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拾金不昧的故事短篇小说

拾金不昧的故事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8-02 21:09:15

Ⅰ 拾金不昧的故事50字数

我在路上看见前面有一位高高的个子,头上戴着帽子,身上穿着白色皮夹克,蓝裤子的叔叔,正在匆匆忙忙的往前走,好像有什么急事似的。他一边往前走,一边从口袋里拿出纸巾擦额头上留下来的汗水。一不小心他把钱包也带了出来,啪!钱包掉在了地上,可叔叔没有感觉到,他向驶来的出租车招了招手,坐上出租车飞快的离去了。我边追边喊:“叔叔等一等,您的钱包掉了。”可他丝毫没有听到。我手里拿着捡到的钱包想:平时老师教育我们好孩子要拾金不昧,我是把钱包交给警察叔叔呢,还是在原地等失主呢?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辆汽车突然停在他的面前,车门打开了,里面下来一位急得满脸通红的叔叔,正是那位失主。我连忙跑过去问:“叔叔您是不是丢了钱包?”叔叔迫不及待地说:“是的,是的,是我丢的。”我马上回答说:“叔叔,给您。”叔叔说:“谢谢你了,小朋友,这是我们家的救命钱。”我说:“不客气,拾金不昧是大家都应该做的,叔叔您快忙您的去吧,不要耽搁了。”

Ⅱ 古人的美德,中国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有哪些

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

有一卖菜人早起去集市上菜。半路上捡到一沓钱,趁着天黑,就把钱揣了起来。天亮以后,查了一下,好大一笔钱,有十五两银票。拿了一张半两的,买了两贯的肉,三贯的米,放在挑担里,也没有买菜,就回到家中。把事情如实告诉了老母亲。

其母不信,怒说:"你在欺骗我啊,就算是有人丢的,也不会丢这么多,一两张也就罢了。不是你偷的吧?如果真是捡的,就赶紧给人家送回去。

“的确是捡的,但是送给谁,怎么还啊?”

“你在哪里捡到的,就在哪里等着失主回来,然后还给他!”母亲说。

“我们家一辈子都没有过一次买这么多米和肉的时候,你一次买了这么多,一定会招来祸端的。”母亲马上催促儿子回去还钱。

回去,果然看到失主在寻找。卖菜人敦厚,没有追问失主丢失钱物多少,直接就把东西还了。旁边看热闹的人觉得,失主应该拿出一些银两,有所表示。

没成想,事主竟是一个吝啬小人。“我丢了三十两银票,如今只拿回来十五两,怎么奖赏啊。”事主说自己拿回的钱数不对,卖菜人一时语塞,双方争辩不休,告到了衙门。

审案者觉得,卖菜人说得诚恳,于是暗地里叫人请来他的老母亲,了解了情况,果然一致。于是升堂结案:失者失银票三十两,拾金者捡到十五两。

“这样看来,买菜人捡到的十五两,并不是丢钱人所丢的钱。这十五两,看来是老天赏赐给这位慈祥仁义、知书达理的老母亲的。”-审案者把钱给了卖菜人,命其拿回去孝敬贤母。

又对丢钱人说:“你丢的是三十两,应该是丢在了别的地方,自己再去找找吧!”-于是,呵斥他离去。

围观的人无不拍手称快。


(2)拾金不昧的故事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拾金不昧的补偿问题

对于失物复得,一般失主肯定对归还者表达谢意。如果主动要求取得补偿、索要报酬会不会变味,随着不断增多的失物归还索要补偿事件见诸报端,中国人几千年拾金不昧的品质,在今天的社会里反复遭受着“拷问”。

作为规定有形物的归属和法律关系的基本法,物权法草案无法回避拾金不昧这一话题。草案规定:所有权人、遗失人等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遗失物的保管费等必要费用。这是中国首次立法对拾金不昧者进行经济补偿。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兴富就认为,凡是捡到东西了,都要给钱,不给钱就可以留置,这与传统的社会公德是相互矛盾的,还是应该大力提倡拾金不昧。

