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萧红墓有哪些短篇小说

萧红墓有哪些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7-25 20:46:54

① 萧红墓畔口占作者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对萧红的思念之情

“红山茶”之隐喻比德,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红山茶之花性花品,所蕴含的意义岂不正是萧红一生品性风采的写照——凌寒高洁、冷艳不群、坚忍不屈、执著奔放 。采摘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戴望舒这样一位情深意笃的诗人心目中对亡友最好的缅怀与祭奠,放置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诗人最好的告慰与祭奠。

② <萧红墓畔口占>的意境

《萧红墓畔口占》是近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

这首诗是诗人戴望舒在萧红墓前凭吊时的口占之作,它包含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沉感慨。诗句采用口语,质朴且明快;叙述十分简洁,却能让细腻而又深沉的感情从中自然地抒示出来。

原文如下:

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2)萧红墓有哪些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

创作背景

萧红在1942年因病客死香港,葬在浅水湾,年仅31岁。诗人在1938年去香港,1941年香港沦陷,他因宣传抗日而被捕入狱,并受伤致病。

1944年作者虽已获释出狱,但祖国山河破碎依旧,作者心情仍然是十分沉重的。

作者前往浅水湾探访萧红的墓地,这首诗是作者在萧红墓前凭吊时的口占之作。

文学赏析

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看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

倘若知道了诗人和被凭吊者萧红特殊而不幸的遭遇,那么就会有别样的感悟了。

这首诗艺术上的特点是:诗句采用口语,质朴且明快;叙述十分简洁,却能让细腻而又深沉的感情从中自然地抒示出来。

③ 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是被称为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是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重点:

语文常识包括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文体知识重点掌握的是: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说明对象、特征、方法;议论的论点、论据、论证。文学常识重点掌握的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基本知识;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化常识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到的日常生活经常应用的文化常识。

重点掌握的作家:

中国现代作家:鲁迅、茅盾、老舍、朱自清、冰心、赵树理、周立波、吴伯箫、臧克家、鲁彦、魏巍、杨朔、王愿坚等。

中国古代作家:孔子、孟子、左丘明、韩非、司马迁、陶渊明、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范仲淹、苏轼、施耐庵、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

外国作家:安徒生、都德、契诃夫、莫泊桑、高尔基、马克·吐温、奥斯特洛夫斯基等。
重点了解的作品有:

《诗经》、《论语》、《左传》、《战国策》、《孟子》、《列子》、《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著作。
文体知识应重点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

②说明的对象、特征、方法。

③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

④应用文的格式、种类等。

附1-6册重要的作品、作者:

冰 心 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

《小橘灯》(小说)

巴 金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繁星》(散文)

郭沫若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诗集《女神》、话剧《屈原》

《石榴》 (散文) 《天上的街市》(诗歌:选自诗集《星空》)

《在萧红墓前排五分钟讲演》(讲演)

鲁 迅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戏》(小说 选自《鲁迅全集》)

《一件小事》(小说 选自《呐喊》)

《故乡》、《孔乙已》(小说《呐喊》)

《论雷峰塔的倒掉》(杂文) 《坟》

《“友邦惊诧”论》(杂文)《二心集》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命的意义》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朱自清 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

《春》(散文)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

老 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济南的冬天》(散文)

《在烈日和暴雨下》(《骆驼祥子》)

《龙须沟》(戏剧)

安徒生 丹麦作家

他的童话有160余篇《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

《皇帝的新装》(童话)

列御寇 战国 《列子》

《两小儿辩日》

《愚公移山》

蒲松龄 字留仙 别名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人 文学家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狼》

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他与王维并称王、孟。

《过故人庄》

白居易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观刈麦》《钱塘湖春行》《卖炭翁》(叙事诗)(选自《白氏长庆集》

《钱塘湖春行》

陆 游 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晏 殊 北宋初期词人,字同叔

《浣溪沙》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词牌

马致远 号东篱 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天净沙 曲牌名

魏 巍 当代作家 长篇小说 《东方》

散文 《我的老师》

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都 德 法国小说家 《最后一课》(短篇小说)

林嗣环 清代人 《口技》选自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周立波 当代作者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分马》节选自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高尔基 苏联作家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

