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获得了第七届什么短篇小说奖

获得了第七届什么短篇小说奖

发布时间: 2022-08-02 22:47:50

A. 贾平凹什么作品获第7届茅盾文学奖

1、贾平凹《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秦腔》内容简介
《秦腔》以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秦腔戏曲,一条线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两条线相互纠结,在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庄里演变着近三十年的历史。清风街有白家和夏家两大户,白家早已衰败,但白家却出了一个著名的秦腔戏曲演员白雪,白雪嫁给了夏家的儿子。夏家家族两代人主宰着清风街,而两代人在坚守土地与逃离土地的变迁中充满了对抗和斗争。三十年里,清风街以白、夏两大户以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大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给农民带来的心灵惊恐和撕裂。
3、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村。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黑氏》《美穴地》《五魁》《妊娠》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商州三录》《说话》《天气》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高兴》《古炉》等。

B.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都有哪些

一、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1、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农民作家周克芹所著的长篇小说,发表于《红岩》1979年2期。

小说以1975年冬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几个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民的抗争和追求。原是农村积极分子的许茂在是非颠倒的年代里变得孤僻自私,暴躁不安。他的四女儿许秀云的遭遇最为不幸。

2、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作家李国文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1年。

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

二、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1、李准《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是李凖所著小说。该书作为李凖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饱含了作者巨大的心血。作品分为上下两集,其中上集完成于1978年,下集完成于1984年,最初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1938年到1948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2、张洁《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是现代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1年。

《沉重的翅膀》是中国反映四化建设、工业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叙述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支持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进行改革,却遭部长田守诚反对。女记者叶知秋写了有关陈咏明改革的报告文学,反响很大,但有人借机造谣中伤郑子云。田守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暗中也与郑子云展开较量。

三、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1、路遥《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2、凌力《少年天子》

《少年天子》是作家凌力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87年首次出版。

《少年天子》讲述面临明、清鼎革之际的严峻局面,顺治励精图治,力求变革,但不断受到朝庭保守势力的阻挠,最终以政治上的失败、爱情的幻灭,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小说结构严谨,风格凝重,语言流畅。

四、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1、王火《战争和人》

《战争和人》 是作家王火创作的长篇小说,1987年—1992年出版分为三部出版,1993年首次结集出版。

全书以三部独立却又互相联系的的小说构成三部曲的形式,可以独立成文,也可首尾相衔,分别讲述了抗日战争前中后三个时期以国民党内部为视点的中国政局时局的变化。全书结构宏大,心理描写丰富细致,情节引人入胜。

2、陈忠实《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共50余万字,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五、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1、张平《抉择》

《抉择》是当代作家张平著长篇小说,1997年首次出版。《抉择》以现实生活中大中型企业的艰难为背景,描述了一群领导干部腐败和广大群众反腐败的激烈斗争。

《抉择》展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败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塑造了李高成这样一位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忠贞不渝、大义凛然,为国家利益抛却个人情义的反腐败英雄形象,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激扬澎湃之情。

2、阿来《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8年。

小说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六、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1、熊召政《张居正》

《张居正》是熊召政创作的长篇小说,共有四卷,2002年结集出版发行。

《张居正》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之上,作者又以飘逸的笔致,随处布置点染一些浪漫主义的情节与人物,并用“木兰辞”、“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等词曲,总摄各卷的情调与韵味,使全书平添了一种苍凉悲壮的诗意,这也是《张居正》一书的显著特色。

2、张洁《无字》

《无字》是当代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分为三部,2002年1月首次出版。

《无字》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风云际会,对20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

七、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1、贾平凹《秦腔》

《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秦腔》初版于2005年4月,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

2、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

八、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1、张炜《你在高原》

张炜在《你在高原》中塑造出大量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独具特色。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宁、曲两家故事作为主线,讲述了“高原”人们的生存方式,并在其中穿插了家族历史与祖辈和父辈的悲剧人生。

2、莫言《蛙》

《蛙》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万心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小说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2)获得了第七届什么短篇小说奖扩展阅读:

茅盾文学奖设立背景

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

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

C. 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哪些,贾平凹获得过什么奖

贾平凹怎么读,贾平凹是当代著名作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但是他的名字常常被人读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贾平凹怎么读把。
1
贾平凹怎么读

贾平凹(读音:jiǎ píng wā)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2
贾平凹的凹为什么读wa

贾平凹曾在自己的自传中说过,他名字最后一个字发wa,贾平凹的原名叫作贾平娃,这样读主要跟陕西方言有关。

3
贾平凹是谁

贾平凹是陕西人,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4
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哪些

《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

贾平凹创作出版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以《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六部作品为代表作,贾平凹先生依然在继续创作,未来还有更好更多的作品出版。