复旦大学高丽建副教授也认为,从经济学角度讲,遗失物付费也许是合理的;但如果什么事情都用金钱量化,无疑会导致我们整个社会精神世界的失落,也会让一些高尚行为庸俗化。

也有专家认为,现行民法通则没有明文规定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等于把道德要求写进了法律,这显然拔高和夸大了普通人的思想觉悟程度,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利益的要求,这容易导致拾得人失去归还的动力。

北大法学院教授王轶认为,草案写进了归还遗失物有权索取必要费用的新规定,是把公民由假想中的道德圣人恢复为普通人。

拾金不昧补偿标准

物权法草案在规定遗失人须支付保管费等必要费用的同时,还规定若未支付必要费用,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有权留置遗失物。其实,调查发现多数人在自己丢掉东西失而复得后,愿意给返还人适当补偿或者馈赠,但人们经常困惑的是究竟该补偿多少。

补偿究竟包括些什么内容,实际生活中也不是完全依照现行民法通则执行,而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按总额的百分比来支付;有的支付费用的同时适当小额酬谢;有的按照悬赏广告的承诺来支付。

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屈茂辉认为,应大胆借鉴德、日等地民法中关于遗失物拾得者的补偿立法。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德云则认为,物权法作为基本法只是确定拾金不昧者可以获得赔偿这一原则,具体的操作是很复杂的,不同的物、不同的情形,可以通过法院判例来解决。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对拾金不昧者的补偿,物权法只是规定一个原则,而具体如何补偿主要还是靠当事人之间的约定。

物权法草案最后如何从法律上规范拾金不昧行为,还有待审议。人们期待通过后的法律给“拾金不昧”带来一种适应现代社会、更易于为遗失人和拾得人接受的全新内涵和理念

Ⅲ 乐羊子妻拾金不昧的故事.

乐羊子妻
范晔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如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
《乐羊子妻》参考译文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Ⅳ 中国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

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

(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4)拾金不昧的故事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拾金不昧:shí jīn bù mèi

成语解释: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典故出处: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乃呼里长,为之谋宅于市廛,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灯》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近义词:路不拾遗

反义词:贪得无厌、财迷心窍

成语举例:我们每个人都应从小养成拾金不昧的好品德。

Ⅳ 生活中的拾金不昧作文200-300字,亲身经历的

1、
在我的记忆中,小丹是我最敬佩的人。
他很贪吃,但是他也是个拾金不昧的人。
记得有一次,小丹拿着小卖部买的零食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突然,他发现在校园不远处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他充满了好奇,于是,他用脚踢了一下,没想到,从里面滚出了一个鼓鼓的钱包。他急忙从地上捡起钱包。来到一棵茂盛的树下,然后,他东看看,西看看。发现周围没有一个人。便坐在树下打开钱包一看。啊,他惊呆,里面有好几条银行卡和好些零钱。这对他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啊。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把钱交给了警察处理。
这就是我敬佩他的原因。

2、
拾金不昧是古老的文明道德行为。一直以来,许多拾金不昧的市民频频出现。近日,就有位外来务工人员拾金不昧的精神出现在广州。
普天同庆的国庆假期,人们都与家人一起欢度节日。但胡老伯却没那么幸福,因为他的儿子患了重疾,正在住院治疗。因儿子患病急需用钱的他,这天他来到XX银行柜员机取钱,银行卡一插进去,柜员机立即吐出了2900元人民币。当时他总觉得很奇怪,再查查自己银行帐号余额,也没有少呀,胡老伯没有马上带钱离开,而是立即打电话报110,他知道一就是柜员机出毛病,二就是有不法分子设圈套骗财。
不一会,电视台记者找到胡老伯并采访他。记者问:为什么你现在这么需要钱,你得到了2900元,不占为己有?胡老伯说:不是自己的钱,数也数得不开心,用也用的不安心。可见胡老伯真是一位善良、老实的人。
后来谜团终于解开了:原来也是有个外来务工人员去柜员机将自己两个月的工资转账回家盖房子。因为程序没有完全操作好,所以轮到胡老伯是时吐出了2900元。
2900元失而复得,年轻的外来工,牵着胡老伯的手,千感激万多谢,他知道老伯急需用钱治儿子的病,就把部分的钱捐出来作为酬谢金,但胡老伯死硬不要,还是那句话:不是自己的钱用也用得不舒服。
虽然是一件小小的拾金不昧好人好事的故事,却深深地让我感动,远远地影响着社会民风。“拾金不昧”的精神是文明道德行为之一,生活中也有许多文明道德行为,需要我们去耐心发现,也需要我们去创造奇迹。
拾金不昧像是一片树叶,许多树叶汇集在一起,就是一片树林;拾金不昧像是一个零件,许多零件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部机器;拾金不昧像是一滴水,许多一滴水融合在一起,就是一片海洋。我相信以后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拾金不昧文明道德行为出现的。