散文诗 《海燕》

杨 朔 作家主要作品散文集《海市》、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

《荔枝蜜》(散文 选自《杨朔散文选》)

孔 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陶渊明 东晋诗人 名潜 字元亮 《陶渊明集》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传记)

杜 甫 唐代诗人,字子美,被后人称为“诗史”

《春望》、《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

《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少陵集详注》

文天祥 南宋大臣、文学家。《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如梦令》选自《漱玉词》

如梦令 词牌名

契诃夫 俄国作家

《变色龙》(小说)选自《契诃夫小说选》

伏契克 捷克斯洛伐克

报告文学《二六七号牢房》 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

沈 括 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活板》选自《梦溪笔谈》(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之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叶圣陶 《苏州园林》(说明文)

《多收了三五斗》(小说《叶圣陶选集》)

柯 岩 女作家诗人

《周总理,你在哪里》

贺敬之 诗人《回延安》(选自《放歌集》)

《白毛女》延安鲁迅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

马南屯阝 原名邓拓

《从三到万》、《事事关心》(选自〈燕山夜话〉)

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著有《刘梦得文集》

《陋室铭》(《全唐文》)

《秋词》(选自《唐诗鉴赏辞典》)

《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

周敦颐 字茂叔 宋代著名哲学家

《爱莲说》(选自《周子全书》)

韩 愈 字退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倡导“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看选自《昌黎先生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歌)(《韩昌黎集》)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

《关雎》《蒹葭》(爱情诗)

《君子于役》

王安石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湖阴先生壁》

辛弃疾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西江月 词牌名 选自《稼轩长短句》)

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奚谷生唐代诗人 作品有《李义山诗集》

《夜雨寄北》、《无题》

茅 盾 散文《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

马克·吐温 美国进步作家

《竞选州长》(小说)《婴儿》(讲演)

苏 轼 北宋文学家 号东坡先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

《记承天寺夜游》(散文 选自《东坡志林》)

《水调歌头》、《江城子 密州出猎》(词 选自《东坡乐府》)

《乐府诗集》 曹操 《观沧海》《龟虽寿》

《陌上桑》(汉代乐府中的民歌)

《木兰诗》(北朝民歌)

李 白 唐代诗人 《李太白全集》

《宣州谢月兆 楼饯别校书叔云》《渡荆门送别》《行路难》

李 贺 字长吉唐代诗人 作品有《李贺诗歌编》

《雁门太守行》

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

《渔家傲》(词牌名 选自《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艾 青 原名蒋海澄 代表作《大偃河,我的保姆》

《给乌兰诺娃》选自《艾青诗选》

吴敬梓 字敏轩 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范进中举》

吕叔湘 《人类的语言》《论“基本属实”》

顾颉刚 历史学家

《怀疑与学问》选自《通俗论集》

孟 子 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柳宗元 字子厚,唐代文学家著有《柳河东集》

《捕蛇者说》(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始得西山宴游记》

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王 勃 字子安 唐代初年的诗人与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杜少府之任蜀川》选自《王子安集》

岑 参 唐代诗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

张养浩 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家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莫泊桑 法国作家

《我的叔叔于勒》(短篇小说)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求》

罗贯中 元末明初小说家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

左丘明 春秋时期人,《左传》是根据鲁史所写的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

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

诸葛亮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

苏 辙北宋文学家

《上枢密韩太尉书》选自《苏辙集》

曾 巩 字子固 北宋文学家

《墨池记》选自《元丰类稿》

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 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④ 电玩巴士下载psp模拟器是不是去藏经阁

