在他已经成名,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的时候,他的生活也依然经常处于拮据状态。他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为面包而写作的”。 [1] 欧•亨利因为他本身是一个穷苦的人,因此他的文章主人公大多是一些贫穷的劳动人民,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我认为,欧•亨利的小说之所以让我喜欢,是因为他的小说,我们往往猜不出结果是什么,而真正的结果会让我们难以置信,这也说明了他丰富的想象力,欧•亨利的小说语言很生动而且很精练,他的短篇小说一开始就抓住了我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小说中除了文字的幽默诙谐之外,总有一些让费人猜测的地方,他常常让我们以为以逻辑思维就可以猜到的结局,却往往情节一转,使故事的结尾变的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被誉为“欧·亨利式结尾”,这也是欧·亨利最为出名的一个方面。《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内容很多:其中多为描写一些小人物,描写美国西部牧场,描写那些死要面子,成天做白日梦的小职员,以及一些城市的骗子,和对拜金主义者的嘲讽。尽管欧•亨利对于社会现状总有不满,可他也没有放弃希望,因此,悲惨的故事和人物总会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结局,也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微笑里的辛酸,讽刺里的悲哀和无可奈何。
编辑本段写作特征
欧·亨利的小说通俗易懂,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何处,也无论主人公是何等人物,他的故事写的都是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一般说来,驱使人们行动的欲望和动机是相当复杂的,但是欧·亨利人物的思想相对来说却都比较简单,动机也比较单一,矛盾冲突的中心似乎都是贫与富。这一方面大概因为美国是个平民社会,不存在天生高人一等的贵族阶级,既然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贫富就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此时正值美国内战后的“镀金时代”,拜金主义盛行,坑蒙拐骗样样齐全,贪污舞泛滥成灾,似乎只人能赚到钱便是成功,并不问问钱的来历是否清白合法,难怪金钱的占有程度便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与欧·亨利同时代的马克·吐温说得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贫穷总是不方便的。但只有在美国,贫穷是耻辱。”欧·亨利笔下的芸芸众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金钱主宰的世界中,他们的处境动机,他们的的喜怒哀乐,大都与金钱的占有有关,所以欧·亨利描绘的世态人情,无论是善是恶,都有某种美国式的单纯。 欧·亨利小说中感人至深的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为了给丈夫购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妻子卖掉了一头秀发。而丈夫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尽管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从中获得的情感是无价的。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年轻画家顽强地活下去,老画家于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青藤叶。他为自己的杰作付出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一个富人已经沦落到挨饿的地步,但他坚持履行自己的一年一度在感恩节请穷朋友吃饭的职责。而刚吃饱饭的穷朋友为了使对方满意,也忠实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他们各自作出牺牲,为的是给他人一点安慰。所有这些都未必称得上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小人物们日常完成的小事,但正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善,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点。 欧·亨利对恶具有同样的敏感,他把美国这个名利场上的把戏看得十分透彻,那些“丛林中的孩子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巧取豪夺,行的都“丛林法则”。残忍遇到狠毒,小骗碰上大骗,强盗骗子纵然高明,却仍然斗不过金融家,华尔街的经纪人是决不手下留情的,更可悲的是,在这种对财富的角逐中,人们的灵魂受到腐蚀,年轻的姑娘明明在饭馆当出纳员,却偏偏装腔作势,假冒名门望族。忙忙碌碌的经纪人竟然忘了昨夜的新婚,向妻子再一次求婚。在一个金钱万能的世界里,父亲的财神可以在最关键的时刻制造一起交通堵塞,从而使独生子获得未婚的机会,爱神对此只能甘拜下风。 不过,欧·亨利笔下的善与恶并不那么截然分开,泾渭分明,它们之间有着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其中存在着良心发现,幡然悔悟,重新做人的种种可能性。决定洗手不干的保险箱盗窃犯为了救出不幸把自己反锁在保险库里的孩子,当众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准备着跟警察再去蹲监狱。一个自惭形秽,背弃了情人男人,毕竟还能尽自己的努力,让青梅竹马的姑娘断了对他的思念,快快活活地去重新开始生活。 欧·亨利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场面,在一个个生活的片断里,处于两难中的主人公必须面对抉择,这时不仅能集中刻画人物心理,也能充分展示生活中固有的矛盾。再加上欧·亨利具有把情节剪裁得恰到好处的本领,因而能在很短的篇幅内达到一种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而这也正是短篇小说成功的关键。 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结局一般说来是比较令人宽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常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像《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这样的悲剧在欧·亨利的笔下是很少发生的。然而,意外的结局不能不经常依赖于某种偶然性,而太多的偶然性又不能不与现实产生距,所以“意外结局”一面使欧·亨利的小说显示得趣味盎然,同时也使它们缺乏深度。 两难的处理和意外的结局往往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幽默效果,在欧·亨利的小说中,幽默是贯穿始终的,有的专门是为幽默而幽默的。绑架孩子的歹徒被顽童折磨得苦不堪言,宁可倒贴钱把孩子护送回家。幽默家被近日复一日地制造幽默,竟变成了一个心力交瘁的吸血鬼,最终在殡仪馆的后房中才得以告别尘世的愚蠢,重新恢复了一个正常人的知觉。欧·亨利显然是把自己视为一个幽默家,他在《幽默家自白》中写道:“我的笑话的性质是和善亲切的,绝不流于讽刺,使别人生气。”这句话也适用于欧·亨利本人,他讽刺,但不流于讽刺,他的嘲讽和幽默通常是善意的,有时能令人震惊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如《生活的陀螺》和《钟摆》那样,它们体现了欧·亨利透视生活的能力。欧·亨利的语言本身也充满了夸张和幽默,而幽默能直到淡化事物悲剧性的作用,使大众读者更能接受。

热点内容
第一风华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3 00:25:54 浏览:684
全班参与死亡游戏的小说 发布:2025-07-13 00:24:37 浏览:275
乳球总裁小说 发布:2025-07-13 00:19:52 浏览:504
网络小说排行榜网游 发布:2025-07-13 00:04:23 浏览:202
男主进入游戏的武侠小说 发布:2025-07-12 23:45:30 浏览:809
六百字短篇小说摘抄 发布:2025-07-12 23:44:07 浏览:224
网游之弑神传说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2 23:43:08 浏览:413
最新章节完整版小说 发布:2025-07-12 23:42:21 浏览:462
毒医嫡女小说全文免费 发布:2025-07-12 23:23:20 浏览:626
哪个网网络小说最好 发布:2025-07-12 23:10:15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