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明代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

明代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

发布时间: 2022-07-28 21:22:47

Ⅰ 明代是短篇小说的兴盛时期,著名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分别是谁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Ⅱ 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并举出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作品

1、起源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

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代表人物作品:刘义庆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2、发展阶段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

代表人物作品: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

3、转化阶段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品:《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等。

4、成熟阶段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清代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

代表人物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

(2)明代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

1、《西游记》: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还有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2、《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三国都是一部在文学界上享有盛名的历史小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3、《水浒传》: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综合”,以它杰出的艺 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的社会意 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 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 反”。另外一个就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时代敢于“现实”和文学相结合的写作是“作家”人格的一种突破。

4、《红楼梦》:是集讽刺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古代罕见名著。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网络全书风范的长篇小说。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Ⅲ 明清小说的明代小说

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又可概分为五类﹐即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英雄传奇小说和公案小说等。 代表性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
《三国演义》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经各家说话人熔裁敷演﹐由罗贯中於元末明初写定。初不分回﹐只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是清初毛宗岗改定的。此书生动描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三国鼎立﹐最後司马氏统一天下的复杂历史﹐结构宏伟﹐场面壮观﹐人物众多。有些人物颇具特色﹐成为某一类型人物的代表﹐如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但总的来说﹐《三国演义》重于叙述历史事件而薄於文学创造﹐人物有类型化的倾向﹐语言半文半白﹐显示出由历史向文学嬗变的痕迹。
《水浒传》或题施耐庵著﹐或题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描述北宋宣和年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逼上梁山﹐“替天行道”的雄壮故事。宋江事史载甚略﹐宋人话本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名目﹐水浒故事已在民间流传﹐至《大宋宣和遗事》记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义梁山泊﹐已略具《水浒》雏形。水浒故事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由文人加工写定成书的。《水浒传》情节曲折﹐故事性犟﹐善於在叙事中刻画人物﹐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成为妇孺皆知的文学形象﹐但虚构成份多於《三国演义》。它是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在文学史和汉语史上都有很高价值。
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於唐代僧人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经的事迹﹐由吴承恩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改写而成。该书想象丰富﹐手法浪漫﹐语言诙谐﹐是白话小说中独树一帜的优秀之作。书中塑造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和胆小自私的猪八戒两个受人喜爱的文学形象﹐孙悟空的形象是人民群众敢於同恶势力作斗争﹑不怕困难等优秀品质的艺术概括﹐也寄托了人民战胜邪恶势力的美好理想。
刊行於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词话》在白话长篇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摆脱英雄与神怪的传统题材﹐转而表现现实日常生活的创始之作。作者题兰陵笑笑生﹐前人疑为王世贞﹐不可信﹐近年又有屠龙﹑李开先﹑贾三近诸说﹐但均缺乏有力证据。该书籍《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故事为线索﹐演成百回长书﹐虽假托宋代﹐反映的却是16世纪北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作者熟悉市井生活和市民语言﹐描摹人情世态细致传神﹐语言泼辣生动。但书中对官僚地主放纵肉欲颇多自然描写﹐影响了这部书的价值与流布。 此外﹐较著名的明代长篇小说还有熊大木的《北宋志传》﹑郭勋的《皇明英烈传》﹑许仲琳(或曰陆长庚)的《封神演义》﹑董说的《西游补》﹑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等﹐均在中国文学史占据一定地位。
明代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的兴起﹐是明后期社会政治腐败的产物。较著名的有李春芳著《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无名氏著《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余象斗著《皇明诸司公案》等﹐歌颂著名的清官包拯﹑海瑞﹑况锺等。但多追求情节离奇曲折﹐艺术上较粗糙﹐多夹杂迷信描写﹐并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同时在思想内容上也往往夹杂着鬼神迷信和封建说教。明代的短篇小说主要是白话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摹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故被称为“拟话本”。现存最早的明人辑印的话本集是《清平山堂话本》。收集白话短篇作品较多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书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人的拟话本两部分。其后,凌蒙初模仿“三言”创作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均为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其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占很大的分量,这类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进步的爱情婚姻观念,批判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
部分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黑暗政治,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另有些拟话本描写了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生活和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拟话本承袭了宋元话本的传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生动曲折,感情色彩鲜明。它艺术手法更加成熟,特别是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更加趋于丰富细腻。比较优秀的作品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除“三言”、“二拍”之外,明代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 《醉醒石》、 《西湖二集》等。明代的文言小说,是沿着唐宋传奇的线索发展而来的。较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有: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明人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写法上模仿唐宋传奇,缺乏创作新意,因而成就不高,其影响远不及白话短篇小说。