端木蕻[hòng]良(1912.9.25—1996.10.5),满族,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1912年 9月25日生于辽宁昌图,满族。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1932 端木蕻良
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大江》﹑《求是》﹐长期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主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地的海》、《大时代》、《上海潮》、《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短篇集《憎恨》等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新都花絮》、《风陵渡》、《红灯》、《红夜》、《雕鹗堡》等篇都是有影响的佳作。1938年与萧红结婚。1940年,与萧红到香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多次到农村、工厂和部队深入生活,并创作了《墨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等大量讴歌新生活的散文作品。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十年浩劫后,端木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勤奋的创作加入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先后写出了《怀念老舍》第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江南风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而尤以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1979年《曹雪芹》上卷行世,海内外颇多赞誉。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又添重笔。1996年10月5日,这位跨越现当代文坛的辽宁籍著名作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为世人所流传。同时,文章《土地的誓言》被录用为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9课。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端木蕻良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端木蕻良与萧红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端木蕻良作品
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从1936年至1938年,他在上海和武汉等地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创作亦走向成熟与多产,计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以及《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一系列风格独异的短篇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位置。 1938年5月,端木与萧红在武汉结婚。 1942年萧红在香港病逝后,端木旅居桂林,后又辗转于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积极投身于新品有长新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时代》、《上海潮》、《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新都花絮》、《风陵渡》、《红灯》、《红夜》、《雕鹗堡》等篇都是有影响的佳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 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多次到农村、工厂和部队深入生活,并创作了《墨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等大量讴歌新生活的散文作品。 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十年浩劫后,端木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勤奋的创作加入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先后写出了《怀念老舍》第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江南风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而尤以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 1979年《曹雪芹》上卷行世,海内外颇多赞誉。 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在中国国当代文学史上又添重笔。 1996年10月5日,这位跨越现当代文坛的辽宁籍著名作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编辑本段笔名的由来
说法一:随养父姓
中国著名国画师端木梦锡的孙子端木小明说的,内容是说端木梦锡先生曾经和端木蕻良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因为同姓,所以问及到家世,然后端木蕻良先生说自己本不姓端木,是随养父改的姓,后来用这个笔名发表了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
说法二:避免迫害
《闽南日报》2002年10月9日吴桂玲所写的短文《战争与作家的笔名》,里面说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曹汉文为了掩人耳目,避免遭到迫害,所以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 端木蕻良书法作品
既不被人猜疑,又让人难以模仿的名字。于是,用了‘端木’这个复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东北红高粱中的‘红粱’移作名字。这样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他当时身处白色恐怖之中,公开使用‘红’字,很容易招来嫌疑。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将‘端木红粱’中的‘红’字改为‘蕻’了。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这样‘端木蕻良’就成了曹汉文的笔名”。 在亲属中也并无姓端木者。是在1936年经郑振铎推荐给《文学》杂志发表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时,想取一个不与别人犯重的笔名——复姓‘端木’、名‘红梁’(他的家乡至今管高粱叫红梁)。责编王统照嫌‘红’字在当时惹眼犯忌,建议换成一个较生僻的‘蕻’字。后觉‘蕻梁’二字组合起不理想,便又改为‘蕻良’。
编辑本段罗曼蒂克(爱情史)
萧红与端木蕻良(以下简称端木)是1937年10月在武汉相识的。因为都是东北老乡,也都是文人,端木与萧红夫妇一开始就相处得不错。据锡金回忆文章所写的情况看,四人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又像同志会,同吃同住,关系融洽而随便,经常讨论文学创作、时势发展,扬言要组织宣 端木蕻良作品
传队,开办饭馆等。在这段时间里,萧红对端木很有好感,两人在一些问题上也有相同的看法。端木身材瘦高,穿着洋气,说话和声细雨,性格内向,孤傲、文质彬彬,与萧军的粗犷、好强、豪放、野气形成鲜明对比。当几人在争论问题时,端木一般都站在萧红一边。 端木从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只是采取迂回战术。这些都使萧红产生好感。尤其让萧红感到欣慰的是端木“不只是尊敬她,而且大胆地赞美她的作品超过了萧军的成就”。这是其他朋友没有做过的。过去只有鲁迅与胡风赏识萧红的才华,萧军嘴上不说,心里是不服气的,其他朋友也是如此。因此端木对萧红文学成就的赞赏,对萧红有特殊的意义,使她感受到来自一个男性的对她才华的赞美。这就使二萧本已裂痕重重的感情生活面临着新的考验。萧军本人、萧红与端木都敏感地发现了三人之间关系微妙的变化。 萧红在临汾与萧军分别后,与端木有了更多的接触,常常主动找端木谈创作,谈她的身世。并同塞克等人一起逛西安古城,欣赏碑林书法。两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还没有确定恋爱关系,直到萧军又来到西安后,萧红提出与萧军正式分手时,萧红与端木也没有真正考虑过两人的关系。这时的端木还从没有想过要结婚的问题,而萧红也还拿不定主意到底怎么办。但两萧分手后,形势急转直下,两人感情迅速发展。 1938年4月萧红与端木到了武汉,5月在武汉举行婚礼。对于两萧的离异,朋友们大都感到惋惜,并且人们大都谴责端木是第三者,其实这是不公平的。萧红与端木在两萧分手以前的交往没有超过朋友的界限,只是在两萧分手后,两人的关系才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并不是一种少男少女的盲目热恋,带有颇为冷静理智的色彩。当胡风提议让新娘新郎谈谈恋爱经过时,萧红说:“张兄 端木蕻良
,掏肝剖肺地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历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永远分开的时候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但萧红与端木结合后,受到许多朋友的非议与疏远。她感到友情的封锁,这给她带来了新的烦恼与苦闷。萧红与端木最初结合是有感情基础的。但两人性格的差异日渐在生活中显露出来,互相都会感到失落与幻灭,感情悲剧也就不可避免,萧红尽管倔强勇敢,但毕竟需要丈夫的呵护与温存,况且是在多难病重时期更是如此。而端木从小只受到别人照顾溺爱,依赖性很强,又是生活能力很差的人,不会也不懂得要关爱呵护妻子,反而仍要萧红来为他操心受累。从武汉撤退时,萧红让端木先走他就先走了,在香港萧红同意他突围,他就准备突围撤离了,他这种只顾自己的举动使萧红自然感到被冷落被遗弃了。再加上日本侵占香港,庸医误诊,萧红病情恶化等客观因素。萧红终于不幸在1942年1月22日病逝了。 端木在萧红去世18年后才续娶钟耀群为妻,由此可见他对萧红的感情还是很深的,他不仅一直保存着一缕萧红的遗发,而且经常写诗怀念萧红,这些诗都不是为了发表,只是表示他心底里对萧红的感情。十年浩劫以后,端木几乎年年都要自己去广州银河公墓,为萧红扫墓,自己不能去时就托朋友去,并写悼诗献于墓前。 1987年11月4日,端木与钟耀群一起到萧红墓前祭扫并献词一首,题为《风入松·为萧红扫墓》:生死相隔不相忘,落月满屋梁,梅边柳畔,呼兰河也是萧湘,洗去千年旧点,墨镂斑竹新篁。惜烛不与魅争光,箧剑自生芒,风霜历尽情无限,山和水同一弦章。天涯海角非远,银河夜夜相望。从中不难看出,萧红在端木心底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性格内向孤傲的他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思念,他的哀悼,他的忏悔,这的确挺感人的。可惜萧红再也听不到了,她注定要一个人走路,这就是一个女性的宿命。 端木蕻良和萧红