5
贾平凹获得过什么奖

2018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极花》(获奖)

2012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获奖)

2011施耐庵文学奖《古炉》(获奖)

2008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秦腔》(获奖)

2006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获奖)

2005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获奖)

1997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废都》(获奖)

1989全国优秀散文奖《爱的踪迹》(获奖)

1987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获奖)

1984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获奖)

197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奖)

D. 贾平凹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贾平凹的作品有:《观我》、《梅花》、《古炉》、《姊妹本纪》、《听来的故事》、《远山野情》、《小月前本》、《晚唱》、《秦腔》、《老生》、《浮躁》、《怀念狼》、《早晨的歌》、《逛山》、《制造声音》等等。

贾平凹的本名叫做贾平娃,他是我国当代的杰出作家,他的文学成就最主要就是体现在小说创作上面,但是在散文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成就。贾平凹的散文作品十分讲求情操所致,自然为文。浓浓的诗情画意也是他散文作品当中的一大特点。

贾平凹的小说作品非常注重对于自然意象的营造,神秘神秘现象的描绘也使得他的小说作品当中往往会含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倾向,这也就为他的作品添加上了一些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小说叙述上对自然的追求,让贾平凹的小说作品当中具体叙述时做到了自然呈现。

(4)获得了第七届什么短篇小说奖扩展阅读:

贾平凹是陕西人,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E.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的出处。

出处:冯骥才的《择一城终老,携一人白首》。

原文如下: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

写一字决别,言一梦长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

择一人相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深情,留一世繁华。

断一根琴弦,留一曲离别。我背弃一切,共度朝夕。

该句翻译:选择一个人一起白头偕老,选择一座城生死相恋爱终老此生,对爱情的执着于向往。

(5)获得了第七届什么短篇小说奖扩展阅读:

《择一城终老携一人白首》是楠小瓜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云中书城。

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

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其大力推动了很多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工作。其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其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散文《珍珠鸟》。

人物成就:

《感谢生活》《挑山工》曾获法国“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中篇小说《啊!》《神鞭》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

2010年入围“免网杯”中国文艺网络奖(中国网络代表最高荣誉)最佳作家候选人。

2017年12月,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冯骥才《俗世奇人新篇》获得短篇小说奖。

2018年8月11日,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参考资料:

冯骥才_中国作家网

F.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产生几个奖项的获奖作品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各评奖委员会8月11日经过投票表决,产生了七个奖项的获奖作品,其中北京作家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获中篇小说奖、宁肯的《北京:城与年》获散文杂文奖、刘大先的《必须保卫历史》和白烨的《文坛新观察》获文学理论评论奖。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此次鲁迅文学奖获奖的34部作品体现了过去四年来我国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所取得的成绩,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态势。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周大新认为,四年之间,老中青作家不少人参与到中篇小说创作里,积极认识和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在思想上有新的发现,艺术上有新的突破。本届短篇小说(含小小说)的参评作品数量在各门类中是最多的,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鲁敏认为,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短篇创作的活跃与丰盛。老将屡有佳作,新荷出手不凡,中坚更是繁花满目。

G. 《俗世奇人》中的全部故事都是什么

《俗世奇人》中的全部故事分别是: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张大力、冯五爷、蓝眼、好嘴杨巴、蔡二少爷、背头杨、认牙、青云楼主、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泥人张、绝盗、小达子、大回、刘道元活出殡。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在津门的民间传说、奇人异事。2018年8月11日,《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7)获得了第七届什么短篇小说奖扩展阅读

作为一部知名小说,《俗世奇人》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冯骥才移植天津相声语言的特点,在《俗世奇人》中运用大量的富于诙谐、嘲讽和节奏性的语言进行叙事,给小说笼罩上了一层“津味”色彩。如《死鸟》中有一段对贺道台伺候上司“心得”的描写,堪称经典,“摸透上司脾气,知道嘛的时候说嘛,嘛的时候不该说嘛;挨训时俯首帖耳,挨骂时点头称是……

就这种不是人干的事,贺道台却得心应手,做得从容自然。人说,贺道台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说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气篓子,一条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对吗?”