3、
有一次,我和詹永健一起到公园玩。
来到街上,我们看到街上人来人往真是热闹。
我突然发现路旁的电话亭里有一只黑色的小包。我立刻走过去,拿起黑色的包打开来看。我看到里面有好几百元现金,还有一张银行卡,一张身份证……詹永健看到我在翻包里的东西,认为我要拿里面的东西连忙走过来把包从我的手里夺了过去。他同时对我说:“别人的东西不能碰。丢了东西的人一定非常着急。我们得想办法尽快找到他,把东西还给他。”说着,他低头看那只小包,看到里面有一张身份证。他立刻拿出身份证来看。因为身份证上有这个人的家庭地址。然后,他对我说:“我们去找这一个丢失小包的人。”我说:“何必呢,吃吃力力地去找他,还不如把钱分了,实惠!”他说:“不行!失主一定会十分伤心的。”于是,我跟着他去找失主。我们找到了一幢二层楼那里,问了一个人。对方说:“你们要找的人就在楼上第二间里居住。”詹永健说:“知道了,谢谢你!”
然后,我们找到了失主家。詹永健看到失主不在,里面只有一位老奶奶。他就上去问。知道了老奶奶是失主的母亲,詹永健就把小包交给了她。那老奶奶非常感激,想招待我们,还要给我们钱。我们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不用了,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
然后,我们告别了老奶奶再去公园玩了。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詹永健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学生,别人的就是别人的,不能占为已有。

4、
傍晚,放学了,小冬整理好书包,回家了。
路上,他忽然看见前面一位骑自行车的叔叔从车上掉下了一个包,他连忙跑过去,把掉下来的包捡了起来,想:我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拾金不昧。他想到这里,于是,他向那位叔叔大声喊道:“叔叔,叔叔,您的包掉了。”
一开始,那位叔叔没听见,直到红灯亮了,小冬连忙跑上前去,把包递给了那位叔叔,叔叔摸摸小冬的头,感激地说:“谢谢你小朋友,要不是你,我的包不知被谁捡去了呢!”小冬说:“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事情,不用谢!”
这个时候,周围的人都向小冬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Ⅵ 拾金不昧的故事