编辑本段旅居桂林
端木先生旅居桂林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所以有关端的研究,都把他在桂林这段时间作为重点。 端木蕻良在桂林,主要活动内容还是从事文学写作,大量的创作成果表明,桂林时期是他一生创作生涯的重要时期。 小说创作是端木蕻良的主要创作内容,在桂林,他写下了大量小说作品 端木蕻良作品
。计有《初吻》(短篇小说)、《早春》(短篇小说)、《雕鹗堡》(短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长篇小说,未完)、《琴》(短篇小说)、《红夜》(短篇小说)、《女神》(短篇小说)、《前夜》(短篇小说)、《饥饿》(短篇小说)、《几号门牌》(长篇小说,未完),出版了长篇小说《大江》(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3年4月出版)。 《科尔沁旗草原》是端木蕻良早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1942年,端木蕻良由香港转到桂林之后,怀着对遥远故乡的的思念情怀,开始续写《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这第二部,由于后来未能写完,也未能印刷成书出版,当时发表于1943年3月至11月桂林出版的《文艺杂志》第2卷第3期至第6期与第3卷第1期上,一共5章,约4万字。在这5章里,主要人物是两个,一个是被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小说第一部的末尾已被折磨死去的灵子,一个是第一部尚未出场的丁宁的哥哥丁兰。小说体现了端木蕻良对中国妇女的地位、命运和对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端木蕻良在桂林创作的短篇小说主要有《早春》、《初吻》等。这些作品,写了一批在家乡土地上生活的纯良美丽的农村女子。端木蕻良在她们身上,寄托了自己对遥远的眷恋,寄托了自己对灾难家园的关切。《初吻》、《早春》两篇,代表了端木蕻良上世纪40年代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两个作品,都是写的幼年时代的生活内容。小说写出了一种撩人心魂的情,连同那精美明丽的景物描写、动人的人物心理刻画,洋溢出与一般抗战小说不同的艺术韵味和意境,真正体现出了小说中的一种艺术美,从而成为上世纪40年代中国短篇小说的重要收获。 端木蕻良在此时期写的一些神话小说、历史小说,如《蝴蝶梦》、《女神》、《琴》、《步飞烟》等,也都是以女性为描写中心的。这些小说,充满着作者真切鲜明的爱与憎 端木蕻良作品
。端木蕻良正是通过对农村青年女性美好形象的塑造,在对她们悲惨身世的记叙中,流露出他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无限爱恋,对善良者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的。 在桂林,端木蕻良还创作了《晴雯》、《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话剧)、《红佛传》等剧本;写有《哀李满江》、《赠瘦石》、《秋日访迩冬不遇》等诗作。除以上已发表的作品外,据笔者访问端木蕻良时了解到,端木蕻良在桂林,还写有《薛宝钗》(剧本)、《龙女传》、《三月手记》。这些作品,有的已决定发表,发了预告,后因桂林大疏散,刊物被迫停刊而未能发表。 端木蕻良在桂林还写了不少文学论文和文学札记。计有《写人物——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历史剧问题座谈》(座谈会记录)、《心浮私记》(札记)、《论艾青》、《向〈红楼梦〉学习描写人物》(论文)、《我的写作经验》)等多篇。可以看出,端木蕻良在桂林参与抗战文艺活动是大量的,写作成果是丰富的,作品较抗战前形式更为多样,内容、题材现扩大了。
编辑本段风格转变
思想的提升与创作的转变
端木蕻良在桂林,是他创作思想得以提升、创作道路发生较大转变的时期。1942年,端木蕻良来到桂林不久就写出了《我的写作经验》一文,这是他对自己十年来创作的一个总结,文中表达了他极重要的文学思想。他提出了写小说是一种哲学事业的思想。他说:“文学是因为它 端木蕻良作品
们都隐藏着哲学思想。”他认为,区别一流二流小说就在于此。在文学观上,他开始接受毛泽东文艺思想。 端木蕻良在总结了抗战前期一些作品只重视内容而忽略形式的教训,努力探索“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可以认为,端木蕻良在桂林开始了自己创作中的民族形式的自觉追求,努力探索民族形式,追寻“人民的文学”的创作道路,着力表现乡土气息。端木蕻良在桂林曾说:文学“要顾及乡下人”、文学的未来是“歌颂人民的领袖、人民英雄、各阶层人民生活”的“人民的文学”(1943年在“战后中国文艺展望”座谈会上的发言)。他在创作实践中自觉追寻“顾及乡下人”、写出“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创作路子。写他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乡下人。在《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早春》、《初吻》等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中,体现出了他的这种创作追求,这种创作转变。
创作题材由现实转入历史