Ⅳ 明清小说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明(1368年-1644年)清(1644年-1911年)是两千年宗法君主集权社会的晚期,周秦两制交集的制度一如秦汉以来之惯常,不过秦制尤其昭彰,其弊端也因此被有识之士批评,谋求变革声音此起彼伏,如清初顾炎武即称自己所处的时代“已居于不得不变之势”。

在晚清和民国初,突破模式,中国历史上的工业文明——大变革为目的的民主党开始,和明清时期的中间这个伟大的价值转向国内前夕特征是资本主义萌发和早期启蒙文化,国际条件,现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

然而,“萌芽”微弱,“觉悟”稀少。明清主流文化延续了秦汉以来的正常状态,而扬基化的文化变革则潜伏着。所谓“常数”包含着“变”,“变”包含着“常数”。

传统文化为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明清小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继承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拓展上进行了创造性的阐发。

传统文化为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明清小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继承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拓展上进行了创造性的阐发。

(4)明代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扩展阅读:

显著的影响

同时在思想内容上往往掺杂着鬼神迷信和封建说教。明代短篇小说以白话短篇小说为主,白话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明代白话文短篇小说是对宋元白话文的模仿和学习的产物,因此被称为“拟文”。

现存最早的智记对话集是清代平山堂。明末,冯梦龙编辑了《三言》(启迪天下,一般之言警示天下,恒言唤醒天下)。

《三书》由宋元文本和明代模拟文本两部分组成。后来,凌梦初模仿三炎创作了这两幅作品,合称“二牌”。

两者都是模拟文本。摘要“三言”和“二拍”是明代白话文短篇小说的代表。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其中,关于爱情和婚姻的作品尤为重要。这些作品反映了公民进步的婚恋观念,批判封建伦理的非理性,赞美青年男女为婚姻独立和幸福生活而奋斗。

他的一些作品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邪恶黑暗的政治和科举腐败,描写了人民的苦难。另一些则描述了小商人和手工艺人的生活和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它们继承了宋元叙事的传统,通常具有故事情节强烈、情节生动、情感色彩鲜明的特点。其艺术手法更加成熟,特别是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趋于丰富细腻。

Ⅳ 明代小说的短篇小说

明中叶以后,随着宋元话本的整理刊行,文人摹拟话本而创作白话短篇小说之风日盛。今存最早的明人辑印的话本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的《清平山堂话本》,分《雨窗》、《长灯》等6集,每集10卷,每卷1篇,共收话本60篇,故全书总名为《六十家小说》;今存15种。又万历间熊龙峰刊印的话本今存4种。以上两种话本集都包括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在内。收集作品较多而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初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每集收话本40篇。包括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两部分。明末凌濛初仿“三言”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则基本上是凌氏创作的拟话本。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面。其中爱情婚姻题材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了对爱情婚姻自主要求的肯定和对封建礼教及门第观念的批判,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乐小舍拚生觅偶》、《玉堂春落难逢夫》等。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等篇中,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情婚姻观念。谴责薄幸男子也是这类小说表现的重要内容。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政治的黑暗,是明代拟话本的一个重要主题。描写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生活与思想的作品,显示了明代拟话本新的思想特色,比如歌颂小商人的勤劳诚实、互相帮助的友情以及对发财致富的追求等。这是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和在社会上活跃的表现,是明中叶以后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但“三言”、“二拍”中的拟话本,美化统治阶级、宣扬封建礼教、张皇鬼神迷信等充满糟粕的作品,也占了相当数量。拟话本在艺术上大体保持了话本小说的特色,如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完整、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等。但也有不同之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都趋于丰富细腻,篇幅也明显增长;而在口语运用和生活气息上则明显地逊于话本小说。