古代拾金不昧故事一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半天,早已是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正好来到“十六铺”的茶楼,进去匆忙喝了点茶就急忙赶回去交差,以便好好休息一下。
贾先生回到商行才发现皮袋子不见了,顿时如雷轰顶、大汗淋漓、吓懵了,慌乱中更加说不清道不明。老板看他神色慌张、张口结舌,语无伦次,认为其中有诈。于是厉声斥责他辜负了东家的信任,并说如不赶快归还就送他见官。一千八百多银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阿,如果不乱花,足够一个人用一辈子,他贾先生又如何赔得起呢,责任重大,又有口难辨,感到这辈子完了,绝望地大哭起来。
话分两头,另有一位浦东人,姓义,也在租界从商,因运气不好,赔了个精光,于是买好了那天午间的船票准备渡江回乡。因为离上船时间还早,也来到“十六铺”茶楼,想慢慢喝着茶来消磨这段时光,也好考虑一下以后的生活怎么办。恰好是在贾先生刚匆匆离去时义先生就到了。义先生刚坐下,发现身边的椅子上有个小皮袋子,也没多加理会,慢慢喝起茶来。许久仍不见有人来取,义先生疑惑起来,提了提感觉沉重,打开一看,他眼珠子差点没惊的掉出来:竟然全是光闪闪的银元!
义先生惊喜交加!这可真是一笔大财啊,它不但可以改变自己目前的穷困潦倒状态,而且后半生衣食也有余了。但他又转念一想:不行,钱财是各有其主的,这钱我不能要!要是因为我把钱拿走了,失主因此而丧失名誉,甚至失掉性命,我的罪孽可就佐大了!
那个年代,一般正经人都知道“不义之财不能取”的道理。义先生心想:既然今天让我拾到了这些钱财,我就应该尽到责任、物归原主。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茶楼的客人只剩了八九个,看他们的神色,没有一个象是丢了钱的,只好饿着肚子等下去。
一直等到掌灯的时分,茶客都回家去了,只剩了义先生一人,他仍然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过往的人……。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面色惨白、锒锒跄跄的朝这里奔来。来人正是贾先生,后面还跟着两个人。一进茶楼,贾先生就指着这个茶桌对那两人说:“就是那里,我当时就是坐在那里的!”,三人径直向义先生桌子走来。
义先生看得出他们就是失主,笑着对贾先生说:“你们掉了钱袋吗?”贾先生不可置信的盯着他一个劲的点头。“我等你们很久了”,义先生说着拿出那个皮袋子给他们看。贾先生感激的浑身颤抖,说:“您真是我的救命大恩人哪!没有您,我今晚就要上吊了!”
原来,贾先生发现钱丢了时,就想返回去沿途找一遍,虽然能找回的希望渺茫,但也只有这一条路了。可是主人怕他潜逃,不准他出门,他费尽口舌说了半天,主人才叫两人陪他出来寻找,还嘱咐陪人务必把他带回去。
二人互报姓名后,贾先生要以五分之一作为酬谢,义先生坚决不要;又改为十分之一,义先生还是不要;再改为百分之一,义先生生气了,严词拒绝。贾先生不知如何酬谢才好,于是说:“那我请您喝酒,好吗?”义先生仍然坚决推辞。最后,贾先生说:“不谢我心怎安!明天早晨在下在某某酒楼恭候,恳请恩公大驾光临,不见不散。”说罢一揖,掉头走了。
第二天早晨,义先生居然来了。贾先生正要施礼再谢,义先生却抢先道谢,说:“多亏您昨天丢了钱,让我捡回了一条命!”贾先生一头雾水,正待细问,义先生接着说:“我昨天原定渡江回乡的,已经买好了午间一点钟的船票,因为等您来取钱把船耽误了,回到住处得知,那条船行驶到半途被急浪打翻,船中23人全都淹死了。我如果上了那船,岂不也一命归西了?是您救了我的命啊!”说罢再拜。两人互相感激的一塌糊涂。
周围的客人们听了都啧啧称奇,纷纷举杯向他二人祝贺,说义先生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故事到此还没结束。贾先生三人回去后,把事情一说,老板也十分惊奇,感慨地说:“这么好的人真是难找啊!”,非要见见义先生不可。结果两人见面后非常投缘,经过一番长谈后,老板极力挽留义先生,并高薪聘请他主管账目。几个月后老板就招义先生当了上门女婿。再以后干脆把生意全交给了他打理。
穷困潦倒的义先生拾金不昧的故事很快传开了,他的诚信、仁义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大小客商都纷纷找上门来与他做生意,他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义先生竟拥资数十万,成为了当地的大富翁。