抗战前期,端木蕻良在重庆、香港等地写了反映抗日军队以及游击队生活的长篇小说《大江》、中篇小说《柳条边外》、短篇小说《螺蛳谷》,还有已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 端木蕻良作品
《风陵渡》。这些作品,除了个别篇章外,大多写的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各地的抗日斗争生活和大后方的社会图景,可以看出,它们多是配合抗战宣传的急就章。这是抗战初期救亡工作的需要,也是端木蕻良的热情所使然,作家是在以自己的笔,服务于抗战。 1938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政治局势的沉滞黑暗以及国民党对进步文化事业的限制,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作家失去了抗战初期那种深入前线深入民众的可能,灰暗阴冷的社会气候使得作家渐渐转入到历史中去寻找创作题材。1942年端木蕻良到桂林后,也写有暴露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几号门牌》,但由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他同样无法深入前线,也只得潜入历史。他在此时写的《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虽与抗战有关,但毕竟不是现实抗战生活内容的作品。他的《早春》、《初吻》、《红夜》等,写的都是记忆中的旧时生活图景而不是现实生活内容,他的《女神》等历史小说和《红楼梦》等剧作,以及他的旧体诗写作,都体现了他创作上的这种变化。
创作心态由激情宣泄到审美表现
端木蕻良是极富艺术才华的作家。可以认为,在他创作初期写《科尔沁旗草原》、《憎恨》时,就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才力。但他早期的作品,毕竟是激情多于艺术,1942年端木蕻良到桂林后,相对安定的后方生活使他有时间有精力沉思几年来的创作路程,他开始注重作品 端木蕻良作品
的审美力量,着意追求作品的艺术价值了。他提出了“由美到真”的艺术观点,他说“艺术的美根植于生活的真”。他在此时期写的《心浮私记》里说:“我认为在文学的过程中,从美的角度里也可以达到真的境界。而达到了真的,它必然是美的。”他还说:美若游离了真,那种美就失去了健康和价值。他在此时,似乎恢复了1936年写作《憎恨》那些小说时的艺术视力,在《早春》、《初吻》等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令人沉醉痴迷。构思的精巧,情调的旖旎,文字的准确和典雅,使他的作品达到了美不胜收的境地。可以说,此时期端木蕻良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地。
创作思维由关注政治经济到关注思想文化
透过上世纪40年代端木蕻良到桂林后写的一系列作品,可以看到他思维关注上由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的变化。一是从《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所发表的五章看,小说将灵子作为主人公,将她对生命、死亡、命运的思考等哲学意义的内容,作为了这小说的主体;二是《初吻》、《早春》等短篇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妇女的地位、命运,对人性等问题的关注;三是此时期端木蕻良开始 端木蕻良作品
写作有关《红楼梦》的剧本,并立志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端木蕻良并非逃避现实,他是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沉思索中,理解当今中国的现实,探索中国的未来。可以说,他的所有作品,均体现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关切,体现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由忧郁到憎恨到爱恋到创造的情感。他将他的艺术才华,附着在他最熟悉的生活记忆中,重新将自己的目光与关切,又投向科尔沁旗草原,力图在更高层面上,勾画科尔沁旗草原的图景。正是由这一点出发,端木蕻良写出了具有真正文化内涵的中国的草原、中国的土地、中国的大地之子,从而使自己的小说具有了较高的思想文化价值。
艺术风格由阳刚转为阴柔
巴人在那影响极大的评论《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里说:“作者的澎湃的热情与草原的苍莽而深厚的潜力,交响出一首‘中国的进行曲’”,《科尔沁旗草原》是“多么浩瀚、嘹亮、雄壮的诗篇。”他还说:这小说“有《铁流》的劲与光……”这样的论断,是深刻而准确的,说端木蕻良创作风格的豪雄、硬朗、大气,已成定论。直到几十年后的80年代初期,学者们说到端木蕻良的创作时,仍称为“来自大野的雄风”,依然是看中和赞颂其阳刚之气充盈。而《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就目前所能见到的五章看,则已消失了阳刚,转为阴柔,尤其是一个柔弱的女子灵子在此时似乎成了小说的主人公,五章里有三章写灵子,作者写其伤感、写其忧思、写其心理,细细写来,柔情缕缕,一改10年前写《科尔沁旗草原》时的苍劲、豪放、硬朗的笔力。他的《初吻》、《早春》等短篇小说,更是如此,柔情与温馨,溢漫全篇,颇为动人。他此时期写的一批短篇小说,基本是这一风格,与其30年代的作品相比较,看得到明显巨大的风格转变。 端木蕻良在桂林的创作,是他一生创作活动中承前启后、奠定成熟的小说大家地位的关键时期。此时期他的创作,表现了他以中国社会的认识更深刻了,艺术表现力更娴熟了。他既继承了早期创作《科尔沁旗草原》那种对生活的深与细的真切感觉,又克服了抗战初期以宣传代替艺术的弊病,将抗战这大时代赋予的对祖国对人民的爱融入到对新生活的深透的理解和生动的表现中,由此奠定了他一生的艺术成就。 1944年9月初,端木蕻良在参加完王鲁彦安葬仪式后离开桂林,随着湘桂大撤退的人流,撤到了贵州遵义。在那里,他与熊佛西、秦牧等人办了一张报纸。1945年,他去了重庆。