除“三言”、“二拍”外,明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还有《石点头》、《醉醒石》、《西湖二集》等十多种,成就都不高。如鲁迅所指出的:“明人拟作末流,乃诰诫连篇,喧而夺主,且多艳称荣遇,回护士人,故形式仅存而精神与宋迥异矣。”(《中国小说史略》)但其中也有一些篇章,文笔生动,形象鲜明,于人情世态的描绘中,呈现出封建社会生活大量不合情理的事物。

Ⅵ 明代是短篇小说的兴盛时期,著名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分别是

三言二拍》包括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和《警世通言》以及凌檬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每一部分都分上下册,每一册都有十万字之多,整个“三言二拍”就可谓洋洋上百万字.
《三言》原称“古今小说”,本意就是包括了宋、元、明三代的作品.下百二十篇小说里,有宋、元、明三代的“小说家”话要屯有明代人用话本体写的通俗小说;有说话人、书会才人的旧本,也有文人拟作的新篇.它包罗古今,融会场也间作品和文人的创作或再创作,前人统称之为通俗小说或话本小说.

Ⅶ 章回小说产生的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章回小说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它的雏形时期。

其模板是唐末俗讲和宋元讲史话本。这时的俗讲和讲史话本为了讲述方便,开始采用分卷分目的形式。

第二阶段是它的初起期。

其模板是创作于元末明初、刊刻于明代中叶以后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平妖传》、《忠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往往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故事核心,加进了不少群众和作家的创造;形式上比以往的讲史话本更长,由主要供说话人作为说话底本而变成主要供普通读者阅读。

第三阶段是它的成熟期。

代表模板是明中叶以后的大批章回小说,如《西游记》、《金瓶梅》等。这时的章回小说情节更加复杂,人物和事件描写也更加细腻。但在体裁上仍然保持着“讲史”的叙述痕迹。到了明末清初,章回体才得到最后的完善。

章回体的文体特征:

1、艺术特征——因为通俗小说的前身是说书艺人讲述故事,讲述故事基本上是诉诸听觉,所以就形成了章回小说在艺术上严格的可叙述性。

2、形式特征——章回小说在形式上采用散韵结合的方式,保留着早期讲史的痕迹。其中散文是主体,韵文是过渡。

3、叙事特征——在叙述方面,它很注意说与听的关系。绝大多数章回小说前面都有一个入话。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三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章回体小说常常采用“卖关子”、吊胃口的手法,在情节的关键之处戛然而止,以调动听众或读者对情节的急切关心。

热点内容
无尽恐怖世界小说最新章节 发布:2025-07-14 21:05:56 浏览:162
网游小说主角自己享受 发布:2025-07-14 20:58:22 浏览:376
总裁在上我在下小说笔趣阁 发布:2025-07-14 20:41:09 浏览:161
虚拟重构游戏小说 发布:2025-07-14 20:24:26 浏览:848
网络小说海报图 发布:2025-07-14 20:22:16 浏览:662
武峡小说经典 发布:2025-07-14 20:22:06 浏览:220
可以听的网络小说 发布:2025-07-14 20:13:39 浏览:237
古代言情小说男主粗糙 发布:2025-07-14 20:12:47 浏览:895
与闺蜜的遗弃游戏小说 发布:2025-07-14 20:05:22 浏览:624
无耻主角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7-14 19:33:59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