古代拾金不昧故事二
顺治十年(公元年)的农历三月份,龙溪县(今福建省龙海市附近)的一位名叫黄中的老农,跟他的儿子一起撑着小船,去往漳州的东门买粪用来肥田,泊船码头厕所里的粪便,一向是归黄中买的。父子二人担着粪桶进了厕所,忽然看见一个腰袱——相当于现在很多喜欢旅游的朋友系在腰上的腰包——黄中将腰袱带回了船,解开一看,只见里面有六十两黄金。儿子一看大喜,说这下咱家可发财了,黄中严肃地对他说:“这一定是上厕所的人丢失的,如果是有钱人,不会把贵重的财物包好后缠在腰上,所以很可能是穷人丢的,穷人能攒六十两黄金并带出来,想必是救命的钱,怎么能据为己有?我要等着失主回来。”儿子生气地争执起来,说咱们种一辈子田也挣不来这么多钱,现在白来的钱又不拿,岂不迂腐,说了半天也没有用,生气地走了。黄中把金子重新用腰袱包好,藏在船尾,抱着竹篙等失主回来。
“良久,遥见一人狂奔而来,入厕周视,彷徨号恸,情状惨迫。”黄中连忙上前问他出了什么事情,那人说:“前一阵子官府抓住几个山贼,山贼被拷打之下,胡乱攀指,说家父是他们同伙,结果家父被抓进了大牢,多亏乡亲和士绅们一起作保,州官才答应,缴齐一百二十两黄金作为保释金,释放家父,我把家里的房子和田地都卖了,又朝亲友借了一些,只凑齐了六十两,州官说先交一半也行,等家父出狱后,我再慢慢凑齐剩下那六十两,我赶紧把金子放在腰袱里,急匆匆去州里,谁知走到这儿突然内急,上厕所时,解了腰袱放在一旁,由于心焦意乱,出来时没有把银子带上,现在银子丢了,我死不足惜,老父亲可怎么办啊!”说着泪如雨下。
黄中仔细问清楚他所丢腰袱的颜色、里面的银子是怎么包封的,“俱符”,然后拿出那个腰袱对他说:“金子都在这里,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那人惊喜过望,激动得连说谢谢,非要给黄中留下十两金子,黄中拒绝道:“我要是有那个贪心,为什么不直接拿走全部金子,非要等你回来再要你这十两呢?”说完撑着船离开了。

古代拾金不昧故事三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
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
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Ⅶ 关于拾金不昧的故事100字有哪一些

一条金手链 十床首长徐方家的爱人张桂兰,早晨一开门就在门口看到有一个金光灿灿的东西,弯腰拣起来一看:竟然是一条金手链。 张桂兰八十多岁了,她一生中没有享受过金手链的待遇。张桂兰年轻的时候,人们都不讲究穿戴,那个年代也没有金首饰,更不用说佩带黄金首饰。等她年纪大了后,出现了金首饰,但这些奢侈似乎已不属于她们,而只属于她们的下一代享有了。 张桂兰惦量了惦量足足有十克多的金手链,把它交给了护士长,希望能尽快找到它的主人。 护士长知道:科室里的工作人员很少有人戴手链之类的饰物,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不讲究,更多的是因为工作关系。果然,她问了一遍科室人员,没有一人说有丢失。 张桂兰也留心地问过病友,也没有人说有丢失或发现有人寻找丢失物。 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过去了,这条金手链还在护士长的抽屉里锁着,似乎它的主人已将它遗忘。 这条手链到底是谁的呢?丢失的主人一定很着急。 正当护士长准备把它交给院里时,科里的一位护士说:好像六楼有人来找过什么,护士长马上与六楼取得联系,果然,六楼住院病人在来五楼做心电图时,丢失了手链。 当主人看到丢失这么久的手链找回时,高兴极了

Ⅷ 拾金不昧童话故事

有一天,小熊在地上捡了十块钱,他很高兴地拿着钱回家给熊妈妈看,妈妈看后也很欢喜地说:“谁捡的到的就归谁了。”

小熊得到了钱又得到了妈妈的赞赏,开心的拍手说:“太好了……太好了……”然后拿着钱蹦蹦哒哒的去买好吃的去了。

第二天小熊把这件事告诉了全班同学,小猴一听惊讶地说:“哎呀!我刚捡了一块橡皮,那么这块橡皮就归我了?”