编辑本段红迷端木
端木先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红楼梦》迷,他一生痴迷红学。写过《端木蕻良细说<红楼梦>》等颇具影响的红学研究名作。端木蕻良看《红楼梦》是一年地看,总是看了又看,读了又读,百读不厌。端木蕻良爱《红楼梦》最大的原因,就是为了曹雪芹的真情主义。端木蕻良曾作过一首诗,咏曹雪芹:能哭黛玉哭到死,荒唐谁解作者痴!书为半卷身先殉,流尽眼泪不成诗。 端木蕻良喜欢他,因为他真情。曹雪芹是从爱美出发的,而后来便达到了爱真的地步。真的美,必须是真的。为了爱美,也就是爱真,而终玩弄殉了真理。另外端木先生还有一本《曹雪芹》(上卷)也是难得的名作。
编辑本段作品特色
端木蕻良的作品,从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4)开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说《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砂》﹑《憎恨》﹑《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东北故乡为背景,展现出在民族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的灾难和战斗。 作家怀著忧郁的心情眷恋故乡的土地,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愤怒。爱与憎交织的思想基调﹐贯穿于他的主要作品和人物身上。作品场面宏伟,笔调细致,有些细节描写十分突出﹔以浓郁的风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强烈的地方色彩。早期有些短篇小说,表现手法简练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后期某些长篇小说,过多地追求场景宏大,开掘不深,显得庞杂,但仍然保持著鲜明的地方色彩。
编辑本段创作书目
憎恨(短篇小说集) 1937年6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大地的海(长篇小说) 1938年5月,上海,生活书店 科尔泌旗草原(长篇小说) 1939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 风陵渡(短篇小说集) 1939年12月,重庆,上海杂志公司 江南风景(中篇小说集) 1940年5月,重庆,大时代公司 新都花絮(长篇小说) 1940年9月,上海,知识出版社 大江(长篇小说) 1944年4月,桂林,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罗汉堂(河北梆子剧本) 1952年2月,北京,宝文堂书店 梁祝、除三害、戚继光斩子(京剧剧本) 1952年10月,北京,大众出版社 此鹭洒湖的忧郁(短篇小说集) 1956年6月,香港,艺美图书公司 钢铁的凯歌(长篇小说,未完成) 1958年,北京,北京出版社 端木蕻良选集 1978年6月,香港,文学研究所 曹雪芹(上卷) 1980年4月,北京,北京出版社 火鸟之羽(散文集)1981年7月,香港,文学研究会 端木蕻良小说选取 1982年3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端木蕻良近作 1983年1月,重庆,花城出版社 曹雪芹(中卷,与钟耀群合著) 1985年5月,北京,北京出版社 中国现代作家选集--端木蕻良 1988年11月,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友情的丝(散文集) 1993年1月,重庆,花城出版社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是男作家端木蕻良所写,入选人教版初一下学期课本。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得到解放,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的感情。 写作背景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合为一体,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东北作家群里,还有《憎恨》集的作者端木蕻良(生于1912年)。其中,《鴜鹭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这是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像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 赞同1|