这段宛如相声开场白即“垫话”的叙事方式活生生地“画出”了贺道台阿谀奉承、巴结上司的丑陋嘴脸。其中“嘛”、“撒气篓子”、“顺毛驴”、“三脚踹不出个屁来”等方言俗语的使用给小说增添不少喜剧效果,减少了阅读时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隔膜,增加了亲切感。

另外,冯氏小说语言“节奏性与音乐性都极强”,上述一段层次分明,第一层是伺候上司的“准则”,第二层是贺道台伺候上司的“天性”;而且每个小句舒缓自如,不急促,不突兀。这种别致的语言风格正如相声语言一样,富于节奏感。而《洋相》一篇则通过“抖包袱”的语言形式来讽刺崇洋媚外的中国人。

H. 俗世奇人中每个人故事简介及人物性格,急求!!!!

1、苏七块,本名苏金散,是一个医术精湛,行医规矩奇特,性格倔强但不失善良的人。苏大夫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2、刷子李,刷子李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的故事。他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3、《酒婆》是出自《俗世奇人》的一篇短篇小说,为该书19篇文章之一,作者是冯骥才。讲述的是一个老女人一直喝酒馆的假酒,乐在其中,可是有一天喝了良心发现的老板卖的真酒后却丢掉了性命,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4、贺道台:贺道台叫仆人们用杆子打,用砖头砍,爬上树抓,八哥在树顶上来回蹦了一会儿,还不住地叫:“死鸟!死鸟!死鸟!”最后才挥翅飞去,很快就无影无踪了。 自此,贺道台就得了“死鸟”的外号。而且人们传这外号的时候,还总附带着这个故事。

5、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

6、冯五爷:冯五爷这一辈五男二女,他排行末尾,几位兄长远在上海天津开厂经商,早早地成家立业,站住脚跟。惟独冯五爷在家啃书本。他人长得赛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句,他背下句,这能耐据说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至于他出口成章,落笔生花,无人不服。都说这一辈冯家的出息都在这五爷身上了。

7、蓝眼:这看假画的名叫蓝眼。在锅店街裕成公古玩铺做事,专看画。蓝眼不姓蓝,他姓江,原名在棠,蓝眼是他的外号。天津人好起外号,一为好叫,二为好记。这蓝眼来源于他的近视镜,镜片厚得赛瓶底,颜色发蓝,看上去真赛一双蓝眼。而这蓝眼的关键还是在他的人鸟上。据说他关灯看画,也能看出真假;话虽有点玄,能耐不掺假。他这蓝眼看画时还真的大有神道──看假画,双眼无神;看真画,一道蓝光。

拓展资料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同名小说集。全书由18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参考链接:网络-俗世奇人

I. 冯骥才的资料50个字!!!

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1961年,毕业于塘沽第一中学。冯骥才的祖籍是浙江宁波,父亲冯吉甫,浙江宁波人;母亲戈长复,山东济宁人;兄妹六人,排行第三,为长子。1943—1951年,住在天津市大理道115号,在此度过童年。1967年1月1日,与顾同昭在大理道松竹里2号结婚;11月,生子冯宽。1989年,父亲病故。

(9)获得了第七届什么短篇小说奖扩展阅读:

2018年1月,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称号;8月,凭借小说集《俗世奇人》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11月,出版非虚构作品《漩涡里》;12月,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小说书写了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2019年4月,凭借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获2019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奖。2020年5月,被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聘任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J.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被誉为什么快!

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和教授。在文学上为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家。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
近期获奖
《苏七块》获第七届“茅台杯”《小说选刊》2015年度大奖(2016年)。
《俗世奇人新篇》获2015-2016年度“第16届《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2017年)。
获2015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颁发的优秀作家贡献奖(2016年)。
《俗世奇人新篇》获2015-2016年度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2017年)。 [32]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被选为2016全国报纸副刊年度美文(二等)、2016年度天津市新闻奖二等奖(2017年)、2016年度天津市新闻奖报纸副刊奖一等奖(2017年)。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远行,与异文明的初恋:冯骥才欧游手札》入选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8年)。
文集《我的文化人生只修不改》入选中国出版协会文学好书榜(2018年3月榜单)。
《意大利读画记》荣获《北京文学》2017年度“优秀散文”奖(2018年6月)。
《白洋淀之忧》获2017年度全国报纸副刊年度美文二等奖(2018年)。
《俗世奇人》(足本)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2018年)。

热点内容
第一风华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3 00:25:54 浏览:684
全班参与死亡游戏的小说 发布:2025-07-13 00:24:37 浏览:275
乳球总裁小说 发布:2025-07-13 00:19:52 浏览:504
网络小说排行榜网游 发布:2025-07-13 00:04:23 浏览:202
男主进入游戏的武侠小说 发布:2025-07-12 23:45:30 浏览:809
六百字短篇小说摘抄 发布:2025-07-12 23:44:07 浏览:224
网游之弑神传说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2 23:43:08 浏览:413
最新章节完整版小说 发布:2025-07-12 23:42:21 浏览:462
毒医嫡女小说全文免费 发布:2025-07-12 23:23:20 浏览:626
哪个网网络小说最好 发布:2025-07-12 23:10:15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