小猴的.同桌小山羊看见橡皮叫道:“不对,那是我的橡皮。”说完伸手要抢。

小猴那里肯依,拿着橡皮满教室里乱跑,边跑边说:“我捡的理应归我。”

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大象老师推门走了进来。只见教室里一片狼藉,小猴满教室乱跑乱串,小羊在后面紧追不舍。大象老师非常生气问:“你们在干什么?”

小猴把小熊说的话重复了一遍说:“按小熊妈妈的说法,这块橡皮是我的捡的不是就应该归我吗?”

小羊在一边道:“怎么能归你?那橡皮本来是我的,我不小心弄掉了地上,现在你应该还给我。”

他们吵了半天,大象老师才听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没有说小侯和小山羊谁对谁错,而是把小熊的妈妈请到学校里来。

小熊的妈妈接到通知,来到了学校。大象老师让她坐下了听他讲课,熊妈妈随手把包放在一边,坐在小熊边上准备听老师讲什么。

可奇怪的是,大象老师并没有去讲课,而是走到熊妈妈的包前,拿包就往外走。

熊妈妈急忙叫住大象老师说:“老师你拿着我的包去哪?”

大象老师说:“什么你的包。这包是我刚在教室里捡到的,现在它归我了。”

熊妈妈又气又急地说:“你这是什么老师呀?拿了别人的东西硬说归你了。”

大象微笑地说:“这可是我和你学的,你不是告诉小熊谁捡到的就归谁吗?”

熊妈妈听完顿时面红耳赤说:“这……这……”

最后大象老师把包还给了熊妈妈语重心长的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要失职呀!”

熊妈妈惭愧的点点头。

Ⅸ 有关拾金不昧的短篇小故事

一条金手链

十床首长徐方家的爱人张桂兰,早晨一开门就在门口看到有一个金光灿灿的东西,弯腰拣起来一看:竟然是一条金手链。
张桂兰八十多岁了,她一生中没有享受过金手链的待遇。张桂兰年轻的时候,人们都不讲究穿戴,那个年代也没有金首饰,更不用说佩带黄金首饰。等她年纪大了后,出现了金首饰,但这些奢侈似乎已不属于她们,而只属于她们的下一代享有了。

张桂兰惦量了惦量足足有十克多的金手链,把它交给了护士长,希望能尽快找到它的主人。
护士长知道:科室里的工作人员很少有人戴手链之类的饰物,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不讲究,更多的是因为工作关系。果然,她问了一遍科室人员,没有一人说有丢失。
张桂兰也留心地问过病友,也没有人说有丢失或发现有人寻找丢失物。

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过去了,这条金手链还在护士长的抽屉里锁着,似乎它的主人已将它遗忘。
这条手链到底是谁的呢?丢失的主人一定很着急。
正当护士长准备把它交给院里时,科里的一位护士说:好像六楼有人来找过什么,护士长马上与六楼取得联系,果然,六楼住院病人在来五楼做心电图时,丢失了手链。
当主人看到丢失这么久的手链找回时,高兴极了。
她原以为她心爱的手链再也不会找回来了,现在物归原主,她找回的不仅仅是一条金手链,更找回了一个心情,和一段甜美的往事。
她特地买来鲜花送给拾金不昧的张桂兰,感谢她的拾金不昧和纯金的品质

热点内容
中短篇现代虐心小说 发布:2025-07-13 00:50:50 浏览:230
召唤师亡灵法师双职业网游小说 发布:2025-07-13 00:40:24 浏览:466
完本经典灵异小说排行 发布:2025-07-13 00:32:24 浏览:596
第一风华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3 00:25:54 浏览:684
全班参与死亡游戏的小说 发布:2025-07-13 00:24:37 浏览:275
乳球总裁小说 发布:2025-07-13 00:19:52 浏览:504
网络小说排行榜网游 发布:2025-07-13 00:04:23 浏览:202
男主进入游戏的武侠小说 发布:2025-07-12 23:45:30 浏览:809
六百字短篇小说摘抄 发布:2025-07-12 23:44:07 浏览:224
网游之弑神传说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2 23:43:08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