⑤ 端木蕻良简介

一、人物简介

端木蕻(hóng)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风景》《大江》,短篇小说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

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集《曹雪芹》等,影响卓著,为世人所流传。同时,文章《土地的誓言》被录用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7课和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

二、人物生平

1912年9月25日生于辽宁昌图。

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发表端木蕻良第一部小说《母亲》。

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4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曾在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从1936年至1938年,他在上海和武汉等地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创作亦走向成熟与多产,计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以及《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一系列风格独异的短篇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坛的地位。

1938年5月,端木蕻良与萧红在武汉结婚。

1938至1940上在重庆复旦大学任教,编辑《文摘副刊》。

1940年,与萧红到香港。

1940至1942年在香港主编《时代文学》和《大时代文艺丛书》,曾先后参加《力报》、《大刚报》、《求是》的编辑工作。建国后,历任北京市文联创作部部长、副秘书长、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分会副主席。

三十年代学习世界语,热心世界语的宣传、推广,1936年曾在《世界》杂志发表文章盛赞世界语,八十年代加入中国世界语之友会,在报刊上继续写文章宣传世界语。

1942年萧红在香港病逝后,端木蕻良旅居桂林,后又辗转于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新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时代》、《上海潮》、《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诸多中短篇小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多次到农村、工厂和部队深入生活,并创作了《墨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等大量讴歌新生活的散文作品。

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十年浩劫后,端木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勤奋的创作加入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先后写出了《怀念老舍》等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江南风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而尤以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

1979年《曹雪芹》上卷行世,海内外颇多赞誉。

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在中国国当代文学史上又添重笔。

1996年10月5日,这位跨越现当代文坛的辽宁籍著名作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5)萧红墓有哪些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作品特色

端木蕻良的作品,从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4)开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砂》﹑《憎恨》﹑《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东北故乡为背景,展现出在民族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的灾难和战斗。

作家怀著忧郁的心情眷恋故乡的土地,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愤怒。爱与憎交织的思想基调﹐贯穿于他的主要作品和人物身上。作品场面宏伟,笔调细致,有些细节描写十分突出﹔以浓郁的风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强烈的地方色彩。

早期有些短篇小说,表现手法简练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后期某些长篇小说,过多地追求场景宏大,开掘不深,显得庞杂,但仍然保持著鲜明的地方色彩。

⑥ 萧红资料!

是这个萧红么??
萧红,女,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职业:文化界,所属地区:哈尔滨市呼兰县
[简介]中国知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简历]1911年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里;
1925年进入本县第一女子高小读书;
1927年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
1933年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陆续在《大同报》的“大同俱乐部”及“夜哨”副刊上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和诗,如短篇小说《弃儿》、《两个青蛙》、《小黑狗》、《哑老人》、《夜风》、《叶子》,散文《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诗《八月天》等。她一开始创作生涯,就把目光投身了广大被奴役、被剥削的劳动人民;
1934年9月,写完工长篇小说《生死场》;
1935年1月,萧红又写出了短篇小说《小六》,5月,完成了散文集《商市街》,在写作《商市街》的前后,又写出了《过夜》、《初冬》等散文。《商市街》是一部自传型的抒情散文集;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写出了短篇小说《王四的故事》、《红的果园》、《牛车上》,以及散文《孤独的生活》与《家庭以外的人》;
1937年1月,萧红从东京返加祖国。回国前夕,于1月3日在东京写完组诗《沙粒》。萧红把《苦杯》、《沙粒》、《拜墓诗》以及《可纪念的枫叶》、《偶然想起》、《静》、《栽花》、《公园》、《春曲》、组诗(共六首)、《一粒土泥》等共六十首诗,抄写成《萧红自集诗稿》手抄本,珍藏起来。直到1980年,才由鲁迅博物馆的同志将它们公布于世;
1937年10月萧红和萧军跟随上海的文化人,撤退到武汉。在武汉,好与胡风、萧军、端木蕻良等人一起,创办了《七月》。她为《七月》写作了《小生命和战士》、《火线外(二章)》、《一条铁路底完成》、《一九二九年底愚昧》等散文,并写作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评论性质的文章《〈大地的女儿〉与〈动乱时代〉》;
1938年1月,萧红与萧军从武汉到达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在此期间,写作了散文《记鹿地夫妇》。2月,萧红则随同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取道风陵渡,乘火车去西安。在火车上,萧红与塞克、端木蕻良、聂绀弩合作,创作了描写山西农民进行抗日斗争的三幕话剧剧本《突击》。这是萧红第一次参加写作剧本;
1940年1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从重庆到香港。在香港期间,她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马伯乐》,一部中篇小说《小城三月》,还有散文《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短篇小说《北中国》等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1942年1月22日,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热点内容
适合中学生的短篇小说题材 发布:2025-07-16 02:16:24 浏览:549
男主角死了穿越附身都市小说 发布:2025-07-16 01:46:18 浏览:597
小说蒋寒池结局 发布:2025-07-16 01:26:29 浏览:181
总裁因未婚生子而结婚的小说 发布:2025-07-16 01:24:09 浏览:355
小说总裁的有宝贝 发布:2025-07-16 01:13:42 浏览:105
铁血封神免费小说阅读 发布:2025-07-16 01:11:31 浏览:159
男主姓景的总裁小说办公室恋情 发布:2025-07-16 01:06:59 浏览:347
古代言情经典小说女主名字 发布:2025-07-16 01:06:58 浏览:219
花心总裁虐心小说家有哪些 发布:2025-07-16 01:04:12 浏览:906
虐心文笔好的总裁小说 发布:2025-07-16 01:01:40 浏览:582